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初的心,走最长的路
——记河北省沙河市蝉房中心学校郑平芳老师

2024-04-16 09:33河北省沙河市渡口学校郑艾珺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沙河市数学课作业

○河北省沙河市渡口学校 郑艾珺

从沙河市一路向西,穿越平原、丘陵后,就是一座座高耸的大山。一条公路环山蜿蜒西去,消失在群峰环绕的太行山深处。行驶60 公里,就到了蝉房中心学校。初冬的清晨,天气微冷,教学楼里传来阵阵悦耳的读书声,而在楼里的三尺讲台上,那双充满智慧的明眸正深情地凝视着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沿着她的视线看去,目光所及,仿佛触摸到冬日的阳光,顿时令人倍感振奋和温暖。

坚守岁月,培植希望

从1996 年师范毕业到今天,郑平芳在沙河最西部深山区的蝉房学校,一待就是二十七年,她以为她的家在这里,父母在这里,根也在这里,这便是留在山里的意义,可后来,父母双亡,儿女上了高中、大学,也在市里买了房子居住,可是她依然没有走出那片大山,甚至有两次,县城最好的初中要直接抽调她去任教,她依然选择了留下来。

山区的环境艰苦,冬天特别冷,滴水成冰,连厕所的冲水都会被冻住,夏天倒是不太热,但是蚊子成群,这让你都不敢轻易去凉爽的树下待着,赚一身“包”太正常了。年轻老师来了一批又一批,走了一批又一批,最多的就是本乡本土的部分老师留了下来。国家在硬件设备上对山区的投入很大,山里学校的教学设备也足够满足教学需要,唯独优质的教师欠缺,难以实现均衡。加上乡村家庭教育环境的落后和整个家长群体的文化素质不高,乡村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还有越来越多的山里人在外打工顾生活,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留守儿童的人数增加,都给山区的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困难。2020 年,由于市区学校抽调教师,该校一共32 位教师调走了11 位,同时新初一招生前30 名学生也随着转到了市里学校。

郑老师的心疼啊,她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多的孩子们,那些无力走出大山上学的孩子们,她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山区落后贫瘠,难道要一辈辈的落后下去吗?她改变不了缺少老师、走马灯似的轮换的现状,但是,总要做点什么,否则,于心怎安。她要留下来尽微薄之力,这里的孩子们需要她,她还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让这片土地上的下一辈人享受着山清水秀空气好的同时也过上丰饶富足的生活。

于是她利用负责教务工作的职务便利,把影响、带动、培养学校的教师向优秀靠拢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工作来抓,利用“赛课”“磨课”“青蓝工程”等各项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另外,她还充分利用课题的推动作用来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2014 年以来,她先后主持参与了五项省市级课题,用课题研究来带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到目前为止,学校有8 名教师已成长为沙河市各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用郑老师的话说:“优秀老师都是培养出来的,咱们蝉房的老师以后无论走到哪儿,都不输于人。”

师泽如光,微以致远

脸庞瘦瘦、肤色黝黑的杰第一次引起郑老师的关注是在元旦“包饺子”的活动上。

元旦集体包饺子是班里的家校活动之一。家长们带了面,调好了馅儿,甚至还带着案板、刀、擀面杖来陪孩子们过元旦。

“这是谁家小男孩儿呀,跑来跑去地忙着,煮好饺子却怎么也不肯先吃,非等同学们都吃了他再吃……”在家长们此起彼伏的赞扬声中,她看到了那个黑瘦的小男孩儿——杰!

夜幕降临的时候,元旦晚会正式开幕了,杰带来了一个朗诵节目——其实也不能叫作朗诵,他就是读了读自己写的一篇普通的随笔。他的文采显然不好,但正像他不出众的脸上挂满了阳光一样,格外吸引人。他那不够通顺的文章,因为真诚打动了在场所有的师生。原来杰的妈妈在前年冬天因为难产去世了,留下他与爸爸相依为命,过着艰难而清贫的日子。

读着读着,他的眼泪掉下来了,同学们、家长们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只见这个孩子将父亲干活用的手套拿在手中向大家展示着——五个手指头都有一个大洞的破手套。这是一封写给爸爸的信,字里行间是对爸爸的感恩,对爸爸辛苦劳作的不忍,还有对逝去的妈妈深深的思念。

那一刻,她记住了这个黑瘦的小男孩儿,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呵护这个没妈的孩子。

之后的学雷锋活动中、感恩节演讲比赛中、拔河比赛中……杰的身影都在眼前出现,这个13岁的孩子显示了与年龄极其不符的成熟,言行之间处处透露着他美好的品质:勤劳、感恩、执着、善良。

他们之间的小互动多了起来,杰的成绩不是太好,尤其是数学,几乎很难跟上学习的节奏。他们开始一起读书、补习,虽然最终杰的学习仍然跟不上,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好,慢慢的杰有什么心事都开始跟老师说。“送给爸爸一双运动鞋和将来考上高中以后去当兵”是他的两个心愿。恰好上一周杰的作业被小组推选为优秀,那就把实现他的一个心愿作为奖品发给他吧。

当杰把鞋递到爸爸手上的时候,那个朴实的庄稼汉结结巴巴地只说出两个字——“谢谢”,可是那一刻,孩子眼中却闪过欣喜的光芒。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涛同学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大眼睛,浓眉毛,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唯有走起路来却一拐一拐的样子,有点令人惋惜。初次见面,涛的眼神里有一点羞涩和回避,带着最初的试探和不信任,郑老师则在他闪烁的目光里看到了道远且阻的责任。

每每就是这样,越是想要做好一件事,越是不敢轻易地出手,就是怕这个开头没有开好,事与愿违。小心地观察这个孩子,涛有一颗敏感又脆弱的小心灵。一方面“享受着”在这个班里特殊的待遇,一方面又在用自己的“小触角”来感受判断着外界一切人事对他特殊待遇的反馈,所以涛说话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对老师说的话会很敏感,唯恐说话做事不对头,这是如此脆弱,不敢让人轻易触碰的一颗心啊。

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靠近他呢?跑操和体育课的时候,涛独自坐在教室里的孤独身影,让郑老师找到了机会,也成就了他们共处的美妙时光。问题讲题、小组管理探讨、数学课堂管理甚至批改小组长作业、检查周末作业等等,在这些时间里的忙碌,让涛很享受,每次他都会非常主动的来找老师请示怎么做事、布置什么作业、什么时候检查督促、如何督促学生完成等等,同时在这个过程里涛对数学有了特别的兴趣,数学作业等也是超常地完成,涛开始一天天开朗阳光起来,和班里孩子也在一点点地打成一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对于教育来说,教师要做的就是“全力培育,静待花开”,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花期,尊重教育规律,才是教育的真谛。可是对这个孩子,郑老师很难做到静静地等待,总希望涛能学得更好一些,面对这种特殊的情况,知识才是今后立足的力量。他的数学作业练习册完成得都是最好的,可每次测验的成绩总是不理想,那么,必然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郑老师曾经尝试多次与他探讨过如何把数学题做好的问题,也反复地试了很多的方法,有一点成效,但显然并不理想。这孩子平时数学作业做得特别好,怎么一到考试就不行了呢?

一个暑假开学后,涛在数学学习上还是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甚至比以前更热情。他从以前的管好自己的学习到现在一直在关注着班里面其他学生的学习,虽然只是在数学课上。索性,让涛当数学课代表。他当了课代表以后不但没有觉得负担重,反而是学习更积极了。从这时候开始,郑老师的数学课后辅导、学生管理等问题就好像有了一位全职秘书似的,“秘书”会安排什么时间做什么讲什么,学生们哪道题不会他都会反馈给老师。涛在这里找到了存在感、成就感、成功感,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

有一次,在班里活动时,突然有位学生就冒出一句话:“我们数学课代表也就数学学得认真,其他的科目人家可是不在乎。”郑老师听到了,朝涛看过去,涛的脸红了。于是郑老师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我相信涛的其他学科也会像数学这样的。”涛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他最终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开始在别的学科上用心学习,顺利升入了市里的高中。

临近毕业的演讲比赛中,涛和杰合作朗诵了一首原创作的诗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杰的诗是写给他深深思念的妈妈,涛的诗是献给他最爱的郑老师。这首诗真挚地描述了他们的生活点滴,抒发了他们心中潜藏的蓬勃的感情,打动了所有老师和全校学生的心,因为真实,因为深爱,因为感恩。

在郑老师二十七年的教学生涯里,她和许许多多孩子的故事每天都在这样发生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孩子又都不止一个故事。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泼的、有着独特故事的生命,尊重故事、创造故事、改变故事,就是郑老师一生的坚守和热爱。

郑老师经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跟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总是被这些朴实的心灵教育着、影响着,他们时刻刷新着我对勤劳、善良、坚毅、执着的认知,这何尝不是我的一场修行。”

猜你喜欢
沙河市数学课作业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快来写作业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李明璇
有趣的数学课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刘毅可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作业
“网红”数学课
沙河市西部山区旅游产业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