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文章重点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从更新教学理念、巧用信息技术、营造开放氛围、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创意实践、加强师生互动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启发引导与因材施教并重,确保美术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艺术素养;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尹娟(1991—),女,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小学。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衡量人才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目标。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他在学习、工作中能否走得长远,可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美术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师应立足课程特征,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美术课程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之一,其教学核心在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其教学特点体现在实践性、体验性与创造性三个方面,旨在引领学生在多样化的美术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基于美术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美术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从创新视角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不仅能让美术教学焕发生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促进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发展
新课标背景下,美术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学会运用美术的语言进行美的表达与交流,积极参与创作、展示等实践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美术作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在感知美、理解美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将个人想法转化为实践成果,通过实践成果展现艺术实践能力与表现能力,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帮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打好创新创造的基础[1]。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在传统美术课堂中,传授学生基本美术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教学重点,因而部分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创新能力发展情况,使得美术课堂缺少新意,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不足,限制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美术课堂应以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发挥美术课程以美育人的功能,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提升、知识与技能发展情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契机[2]。教师作为美术教学的主导者,必须主动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把握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体验性与创造性特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融入教学各个环节,打破传统美术课堂的僵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体现美术课程的艺术特性,引领学生接触各种新颖的教学内容,通过创新带给美术课堂无限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适宜空间。
(二)巧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创新意识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使其从意识上生成自主创新的动力,以此作为创新创造的内驱力。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生动形象地开展美术教学,通过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并能围绕美术素材或美术知识形成个人独特见解,以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等方式直观表现想法。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教师要把握好时机,精心选择各种媒体素材,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素材的作用,让学生的创新意识涌现于美术课堂之中。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前前后后”这节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绘画中表现的前后遮挡关系与近大远小关系,理解画面层次丰富的本质。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两组生活图片,分别呈现前后遮挡关系与近大远小关系,并利用多媒体的放大、缩小、旋转、平移功能进行多角度的展示,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归纳图片中的前后遮挡规律与近大远小规律,同时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以创新的形式表现画面空间关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将日常观察到的现象直观表现出来,使其在主动创造中展现物体前后关系所产生的空间美感,充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营造开放氛围,促使学生自主想象
创新能力与学生的想象力密不可分,良好的想象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进行创意实践的必要前提。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这一主观因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在美术课堂上营造开放的氛围,利用轻松、愉悦的氛围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其在特定情境下展开自由想象,无限延伸思维空间,生成与众不同的想法,并通过语言、绘画、手工作品等将内心想象表现出来,自主进行美术创造[3]。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花”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花卉模型创设观察想象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不同花的根、茎、叶、花蕾、花瓣、花蕊等各部分进行联想,将其比作相似的事物。例如,有的学生观察蝴蝶蘭模型,将其花瓣绽放的样子想象成飞舞的蝴蝶;有的学生观察牵牛花,将其绽放的花朵想象成我国传统乐器喇叭;还有的学生观察绣球花,将其花团锦簇的形态想象成毛茸茸的兔子尾巴或者舞狮用的绣球。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对花进行变形创作,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用概括法将牵牛花画成小喇叭;用几何法将绣球花画成在空中飘浮的彩色泡泡;用拟人法将荷花画成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等。教师通过开展生活联想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在实物观察过程中感受到不同花的美感,又能让他们在想象创作过程中提升表现美、创造美的水平,提高创新能力。
(四)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创新动机
任何一项创新活动均需要特定载体,教师需立足特定载体,组织学生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创新实践,增强其创新动机,确保最终成果的有效
性[4]。小学美术教学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内容,教师还需要合理拓展课外素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进而拓展其美术视野,打造坚实的创新实践载体,促使学生在强烈的动机支持下更好地创新、创造,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课外拓展内容须与教材内容相贴合,且契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以利用丰富的美术作品、创作技巧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增强其创新动机。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创意的书”这节课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书籍装帧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将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创新,为自制故事书配图和装饰,制作一本新颖有趣的故事书。课堂上,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立体书、镂刻书、异形书、布书等各种有创意的图书设计,还需引入更多有创意的艺术家设计作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几本由创意博主制作的手账,让学生自行翻阅,针对不同手账的不同呈现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讨论其中的创新之处,探究每种手账的制作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创意作品的创新思路、制作方式、装饰方法等,既可以得到创新思维的启发,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还能掌握多种灵活的、有趣的艺术创作方法,在借鉴与创新过程中设计出更具个性化特点的创意书籍。
(五)组织创意实践,引领学生创新创造
创意实践是美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创意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美术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设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从中探索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学会将个人独特想法转化为艺术成果,充分体现个人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5]。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还要关注其实践过程,引导他们准确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与技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创意实践,并围绕学生的创作成果实施激励性评价,肯定其创新意识与创造行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这节课要求学生在了解汽车历史、结构的基础上,对汽车进行大胆的创意设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给予他们充足的创意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在想象中发散思维,逐步形成创意设计的思路,并将自己的创意思路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再用废旧材料进行立体制作,设计出独特的汽车。根据学生提交的设计作品来看,他们在造型、功能、色彩等方面各具创意:有的学生为汽车插上了翅膀,希望路面交通不再拥堵;有的学生为汽车装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希望路面上的汽车多姿多彩;有的学生制作了一辆棉花糖外形的汽车,希望通过柔软的材质更好地保护乘客。这样的创意实践活动既实现了创意实践的预期目标,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学生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创新意识。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巧妙推动课堂进度,为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通过循序渐进的互动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其发自地参与创造性表达与实践,逐步发展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我画的动漫形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爱动画、动漫作品的特点,以师生互动的方式推进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问题导入话题:“在看过的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个动漫形象?为什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动漫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动漫作品,鼓励他们提出探知问题。比如:部分动漫人物的眼睛为什么是长方形?动漫中的反派形象不可以是漂亮的吗?为什么Q版动漫人物形象的头身比与常规形象不同?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案例进行互动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帮助其了解夸张、变形、拟人等多种动漫形象创作方法。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绘制自己的卡通形象,有效激活其创新潜能。这样的教学过程以师生互动为载体,通过问答的形式逐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其借助美术手段表现内心想法,同步发展创新能力与艺术表现力。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反思
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坚持启发引导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完善,思维潜能有待激发,但其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较强,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进行启发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欣赏、表现、创作等实践活动,从中认识创新本质,生成创新思路,践行创新行为,增强创新意识,实现启迪心智、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坚持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态度不同,其学习基础和美术创作能力也不相同。这些客观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这些客观因素,势必会影响部分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因此,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小学美术教学应注重因材施教,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与实践能力,发现、发展学生的个人优势,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创新能力,在层次化的艺术表现中进行创造实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发展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有意识地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彰显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葛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文艺家,2020(10):127-128.
[2]赵清芳.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0):210.
[3]王艳.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0(26):23.
[4]黄春程.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36.
[5]朱璟.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途径[J].教书育人,2019(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