闫 寒,陈继维,张冠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患病人群为生育年龄妇女,是由子宫内膜侵犯其他部位引起,表现为严重痛经、不孕、排便痛等[1]。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手术切除为主,可有效避免复发,但该疾病发病位置较特殊,患者缺乏对疾病的基本了解,易产生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后续康复[2]。归因疗法属于心理干预的范畴,其核心理念是基于结果推导原因,即根据患者的行为,分析患者做出行为的理由,从而深入分析患者心理,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3]。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是新型双向传递式健康教育方法,在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后,转为患者向医护人员进行复述,从而了解患者的认知水平并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4]。目前,临床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常规护理为主,对部分健康教育接受程度较差、负性情绪严重者效果不佳,已无法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5]。2021年5月1日~2023年5月1日,我们对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以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且符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中相关标准者[6];②年龄18~40岁者;③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者。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不能正常配合完成本研究者;②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疾病者;③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重大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年龄22~40(32.71±3.15)岁;病程6~20(12.44±2.71)个月;受教育程度:中专48例,大专及以上22例;生育情况:已生育38例,未生育32例。研究组年龄23~40(33.04±3.27)岁;病程6~19(12.17±2.62)个月;受教育程度:中专42例,大专及以上18例;生育情况:已生育32例,未生育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持续干预3个月,给予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规健康教育,包含介绍疾病病因、治疗方法等;强调护理干预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每日清洗外阴部,日常中避免外阴部接触化学类物质或含有化学类物质的卫生巾、清洁液;给予常规心理指导,查房时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给予饮食指导,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包含咖啡、酒类等饮品,适当增加饮水量;出院后定期随访,了解患者近况,以便解决问题。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持续干预3个月。即入院后向患者讲解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充分了解,尊重患者知情权。①归因疗法: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调查患者心理状态,记录患者是否发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严重程度。调查后小组成员共同评估,依据个体化情况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目前情绪不佳的原因如是否担心疾病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担心疾病是否能有效控制、担心疾病影响生育功能等。初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后进行针对化健康教育,打消患者疑虑。a.干预第1个月: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禁烟、禁酒、合理搭配饮食,与家属协助尽量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其自身真实想法,评估患者心理状态。b.干预第2个月:依据患者过去1个月的心情变化、真实感受,引导患者进一步表达情感。如患者渴望达到的预后效果、患者及家属对未来的想法,给予正向引导,畅想有效控制病情后要完成的事情。c.干预第3个月:维持良好医患交流,分享每日事件和内心感受,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疾病控制经历。②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开展健康教育,分为院内阶段与院外阶段。a.院内阶段:结合健康知识手册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包含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表现、治疗方法、疼痛注意力转移方法及干预过程注意事项。对首次用药者,责任护士应详细向其讲解药物治疗效果、针对主要症状以及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着重强调各类注意事项,使患者知晓药物作用,讲解结束后,通过提问的形式让患者表达疑虑之处并进行解答,出院前让患者全面复述健康教育要点,针对患者存在错误认知、认知不全处进行查漏补缺。b.院外阶段:在患者出院后,由专人负责随访调查,组建患者随访调查微信群,上传相关健康知识,在群内回答患者问题,保证每周线上随访2次,了解患者近况询问痛经、有无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线上知识考察,详细记录调查结果。
1.3 评价指标 ①疾病认知: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考核调查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包含疾病病因、症状、治疗、药物、院内注意事项、院外注意事项等,共计3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5级评分法,分值范围0~4分,分别表示“未掌握”至“掌握良好”。②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从自我管理环境、行为、认知3个维度评估,分值分别为10~50分、14~70分、14~7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高[7]。③心理状态:采用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简单自测抑郁量表(PHQ-9)[8]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GAD-7用于评估患者焦虑状况,该量表共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0~3分,总分范围0~21分,0~4分为无焦虑、5~9分为轻微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15~21分为重度焦虑。PHQ-9用于评估患者抑郁状况,该量表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0~3分,总分范围0~27分,0~4分为无抑郁、5~9分为轻微抑郁、10~14分为中度抑郁、15~19分为中重度抑郁、20~27分为重度抑郁[9]。④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0]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含心理领域(8个条目)、生理领域(6个条目)、社会关系领域(5个条目)、环境领域(7个条目)4个维度、2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值1~5分,量表总分26~13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⑤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1]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该量表将疼痛症状分为0~10分,其中0分为完全无疼痛感、10分为疼痛剧烈。
2.1 两组干预前后GAD-7、PHQ-9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GAD-7、PHQ-9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AHSMSR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AHSMSR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较多,包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治疗等,但对病情较严重患者通常推荐手术治疗,通过腹腔镜和经阴道手术切除侵犯的子宫内膜组织[12]。但手术治疗存在术后恢复较长、患者有严重疼痛不适感等局限性,易产生负性情绪[13]。对此,临床采取常规护理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常规健康教育以单向灌输为主,将知识模式化、标准化传递给患者,忽略患者接受程度[14]。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双向传递模式,了解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对患者存在错误、理解不全的问题进行再教育和纠正,有助于接受。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AHSMSRS、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AD-7、PHQ-9、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减轻疼痛程度。丁朝霞等[15]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可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与依从性呈正相关,加上心理指导能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提升护理质量和预后恢复效果。本研究所用护理方法,通过双向传递模式的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患者对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应措施做出更正确的应对,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有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长期疼痛、不孕及焦虑情绪的作用下,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疾病治疗带来医疗费用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通过对患者院内外指导,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从而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归因疗法激发患者积极性,在医护人员干预下让取得良好结果患者肯定自身努力,减少患者逃避、恐惧行为;对阶段性效果不佳者则归因于还需提高努力程度,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患者控制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从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