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的心理意义

2024-04-15 01:49程寅
心理与健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寒食节扫墓逝者

程寅

清明节,历史构建的社会文化意义

在唐代之前,清明只是一个时令,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时值暮春,天地间已生机勃勃,适宜播种百谷、瓜豆、棉、桑、花、树等。清代文人引古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另有两个节日在仲春: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据说源于周朝的禁火制度,大约到汉代之后才在一些地区发展出“冬至后百五日”禁火冷食数日,以祭祖先、敬天神、消灾祸的民俗。唐玄宗时期,寒食节被写入官方制度,扫墓上坟寄托哀思的活动开始盛行。上巳节源于汉代,初为三月回暖、春水洗濯祛病除灾的民俗,魏晋发展出曲水宴饮赋诗的娱乐活动。唐代发展为每年一度的盛事:官赐曲江宴乐歌舞升平,百姓踏青赏游龙舟竞渡。因时间临近,唐代已有数次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连过的记载。

到晚唐,清明、上巳、寒食逐渐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最重大节日之一:清明节。清明节耦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祭祀、踏青、宴饮。也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社会文化意义:扫墓敬死,缅怀先人,尽孝道,寄哀思;踏青护生,拥抱自然,聚亲友,续情谊。蕴藏着阴阳互生的哲思。

其后近千年来,纵使王朝几经更替,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不论君王百姓,不论男女老幼,都在清明节这几日倾家而出,扫墓祭祖,踏青赏春。 今朝,中国即将完成城市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不国家和地区,清明节归乡祭祖的习俗,也成为一种文化认同,一条游子与故土联结的纽带。

祭扫仪式,哀悼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与联结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一些情感联结才能安然活下去。倘若失去至亲至爱,那悲痛欲绝,任谁也不能幸免。

心理学把丧失之后,面对丧失、接受丧失、适应丧失的过程,叫作哀悼。正常的哀悼,包括一系列的感受、认知、生理和行为变化,比如:一些暂时的身体不适和躯体症状、逝者音容相貌时时萦绕脑海、感到与逝者或死亡状况相关的内疚、一些敌意或愤怒的反应、无法像之前那样生活、不知不觉表现出逝者的一些习惯特质等等。这样的情况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因不同地区文化习俗差异和个体差异而不同),但最终都能“恢复”并发展出一种适应性的新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丧葬祭奠的习俗流传千年,最重要的日子大概有:头七、七七、百天、周年、两年、三年,各地不同的仪式活动都在这些日子将家族亲眷聚齐致哀。大多数现代家庭,过完周年便将扫墓固定在每年的清明节。这样一来,一大家族共同面对的哀思还回到核心小家庭的几个成员;而曾经藏在心中浓得化不开的联结与哀思,便自然而然地寄存在时间长河中,仅在文化习俗约定的一些时空开启再续。对中国人来说,正常的哀悼过程在一年内大多能够完成。

美国的哀伤领域专家威廉·沃登博士认为,适应丧失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哀悼完成四个任务:1. 接受逝者已逝的现实;2. 处理哀伤的痛苦;3. 适应一个没有逝者的世界;4. 寻找一个纪念逝者的方式,带着他继续生活。完成哀悼,并不是在心里切断与逝者的情感联结,反而更像是在心中为他找到一个新的更合适的位置,从而既能保存这种联结又能让自己的人生继续前行。 而这个过程并非一条平滑向前直线,更像一个钟摆,在“沉浸于哀伤”与“适应性应对”之间反复摆荡。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假日,为我们提供了每年一度集体、公开表达哀伤的机会,和一种与逝者持续性、规律性建立联结的方式。这种集体祭扫的习俗,让个人的哀伤融入集体和更大的氛围中,既得以表达、宣泄情感,又与同在祭扫的众人联结,消解孤独感。每年一度的祭扫、踏青活动,其确定的规律性,让悼念者有一种情感、行为皆可预期的控制感。清明时节春意萌动的自然,为祭扫后踏青的人们注入希望,促使人们感受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扫墓,这个清明节的核心仪式,给每个参与其中的人一个适度哀悼的心理与社会空间。这样的习俗,传承了中国人对生死与人性的洞察与智慧。

毕竟,逝者已逝,真正的挑战总是活着的人如何好好生活。

用心陪伴,携手重启生活剧本

面对丧失,哀悼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哀悼会自然发生发展,短暂的混乱情绪状态也是必经之路。当哀悼完成,曾经投注给逝者的情感与能量,大多也会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中,衍生出新的人生剧本,构建出新的生命存在意义。

有一些因素会让哀悼过程更加困难,比如:与逝者关系非常亲密,亲历死亡的情景,逝者很年轻,暴力性死亡,以及死亡发生的太过突然等。例如,美国一项对车祸中失去亲人的群体进行的研究发现,32%的死者配偶和52%的死者父母在事发4到7年后仍在试图寻找失去亲人的意义。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中,参与调研的失独父母中延长哀伤障碍的检出率为35.5%。

独自处理哀伤是很困难的。亲朋好友是丧亲者早期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支持资源。在丧失和恢复之间来回摆荡的双程模型同样也适用于家庭对哀伤的应对。

● 与家人共同接受丧失的现实。尊重每个人消化的速度不同,如果有人接受得特别慢,请用温柔的话语帮助他面对而不要指责争吵。

● 找时间与家人一起分享哀伤的感受。表达是治愈的开始,也许沉默的家人也在等待谁先开口。

● 在家庭層面适应丧亲。幸存的家人可以通过调整相处方式,帮助彼此适应。

● 在家庭内重新定位逝者。一起谈谈自己如何适应和纪念逝者,并尊重彼此的差异,尽量允许家人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逝者。如果你我身边有亲友痛失所爱,可以试试上述建议。当然,家庭的哀悼过程也一样在“面对丧失”与“恢复生活”之间反复摆荡。

清明祭扫,总是携家带口,不失为家庭成员重聚一堂,分享哀伤历程,修复家庭关系的好契机。

猜你喜欢
寒食节扫墓逝者
我们去扫墓
逝者师友二题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寒食节去哪了?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寒食节,踏春去
4月3日寒食节
“代人扫墓”的是是非非
寒食节吃冷食
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