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煜,罗中华,陈奕汀,侯浩佳
1.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球大流行使人们再次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重视和发展医学人文被深层次的关注并成为当前医学界和医学教育的重要命题[1]。医学人文素养包括了医学人文知识、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行为在内的综合素养,是医务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信念以及在这种精神和信念支配下的具体实践。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2],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3],是医务人员加强自身学习的需要[4]。近年来,人们对医学人文精神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研究颇丰[5]。但大多数医学人文素养的研究集中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实证研究比较欠缺和滞后[6]。医学具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重属性[7, 8],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关于医学人文素养和医务工作者的考核指标与评价体系已经趋于完善。但大多数研究仅仅以某一个单独的问题为切入点,例如医学卫生教育[9]、医患关系处理[10]、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方式的改进[11]等。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医学人文素养总体状况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提出提高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的对策,以为提升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次研究以中、西部地区安徽、河南、甘肃、四川、新疆等5个省份40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其人文素养的具体状况,并分析影响医务人员人文素的因素,以探索提高人文素养的具体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现况调查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从调查的5省中,每个省随机抽取3所三级医疗机构、3所二级级医疗机构和2所基层医疗机构,每个三级医疗机构随机抽取45人,二级医疗机构随机抽取35人,二医疗机构随机抽取10~15人,作为调查对象,邀请医院医务科联系调查对象,经同意后,以问卷星的方式向调查对象发送调查问卷进行网络调查。问卷内容通过专家讨论确定,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以及人文素养状况两大部分内容。个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执业类别、月收入、工作年限、目前职位、任职科室等,反映被调查者的任职及人口学特征;人文素养的调查内容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并利用德尔菲技术分析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分为医学人文知识、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行为三个维度[12]。医学人文知识是指医务人员是否了解和掌握与医学人文有关的基本知识、理论及信息[13],共设计13道题目;医学人文精神反应的是医务人员内化于心的有关医学人文精神、价值观、认知等[14],采用医学人文精神量表进行评价,共设计18道题目;医学人文行为是人文精神外化在医务人员的具体行动方面的表现[15],共设计14道题目。为确保研究结果可量化比较,本次研究采用Likert5点评分法,总分按百分制计算,从0(非常不符)到4(非常符合)[16]。根据德尔菲计数法,将医学人文素养类题目总分设为100分,其中医学人文知识、医学人文行为、医学人文精神各题目选项再进行赋值,每道题5个选项根据选项内容划分分数,按0分、1分、2分、3分、4分依次进行划分,得到总分分别为52、56、72,最后进行统计分析时将各部分按百分制比例进行权重。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确保调查时间充分,问卷填写真实有效,问卷卷首语说明调查目的、自愿参加和保密原则。调查截止后,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并逐一筛选无效问卷和错误问卷,减少对调查结果误差。
调查采用现况调查整群抽样法,共收集到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填写问卷1 334份,其中有效问卷1 294份,问卷有效率97.00%。调查对象中有男性565人(43.66%),女性729(56.34%)人;有大专学历367人(28.36%),本科学历785人(60.66%),研究生学历142人(10.98%);有初级职称385人(29.74%),中级职称554人(42.80%),高级职称250人(19.35%),其他职称105人(8.11%);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有418人(32.30%),5~20年的692人(53.68%),20年以上的184人(14.22%);护士587人(45.36%),医生546人(42.20%),其他专技人员161人(12.44%)。
通过统计问卷星软件的调查结果,将所有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导出,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量资料由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百分百[n(%)]表示。应用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统计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尚不能确实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分为医学人文知识、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行为三个维度,并分别赋值。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知识平均得分48.78分,转化为百分制为87.11分;医学人文行为平均得分43.38分,转化成百分制为83.42分;医学人文精神平均得分56.18分,转化成百分制为78.02分。三者平均分都存在人文知识>人文行为>人文精神的特点。并且人文知识和人文行为的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属于优秀,而人文精神的平均分只有78.02分(良)存在差距,因此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需要着重提升。见表1。
表1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得分情况
从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整体水平来看,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P<0.05),且男性医务人员的整体人文素养水平低于女性;在职称方面存在差异(P<0.05),并且随着医务人员职称的升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工作年限方面也存在差异(P<0.05),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工作中存在波动起伏现象;在学历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学历之间的医务人员,在医学人文素养的总体水平方面并不存在差异(P>0.05)。见表2。
表2 相关性比较
从不同人口学性别特征角度来分析,女性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平均水平略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学历的提升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平均得分逐步提高,但运用SNK法分析,尚不能确定不同学历的医务人员之间的人文素养存在差异(P>0.05)。
从不同职称分析结果来看,随着职称的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在逐步上升,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不同专业来分析,医生的人文素养比护士的人文素养相对高一些,且运用SNK法分析存在差异性(P<0.05)。根据不同工作年限的得分情况可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呈现先降低再升的趋势,且运用SNK法分析,认为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之间的人文素养存在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总得分
从性别分析,人文知识方面得分男性平均得分低于女性,尚不能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文行为男性平均得分低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文精神男性平均得分低于女性,尚不能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医务人员学历来分析,人文知识平均得分、人文行为平均得分、人文精神平均得分,随着学历的不断提高而增加,其中研究生学历的医学人文素养最好,但尚不能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职称方面分析,人文知识平均得分、人文行为平均得分、人文精神平均得分,总体随着职称的不断提高而增加,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人文行为方面尚不能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不同专业来分析,护理专业的医务人员人文知识得分低于医学专业的医务人员得分,但在人文行为方面,护理专业医务人员得分高于医学专业医务人员;但是就总体来看人文知识平均得分、人文行为平均得分、人文精神平均得分,随着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和精进而增加,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人文知识和人文行为方面尚不能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医务人员工作年限来分析,人文素养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具体到各个方面表现为曲折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发现,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工龄低(5年以下)、工龄在20年以上综合素养较高。见表4。
表4 三种不同维度上医务人员素养的差异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总体水平有待提升。调查显示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平均分为81分,表面上看基本达到了良好状态,但实际医务人员人文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新时代社会对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17],强化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和提升,仍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②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因医务人员个体人口学差异特征(例如性别、工作年限、职称等)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女性医务人员在医学人文素养各方面得分均高于男性医务人员,这与庄玮[18]的研究结论一致,可能是由于女性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做事情细致程度有关;其次,随着医务人员工作年限的增长,其人文素养呈现先降后增的状态,说明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受环境和工作阅历影响明显[19],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要通过良好医学实践来塑造[20],不同职称的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也正好说明这一点[21];从不同专业角度分析,医生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护士,但是人文行为方面的得分护士更高,原因可能是护理专业更注重人文实践,且护士多为女性,受性格影响具有更好人文关怀[22],因此在人文行为上有出更为突出表现[23];人文素养与医务人员的学历没有直接关系,这说明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主要是受环境、医学人文教育方式、医务人员医疗实践等影响较为显著[24]。③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有待提高。研究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得分仅有78.02分,是三个评价维度中得分最低的维度,说明医务人员人文精神最为欠缺,这是影响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关键[25]。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精神缺乏将导致医务人员缺乏理想信念、降低人文标准和脱离人文实践,最终导致医学价值异化而褪去本质[26]。
医学本质是人文的,提高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既是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医务人员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强化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塑造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医院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塑造,要注重人文精神与医学教学的融合,将医学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人文素养全面贯穿医学知识体系,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27];另一方面,要强调医学人文精神的弘扬。特别是要注重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作用[28],将医学人文价值与医务人员崇高职业理想融合,塑造医务人员为人类健康奉献毕生的崇高理想,并将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实践相融合;三是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环境。大力推进医院现代文化建设,构建服务型医院文化,以现代医院文化彰显医学人文精神;不断强化医学人文的正面宣传,倡导医学人文价值,形成尊医重医良好氛围,让良好的人文环境引导医务人员自觉提高人文素养,固化良好人文行为[29]。四要积极强化医务人员的内在激励,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进步,自觉提升修养,做到“克己、修己、立己”和慎独[30],做有人文情怀的大医践行者。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