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儿童语言,抒真切之感

2024-04-16 09:32徐晓琴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明喻叠词拟人

徐晓琴

儿童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活蹦乱跳、古灵精怪、具有奇思妙想的儿童。他们思维活跃,往往凭借本能和天赋学习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并且具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我们将其称为儿童语言。

儿童语言既是启蒙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专业知识无法完全触及到的领域。换言之,即便幼儿教师掌握了尽可能多的儿童表达规律、交流规律,也不可能參透所有儿童每时每刻的所思、所想、所感。他们的精神世界是非线性的、跳脱的、兼具经验感和想象力的。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儿童绘本应运而生。要想让自身与儿童沟通、互动的语言接近儿童语言的本质,不妨想象自己是儿童,以儿童的视角、身份、心理、兴趣和需求进行阅读,自然能获得一些真切的教育感悟。

首先,儿童语言具有重复性高、叠词频率高的典型特点。比如,《叠词小怪兽游奇妙四季村》《喀哒喀哒喀哒》《大大的,小小的》等经典绘本中,叠词以一种拟声词的可爱姿态出现,和相应的生活情境高度契合,如旅游、对话、缝衣服、游玩、冒险等,教师不妨将自身置于特定场景中,感受语言的灵动活泼。

其次,儿童语言具有明显的非线性逻辑特点。虽然如此,但不代表儿童不具备天然的逻辑能力。恰恰相反,儿童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点,他们擅长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搭建联系的桥梁,这种思维过程在表达途中是经过无意识省略了的,幼儿教师需要具有一双慧眼和一种敏锐的观察视角。比如,《波米诺大冒险》《不可思议的旅程》《疯狂星期二》是儿童普遍认可和热爱阅读的绘本,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往往在特定的场域、特定的时间内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探险。这个过程并不遵循严格的叙事顺序,但每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之间都有隐藏的细节进行串联。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在讲述这些故事中会遵循这种跳脱之中带有逻辑性的语言风格,教师要及时捕捉、肯定及鼓励他们,并适当传授一些表达递进、并列、转折的简单连接词,如“接下来”“以及”“但是”“然而”等,在尊重他们表达规律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逻辑能力。

最后,儿童语言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是天生的修辞学家,在他们的话语里充满天然的拟人、象征、明喻等不自知的技巧。绘本正是对这些表达技巧的归纳和艺术性复刻。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光》《我妈妈》相应使用了拟人、象征、明喻等语言技巧,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积累了儿童语言经验,总结了他们思维逻辑特征和表达规律,可以更好地和他们做朋友,以亦师亦友、亲密无间的姿态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明喻叠词拟人
从语言符号象似性比较隐喻和明喻
中国文学“译出翻译”的修辞研究
——以《三体》明喻翻译为例
拟人句
拟人句
隐/明喻的恰当性-规约度-熟悉度多维择选实证研究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的”字叠词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