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月
2023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作为护士参与医院组织的义诊咨询,活动中我遇见了一位母亲,她的表情充满了焦虑和困惑。她告诉我,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把年幼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然而,几年后,孩子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多次自伤。母亲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决定将孩子带到医院寻求专家的帮助,孩子最后被确诊为抑郁症。
交谈过程中,这位母亲表示不理解——自己的女儿这么小,怎么会患抑郁症呢?导致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 遗传因素:家庭成员患有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可能会增加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
● 生理因素: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和大腦快速发展的时期,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和生物化学因素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抑郁症状。
● 心理因素:青少年面临学业压力、与同伴关系的变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抑郁情绪。
●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例如,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学业压力过大、社交困难等都可能成为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因。
● 健康问题:某些身体健康问题,如慢性疾病、疼痛或药物副作用等,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
● 药物和物质滥用:滥用药物或非法物质可能会加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
● 社会支持不足:缺乏社会支持,如亲密关系问题、孤独感等,也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
● 媒体影响:媒体中负面信息的传播,如暴力和欺凌等,可能会增加青少年的抑郁风险。
● 精神健康知识缺乏: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足,以及缺乏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也可能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
知道这些病因种类,我们才能正确分析患者的患病因素,从源头帮助孩子战胜抑郁症。
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有以下症状,并进行性加重,一定要引起重视,这些都是明显的青少年抑郁症信号: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通常会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快乐和兴趣。他们可能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对日常活动也失去兴趣;部分患儿表现为反复的脾气爆发,易烦躁、易激怒,情绪爆发之间的心境呈持续性消极状态。
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变得困难。他们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滑。
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听管教、对抗父母、离家出走,严重的可出现言语暴力或冲动行为。
可能会出现躯体不适的症状,如头晕头痛、胃痛、疲乏、肌肉疼痛、胸闷等,以及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睡眠增多或入睡困难。也有少数患儿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了解抑郁症:家长首先需要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了解孩子的抑郁症状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生病引起的一些思维症状。
建立信任关系: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感到你是一个可以依靠和支持他们的人。避免批评或指责,这可能会加重孩子的抑郁症状,孩子会因此放弃跟父母的沟通,从而使父母无法及时发现孩子的病症,耽误就医。用行动和语言表达你对孩子的爱与关心。通过拥抱、亲吻、鼓励的话语和温暖的目光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这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石。
倾听和表达理解:当孩子与你交谈时,尽量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对他们感受的理解,让他们知道你在乎他们。不要打断或争论,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当出现问题或冲突时,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这会让他们觉得被尊重和被理解。
尊重孩子的情绪:不要试图抑制或否定他们的感受,鼓励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知道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比如悲伤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强的情感免疫力。当我们经历悲伤时,我们会学会如何应对和处理负面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通过与孩子讨论情绪,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感受,与孩子一起找到积极的解决方案来处理这些情绪,而不是沉浸在情绪中影响自己的生活。
温柔而坚定地拒绝不合理要求:“我女儿现在总是要挟我,她刚15岁,就让我给她买高跟鞋和暴露的衣服,我拒绝她,她就要死要活,我怕她伤害自己,就总是妥协,我也很苦恼。”这位母亲无奈地说道。
其实没有原则的妥协会助长孩子的自伤行为,患者会尝到自伤的甜头,无论想要什么,只要自伤就都可以得到。
您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什么是底线,当然,不要语气生硬地拒绝,要跟孩子讲明白什么事情是绝对没有商量的,不可以的原因是什么,家长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但是原则和底线同样要坚守。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情况严重,或者你无法有效地与他们沟通,那么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支持,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处理抑郁症。
除了药物治疗,家庭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治疗可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家庭的支持和应对能力,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抑郁症。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同时改善家庭内的沟通方式和互动模式。家长也要记得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便为孩子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