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精彩,“美”不胜收

2024-04-16 09:32江伟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绘本美术创作

江伟

导读:伴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使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尤其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更是凸显出了较大的教育价值。从美术的角度来看,绘本具有十分丰富的美术语言,简约直观、丰富有趣、不拘一格,其中的图画色彩表达也很大胆,能给幼儿带来较高的美术审美感受。基于此,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本文开头分析了幼儿园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现状,接着阐述了绘本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的运用价值和运用策略,希望真正发挥出绘本的美术教育效能,以助力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现状

(一)美術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幼儿园美术创作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难以起到发展幼儿美术创作能力的积极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形,是因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存在美术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在这部分教师看来,幼儿的年龄较小,本身的美术知识水平较低,所以会更关注基础美术内容的传递。虽然说目的是帮助幼儿扎实美术理论,却忽视了美术创作活动的及时开展。即使讲解再多的美术理论内容,缺少了相应的美术创作活动,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也始终得不到有效培养。

(二)创作活动形式单一

如今,美术创作活动逐渐成为幼儿教育领域中的一项研究重点。在这种教育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开始尝试设计并组织,但是最终的效果并不良好。实际上,这部分教师只是紧跟教育趋势,本身并没有针对美术创作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只是盲目地开展,简单给出美术创作主题,让幼儿自主进行美术创作。这既不能勾起幼儿内心的美术创作欲望,也不能给幼儿营造出生动的美术创作环境,导致幼儿的参与程度并不是很高,最终的美术创作成果可想而知。

(三)创作活动缺乏主体

无论是幼儿园活动,还是美术教育活动,都需以幼儿为主体,以推进幼儿个体成长为目的。但大多数教师都会下意识地忽略这一点,通常依赖教育经验,围绕美术教育目标设计后续的美术创作活动。从表面上看,整个美术创作活动似乎设计得很合理,但缺少了幼儿主体,没能照顾到他们的实际创作水平,导致活动超出了幼儿本身的认知程度。面对难以接受的美术创作活动,幼儿很难产生出积极参与的动力,更别说主动融入其中,这无疑阻碍了美术创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绘本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活动中的运用价值

(一)激发幼儿美术创作动力

毋庸置疑,绘本是美丽的,含有十分丰富的美术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很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幼儿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通过将绘本引入美术创作活动中,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幼儿注意力很快就能集中到其中的美术内容上,激发出美术创作兴致。可以说,美丽的绘本能快速打开幼儿的创作窗口,推动幼儿进入一个奇妙的美术创作世界,给幼儿插上专属于他们的想象翅膀,那么幼儿的美术创作动力势必能得到快速激发。

(二)发展幼儿美术审美能力

通过反复分析,发现绘本中含有完美的构图,也包含漂亮的色彩、严谨的线条等,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术语言,十分适合幼儿鉴赏。通过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美术创作活动,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引领幼儿一起分析、解读其中的美术因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领幼儿逐渐深入美的世界中,有效激发出对美的积极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自然可以接触美、鉴赏美,并主动挖掘其中的美,从而真正学会鉴赏美。所以,绘本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

(三)培养幼儿美术创作意识

一般来说,以往的美术创作活动都是直接给出一个美术主题,要求幼儿自主开展创作,美术创作活动的氛围比较枯燥,造成幼儿的美术创作意识比较薄弱。通过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则从幼儿最喜欢的绘本入手,给幼儿打造出一个崭新、丰富的美术创作殿堂,给幼儿提供接触美、感受美的途径,这与传统的美术创作活动有着天壤之别。这时,幼儿的注意力也将会在绘本的引导下逐渐集中在美术创作上,并主动参与其中,他们的美术创作意识也能得到一定的培养。

三、绘本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选择绘本

选择得当的绘本是快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基础,也是推动幼儿主动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可以说,绘本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活动的组织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务必要合理选择绘本,推进美术创作活动的有效进行。在选择时,教师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方面,考虑幼儿本身的认知水平,决不能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否则幼儿将无法融入。另一方面,选择具有美术因素的绘本,必须具有美术教育价值,以发挥出其真正价值。唯有经过这两方面的考虑,才能选择出更合适的绘本,推进幼儿通过绘本领悟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比如,幼儿园教师在选择时要考虑多个方面,保证绘本的价值性和合理性。从整体上来看,幼儿普遍喜欢含有丰富情节的绘本,教师可选择《蚂蚁与西瓜》这本绘本,既充满童趣,又含有较为丰富的美术因素,启发幼儿学习其中的美术技巧,引领幼儿大胆创作。倘若幼儿的想象力较强,教师也可选择《小种子》这本绘本,鼓励幼儿结合绘本进行想象小种子会飞向哪里、是否会有新的征程、是否会遇到什么困难,让幼儿将他们想象到的内容画下来。通过这样进行选择,选择出契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绘本,更能吸引幼儿,可以引导幼儿走进专属于绘本的美术创作殿堂。

(二)开展绘本鉴赏

只有当幼儿能体会到绘本中的美术因素,他们才能借鉴这些美术因素自主进行美术创作,由此可见绘本鉴赏的开展重要性。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注重绘本鉴赏的及时开展,推进美术创作活动的有效进行。那么,教师需提前对绘本进行剖析,之后引领幼儿分别从绘本色彩、绘本线条、绘本构图等多个方面进行鉴赏,或者鼓励幼儿从其他角度进行鉴赏,使幼儿能切实了解到绘本中的美术因素。这不仅能打开幼儿的美术视野,还能大幅度提升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对幼儿后续的美术创作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

比如,幼儿园教师可选择《彩虹色的花》这本绘本开展美术鉴赏,使幼儿能将绘本中运用的美术技巧落实到他们的美术创作中。第一步,引领幼儿感受绘本中的彩虹花,并让幼儿说一说作者分别运用到哪些颜色。经过观察之后,幼儿发现有很多颜色,如橙色、蓝色、黄色、紫色等。第二步,让幼儿观察作者将哪些颜色放在一起,由此引领幼儿感受绘本中色彩的对比。这时,教师可再向幼儿讲解什么是色彩对比,分享哪些是对比色以及对比色的运用效果是什么,使幼儿能逐渐掌握到这一美术技巧。之后,可再鼓励幼儿尝试结合绘本中的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使幼儿能真正掌握并运用。

(三)组织绘本游戏

众所周知,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天性活泼,普遍喜欢各种趣味性的游戏。倘若能引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相信幼儿的参与程度将会得到直线上升。因此,幼儿园教师可尝试组织趣味绘本游戏,推进美术创作活动的有效进行。那么,教师需将绘本为游戏的基本,选择出受幼儿欢迎的游戏形式,如角色扮演游戏等,使幼儿能在享受游戏乐趣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美术因素,激发出美术创作兴趣。面对自己感兴趣的趣味游戏,幼儿不约而同地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主动开展美术创作。

比如,为了能快速吸引到幼儿的注意力,教师不妨组织趣味的绘本游戏,使幼儿能在游戏的推动下融入真实、具体的绘本情境中,推动下一步的美术创作,以《云朵面包》这本绘本为例。第一步,结合《云朵面包》绘本,设计以下趣味游戏——小小面包师:每一个幼儿需要仔细观察教室里面的物品,里面藏有很多棉花还有调料,找到棉花之后,需要发动自己的想象,将其变成各式各样的面包。一听到要玩游戏,幼儿纷纷产生出较强的参与兴致。第二步,正式开始游戏,幼儿主动散开去寻找棉花。等到幼儿找到棉花之后,再让幼儿一边观察绘本,一边尝试揉棉花。揉好之后,让幼儿撒上他们刚刚找到的材料。制作结束之后,幼儿迫不及待地分享他们制作的面包。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幼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而主动参与到美术创作中。

(四)聚焦绘本形象

经过分析和解读绘本,不难看出绘本中除了含有丰富美术因素以外,總会有一个“主人公”,受到幼儿的喜爱。因此,幼儿园教师可聚焦于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推进美术创作活动的有效进行。那么,教师可着重引导幼儿分析和研究绘本形象,激活幼儿对绘本的情感。在这些栩栩如生人物形象下,幼儿很容易就可以被抓住,使情感能从绘本形象迁移到美术创作中。这不仅能带动幼儿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情感,还可以打开幼儿开展美术创作的大门。

比如,为了激活幼儿的美术创作灵感和感情,教师务必引领幼儿一起分析和感悟绘本形象,以《我爸爸》这本绘本为例。第一步,带领幼儿一起欣赏绘本内容,使幼儿能对该绘本形成初步的感知。这时,教师要着重引领幼儿观察绘本最后的画面,即爸爸亲昵与宝宝依偎在一起,聚焦绘本形象:“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有没有与自己的爸爸这样依偎在一起呢?你们最喜欢与你们爸爸一起做什么事情呢?哪些经历让你们的印象最深刻呢?谁能分享一下?”由此引导幼儿开始回顾他们与自己爸爸之间的点点滴滴,使幼儿的脑海中能形成“爸爸爱我”的浓烈情感。等到幼儿分享结束之后,教师可再鼓励幼儿尝试将刚刚描述的画面画下来,从而形成一幅又一幅带有浓烈亲情的高质量美术作品。

(五)交流绘本感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术创作属于幼儿表达的一种方式。尊重幼儿与众不同的美术想法、感受,是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内心的直接方式,更是吸引幼儿开展美术创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幼儿园教师需及时组织幼儿交流绘本感受,推进美术创作活动的有效进行。在引导交流时,教师要尽可能采用一些开放性的语言,如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为什么等,引导幼儿积极分析、交流绘本,使幼儿能寻找到美术创作的灵感,并主动与他人分享他们挖掘出的美术内容。

比如,为了能启发幼儿进行美术表达,教师需专门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幼儿交流与表达,为幼儿后续的美术创作作铺垫,以《糟糕,身上长条纹了》这本绘本为例。第一步,直接启发幼儿:“在这本绘本上,你们看到了什么内容呢?主人公是谁呢?”由此引导幼儿尝试概述整本绘本内容。第二步,继续启发:“那主人公的身上分别有什么变化呢?或者还有哪些变化没有体现出来呢?”由此引导幼儿能说出条纹、颜色以及身体形态,并鼓励幼儿展开想象。这时,教师可继续追问,让幼儿尝试分析这些变化,推动幼儿逐渐深入绘本内容。在不断启发下,幼儿放下了他们心中的防备,纷纷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表达,说出内心的想法,从而打开美术创作之窗。

(六)设计创作活动

要想保证美术创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只依靠口头上的绘本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组织实际的美术创作活动,给幼儿提供足够的创作空间,保证幼儿美术创作积极性的产生。因此,幼儿园教师需及时设计美术创作活动。在设计时,需要以某个具体的绘本为基础,考虑幼儿的实际美术水平,设计出明确的活动流程。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能如痴如醉地享受着美术创作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是真正属于他们的美术艺术,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自然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比如,为了给幼儿打造出足够宽阔的美术创作空间,教师可组织美术创作活动,以《花格子大象艾玛》这本绘本为创作主题。在这本绘本中,大象艾玛的百变造型是着重吸引幼儿的点,那么教师可给出以下美术创作题——我为大象艾玛设计花衣服:每一个幼儿需结合绘本内容,尝试给艾玛设计出一套与众不同的花衣服,看哪一个设计得最好。幼儿的表现心理极强,很希望能获得来自他人的肯定,纷纷主动参与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将会欣赏和领略艾玛的各种造型,感受其中的花纹、图案等,发挥出想象力,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花衣服。等到最后,再让幼儿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以及思路。这能让幼儿感受到美术创作带来的满足感,从而大力发展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运用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了,对幼儿创作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美术教育观,以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将绘本与美术创作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引领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绘本中寻找美术创作灵感,使绘本成为推动幼儿积极进行美术创作的重要载体。在发展幼儿美术创作意识的同时,也能让幼儿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进行表达,真正做到“‘绘出精彩,‘美不胜收”,从而推动幼儿艺术综合素养在绘画的帮助下得到明显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绘本美术创作
绘本
绘本
绘本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