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喷丝板中的产业情怀

2024-04-15 08:14袁春妹
纺织机械 2024年1期
关键词:丝板化纤纤维

本刊记者 袁春妹

“我们上一任周厂长退休前的最大愿望就是做出常喷自己的醋酸纤维喷丝板;李总在这个公司工作也快40年了,一直以厂为家,不计报酬地付出,用行动滋养着企业的新人……”提及厂里的人和事,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金涛满是骄傲,这是常喷最感动和吸引他的地方。

流淌在血液中的热爱

在常喷车间门口很醒目的位置,一侧摆放的是几十年前企业加工喷丝板的第一代设备,另一侧是为中国化纤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第一块国产熔融纺丝喷丝板。这样的陈列,即便是初来这里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这家企业、这些人倾注于“喷丝板”中的那份炙热情感。

到2023年12月,常州喷丝板厂有限公司建厂整整40周年。从1983年为支撑国家多个重要化纤基地项目建设锁定喷丝板产品,再到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推进国产喷丝板产品技术创新,紧跟中国化纤产业发展步伐,常喷一路扎实成长。他用“全球化纤喷丝板品类最全”“高端喷丝板质量和产量稳居国内外市场前列”“产品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纺机行业喷丝板和组件产品研发中心”……为自己走过的40年发展历程作了精彩的背书,将“飞霞”打造成为了国产喷丝板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品牌。

在常喷人心中,这份围绕喷丝板展开的事业没有理由做不好。“我们立足拥有全球超70%化纤产能的本土市场,有大批优质客户的支持,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持续深入,再加上公司上下同心,常喷可谓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作为陪着企业一路走来的人,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梅宏亲身见证了企业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也与很多常喷人一样,将自己大半生的精力都交付给了这个企业。

坐拥天时地利人和,40年来常喷的市场版图持续扩张。

“1983年一起为企业打拼的那群年轻人如今已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们对企业的关心始终未减。常喷的今天,正是他们这一代人坚持、努力的结果。”金涛一直感慨于这个团队对于喷丝板所保有的那份情感和执著。“我来到厂里几乎是被大家洗脑了,原本一直是把销售工作放在首位,但在常喷,核心的核心始终都是做好产品技术。从倒角、过渡角的优化设计,到产品加工技术的更优连接,大家会细致入微地把所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技术点不断进行推敲、提升。”金涛说常喷已用自己的发展状态验证了这条路的价值,“有这份心,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在当下的企业管理中,金涛也一直在大力倡导产业情怀和企业传承,在他看来,这是常喷的精神,也是企业面向新未来的重要支撑力。

常喷能够收获国内外优秀化纤企业的信任,让金涛(前排左一)及常喷团队倍感鼓舞。

能量蓄积的价值

在常喷所走过的40年发展道路中,攻坚克难似乎早已成为了“日常”,正是这样的常态,成就了常喷今天的行业地位。

“如果当年我们只是拿着引进的技术简单地做做产品,相信早就被市场淘汰了。”李梅宏说。“虽然当时引进的设备技术是世界领先的,但能加工的喷丝板品类其实很少,只能做一些常规产品,年产能也不过100多万孔。而现在,我们的年产能达到了5000万孔,在品种方面也有了极大的拓展。” 常喷就是用不懈的奋斗保持着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再看那些曾经与常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企业,甚至是某些国外一流企业,已在产业发展的大潮中被冲刷出局。

据了解,目前常喷已经形成了包括熔纺、干纺、湿纺、复合纺、非织造布、纺丝组件等在内的多个产品系列,能够很好地满足涤纶、锦纶、丙纶、氨纶、腈纶、粘胶等常规化纤产品,以及碳纤维、芳纶、莱赛尔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陶瓷纤维、微滤超滤中空膜等众多高性能纤维的纺丝需求。

围绕喷丝板生产的各个工序,常喷都进行了精细的设计和提升。

“很多企业感觉2023年化纤市场不好,的确,常喷的传统产品订单也下滑了,但我们高端产品的增长却很明显,这些产品大都是公司前些年陆续开发储备的。”金涛认为,企业喊难大都是因为陷在了过剩低端产能之中,“现在化纤企业在努力寻求差异化发展,加大新品开发。在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中,国产高性能纤维自给率超过60%,生物可降解绿色纤维产量年均增长10%,循环再利用纤维年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15%。从行业到企业都在积极求新,只要我们跟上变化,保持良性的创新节奏,就能把握住更多的市场机会。”

就在常喷40岁生日的当天,南通的客户与他们签订了醋酸纤维喷丝板产品开发合作协议,这款产品是常喷在过去的20年一直在推进的攻关项目。在疫情期间常喷保供燕山石化口罩用熔喷布生产线项目,用一个月时间就做出幅宽3.2米的熔喷板,高效完成任务,这同样得益于企业此前多年的技术积累。

攻关技术、储备技术早已经成为常喷的运营模式,金涛相信,就目前常喷的技术储备而言,围绕产业发展的趋势,常喷有能力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Know How加码的优势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以及纺织和纺机行业的不少专家走访了常喷工厂,在参观了生产车间后,对企业生产模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机器人的高效协作,到模块化生产流程再造,再到高精尖试验、检测装备,围绕喷丝板生产的各个工序,企业都进行了精细的设计和提升。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常喷投入生产车间技改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亿元,说实话,这样“大手笔”的技改投入,对于很多主机企业来说都不多见。

“这是常喷当前的必修课,切实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后劲,从优化产能到替代高端进口产品都需要这样的布局。”金涛说。

“喷丝板的很多技术点都体现在它的孔上,一块板上可能会有几十到几万孔,孔径小的甚至可以到0.05毫米,再加上导孔倒角、过渡角、微孔加工等众多技术点,对工具、设备以及员工的操作技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李梅宏介绍道,“以往公司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培养精加工人才,来保障高品质产品生产。但因为大部分要靠人工,要凭技能,且很多工序被分开进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变得比较多。为此,常喷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工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压缩了加工时间,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

“其实,几十年来,我们一直都是边学、边干、边提升,从未间断过,隔两年公司就会有新的设备进入或者加工技术的提升。”李梅宏说,“喷丝板的加工装备都是非标化的,从设备到工具,从尺寸到结构等等,而一直以来常喷的加工装备升级都有我们‘KNOW HOW’ 的诀窍在里面。”李梅宏说,他所提及的加工装备的自主化创新其实也是常喷今天能够稳立行业排头的重要支撑。他们用大把时间和精力探索、积累、优化而来的加工装备和工艺技术,已经成为这家企业难被复制的绝对优势。

长期优化而来的工艺技术是常喷难以被复制的优势。

“加工能力的提升无法一蹴而就。40年来,我们通过持续升级保持着企业领先的制造水平,未来也必须持续下去才能守住常喷的独特优势。”李梅宏说。

稳主业、拓新业里的未来

“40年对于常喷而言,可以说是站在了企业承上启下,面对转型的重要时期,奔向百年的发展道路怎么走,需要我们积极筹谋。”金涛说。

“回看过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代人的努力换来了常喷的今天。站在当下,不管是客户需求还是市场变化,跟五年前大为不同,更不用说十年。需求端对于及时性、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我们锁定的替代更多进口的目标,都要求常喷要紧跟时代发展,加速转型。”金涛说,这也是他作为企业一把手始终在考虑的问题。

“未来我们将重点围绕两个方面去推进企业的发展:一个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我们要在老一代常喷人打下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承,用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的装备技术固化当前我们引以为傲的优秀工艺。借助更多元的技术手段,缩小在某些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有的差距。另一个就是企业的持续成长。即便是放在纺织、纺机行业,喷丝板其实都属于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释放自己的精加工能力,扩大产品外延,加强与新兴产业的对接拓展业务。”金涛表示。

据了解,2023年,常喷就邀请了知名机构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围绕产品技术、业务种类以及企业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布局,力争在企业未来的中期发展目标中,实现业绩翻番,科创板上市。

“常喷用40年塑造起品牌不易,未来,我们仍将以做好喷丝板为首要目标,加大与客户的对接,提升服务力,夯实企业在喷丝板产品领域的优势,这不仅仅是产业情怀更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同时,我们还将放宽视野,寻找新的风口和新的市场机遇。在稳主业、拓新业中再造常喷价值。”金涛对常喷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样的信心源于扎实的产业基础,更源于常喷永恒的求索精神。

猜你喜欢
丝板化纤纤维
喷丝板微孔结构对高速纺氨纶丝性能影响的探究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喷丝板疵点检测系统设计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CTA 中纺院+ 化纤联盟 强强联合 科技共振
喷丝板挠度的建模及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喷丝板设计对原丝和碳纤维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