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雷伊娜英译《张协状元》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2024-04-14 16:04陈晓东
新楚文化 2024年1期

陈晓东

【摘要】本文以汉学家雷伊娜英译《张协状元》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在译本上的适用性,借助“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评价模式,分析美国汉学家雷伊娜在英译《张协状元》时的翻译内行为(方言、诗歌和修辞)和翻译外行为(作品、译者和读者因素),进而在翻译内与翻译外的基础上论述译者采用的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与省略、注释等翻译方法,从而得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符合“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翻译行为规律。

【关键词】《张协状元》;译者行为批评;翻译内行为;翻译外行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1-0062-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1.020

《张协状元》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它由南宋时期温州九山书会的才人创作,创作时间距今大约九百年,该剧讲述了书生张协与王贫女的故事。据考证,它是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1]。《张协状元》的跨文化交流经历了一段珍贵的历程,然而,《张协状元》的译文仅局限于美国汉学家雷伊娜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之中,对于《张协状元》的英译译者行为很少有学者探讨。基于此,笔者根据本土学者周玲顺教授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多角度分析雷伊娜英译《张协状元》的翻译行为规律。

一、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适用性

译者行为批评(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是继中国本土学者构建的“变译理论”和“生态翻译学”之后,由扬州大学的周领顺教授提出且较成体系的原创性理论[1]。该理论要求对译者行为进行研究时,分析译者“翻译内”和“翻译外”等因素,以此更深入地理解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化过程所做出的选择和决策,进而理解译文的内容和背后的文化特征。具体来说,“翻译内”因素指的是译者的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化过程。而“翻译外”因素则更注重考虑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对译者翻译决策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译者对源文本的诠释,以及所选择的翻译策略的依据。此外,了解译者角色化的意义和影响,也有助于深入理解翻译活动在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传统的翻译研究注重译文和原文之间的相似性,而译者行为批评要求把译者看成语言人和社会人的结合体,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面开展对译者的研究,并结合“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译者行为的“求真度”“務实度”“合理度”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2]。译者通过与作者的原文发生视域融合后,根据复杂的社会和潜在的读者产生适应性的译文(整个过程详见图1)。根据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求真”是“务实”的基础,“务实”兼顾“求真”并略高于“求真”。翻译旨在求译文之真、之用[3]。“求真”是翻译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意味着译者应该尽力避免有歧义或片面的翻译,以确保最终译文能够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求真”是确保翻译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基础,而“务实”则涉及更广泛的因素,如译文可读性、可接受性、文化敏感性等。在翻译时,译者不仅要尽量贴近原文,还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译者需要平衡“求真”和“务实”,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二、《张协状元》译者雷伊娜的译内行为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把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诱导型文本[2]。《张协状元》归属于信息型+表达型文本,英译的目的除了将戏剧情节信息交代清楚以外,也兼顾着抒发剧本故事主人公情感的功能。对于如何在英译中处理散白、韵白及曲辞,雷伊娜“每行使用不同的缩进表示剧作的不同体裁,使读者明了体裁变化,并且以一句曲辞后另起一行的方式表现韵律”[4]。在每一段的说词与唱词前分别用“Speaks”和“Sings”来表示,且曲牌名都用拼音英译,保留了南戏曲牌的本真。除此以外,译文在方言、诗歌、修辞翻译上也遵循了以“求真”为主的“求真-务实”连续统模型。

第一,方言翻译。《张协状元》为南宋温州九山书会才人所写,保留了大量温州方言。雷伊娜在翻译时不仅仔细地捕捉到这些温州方言,在翻译时运用归化策略将方言用英文同义表达,在符合“求真性”的同时,彰显了译者行为的“务实性原则”。如《张协状元》第一出《水调歌头》中的“苦会插科使砌”的“苦”,温州方言往往作程度副词,表示“甚,善于”。此句译文“We are especially good at inserting comic skits and cracking jokes”用“especially”准确地阐释了“苦”的含义;又如《满庭芳》中的“前回曾演,汝辈搬成”的“搬”字,也是温州方言,又作“般”,俚语有“唱词搬戏”一说,译文用“performed it successfully”来表达曾经演出的成功,准确且生动。

第二,诗歌翻译。诗词在古代戏曲典籍中是比较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诗词,让戏曲典籍生涩的信息变得有韵味,增加戏曲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更好吸收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例:张秀才应举往长安,王贫女古庙受饥寒。呆小二村沙调风月,莽强人大闹五鸡山。

译:Scholar Zhang leaves for Changan to sit for the imperial exams.Poorlass Wang suffers from hunger and cold in the old temple.The foolish Xiaoer makes a crude display of"wind and moon".The rude robber creates havoc on Wuji Mountain.

从整首诗的英译来看,译者整体上用词简洁准确,较好地保留了诗歌的信息。对诗歌内的文化负载词,如“调风月”与“五鸡山”都采用了字面翻译,较好地保留了东方戏曲的异质文化,符合“求真-务实”连续统模式的“求真”原则。由于“村沙”文化负载量大且内涵丰富,译者采用深度翻译作了脚注。在副文本中解释:“That is a lascivious display.A character is missing from the original text.Qian suggests the character sha(沙)after cun(村),making the compound cunsha(村沙),or‘crude.See Qian.p.4.n.3.”此处译文在保持译文“求真性”的同时,深挖诗歌文化负载词的信息,用信息功能替换,凸显了“务实性”,从“求真-务实”连续统模式中可以窥见译文的合理性。

第三,修辞翻译。在《张协状元》原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表达,通过借代、对偶、比喻等修辞,可以增加国外读者对《张协状元》剧情的理解。通过注释或解释的方式让读者有能力更好地吸收中华古代文学知识与传统文化。

例:那张叶性命如何?慈鸦共喜鹊同枝,吉凶事全然未保。

译:And what of Zhang Xies fate?Like the loving crow and the happy magpie perched on the same branch,fortune and misfortune are completely unpredictable.

注释:From the Liji(礼记).27.1462 in Shisanjing zhushu(十三经注疏).shuju.1983.The crow is traditionally an ina--uspicious sign,while the magpie is an auspicious one.See Qian,p.12.n.61.

原文运用了“慈鸦共喜鹊”两种鸟来暗喻主人公张协的命运,译者用“the loving crow and the happy magpie”来表达。此处还运用了注释的方法来解释“慈鸦”“喜鹊”的比喻意,凸显译文的“务实度”,使译文显得更加丰富饱满。

三、雷伊娜《张协状元》的译外因素

第一,作品因素。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被发现并于1931年影印出版后,南戏研究具备可靠的原始文献[4]。雷伊娜采用了钱南扬的校注本为底本,并借助了王秋桂等学者的帮助与指导,使译文达到了較高的水平。此外,她还使用了不同的缩进方式,以表现剧作的不同体裁。整体而言,整部译稿不仅对南戏研究具备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英语世界南戏研究发展至对具体作品进行解读阶段的重要著作之一。在细节处,译者用了大量的注释,试图在保持译者行为的“务实”之余,充分还原中国古代戏曲文化。

例:真个梨园院体,论诙谐除师怎比?

译:This is truly in the fashion of the Music Academy.Were our comic repartee not from a master.How could we compete?

注释:The Liyuan was the imperial theater established in the Tang by Emperor Xuanzong for his personal entertainment.It consisted of groups of resident actors,singers,acrobats and so forth.See Qian.p18.n.21;and Charles O.Hucker.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p.308.

译文用“Music Academy”来解释“梨园”体现译者的“务实性”,但是并不能传达出“梨园”所凝聚的古代戏曲文化。因此,译者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来解释“梨园”,不仅从钱南扬的校注本中获取论证,而且还从权威的英文字典中进一步佐证,尽可能给读者“忠实”地反映出“梨园”的本真,从这一点足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严谨务实的翻译素养。

第二,译者因素。雷伊娜(Regina Sofia Llamas),美国汉学家,1980年起在北京求学,1986年获得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博士学位[4],现任教于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南戏、戏曲史、戏曲表演方式及晚清戏曲。雷伊娜对南戏的研究,除博士论文《〈张协状元〉的喜剧角色与表演(附全剧翻译)》外,尚有《论早期南戏作品所见之天罚、复仇及书生负心》等论文[5]。雷伊娜具备戏曲译者的专业素养,在译文的格式上,严格遵循戏剧舞台的表演顺序,给读者营造一种舞台感。

例:(众)【烛影摇红】(生)暂藉轧色。(众)有。(生)罢!学个张协元似像。(众)谢了!

译:Troupe:“Candle Shadows Waving Red.”Sheng:“Can you give me the lead for a minute.”Troupe:“Sure.”Sheng:“Very well.I shall assume the likeness of Top Graduate Zhang.”Troupe:“Much obliged.”

译者用斜体来表示《张协状元》的出场角色,比起原文用括号来诠释戏剧角色,译文的处理增加了舞台角色对话的既视感,较好地维系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所阐述的“忠实-务实”连续统的平衡美。

第三,读者因素。中国戏曲学院《张协状元》剧组早在2001年6月26日、27日在挪威卑尔根国际艺术节HAKONSHAUEN剧场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张协状元》英译本读者除了像雷伊娜为代表的海外戏剧学者以外,还包括海外戏剧迷。因此,如何传达优美婉转的戏剧元素也是译者的一大任务。南戏《张协状元》中有大量的曲牌名,译者根据曲牌名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翻译。如“小重山”就异化拼音处理成“Xiao Chongshan”,而“烛影摇红”就归化翻译处理成“Candle Shadows Waving Red”来增加戏曲的优美婉转,从而吸引国外观众对中国戏曲的兴趣,增加戏曲译文的可读性。

四、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译者不管是作为语言人在执行翻译内行为时,还是作为社会人操控翻译外动作,都要灵活运用“归化”“异化”的策略对原文进行英译处理。

第一,归化策略。剧本中出现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学色彩,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策略,在确保译文对原文实现功能对等的基础上,力求译文对原文的“求真”,保证译文的可读性,让海外读者能接受译文的内容,实现译文的“务实”,从而平衡整体译文的合理度。

例:(白)古庙荒芜怕见归,几番独自泪双垂。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译:(Declaims)The old temple is deserted and desolate and I am afraid to return:How long must I weep these tears alone.Even the Yellow River will run clear one day.So surely we will meet with better times.

原文中的“泪双垂”并没有在译文中直接体现,但是通过“weep alone”已经较为准确。“岂可人无得运时”在译文时,译者用强调肯定句加以转译,译文具备可读的“务实性”,让目的语读者能更加理解译文。

第二,异化策略。《张协状元》里包含着大量的语气助词。雷伊娜在英译时,适当地采用异化策略和补充解释的方法,使带有古代语气助词的表达让外国友人理解并感受。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来看,通过谋取译文“求真”,实现了译文对原文的忠实,通过补充解释的方法,让中国文化走入外国友人的视野,实现译文的“务实”,從而实现“戏曲文化”更好地传播。

例:(生上白)讹未。(众喏)(生)劳得谢送道呵!

译:(The Sheng enters and speaks.)“Are you ready yet?”The troupe in the back stage assents.Sheng:“Ive imposed upon your hospitality and your kind gift of an overture.”

这里的“讹未”是打招呼的语气词,以助声势。又作“阿外”。《醉写赤壁赋》三折:“阿外,自家艄公便是。”这里的招呼词不便译出,但是为了保持译文连贯真实,且符合戏剧舞台表演的场景,译者用“Are you ready yet?”来凸显戏剧翻译的可视感,不仅符合译者行为批评中的“求真”原则,更彰显了戏剧译文的“务实”,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中保持平衡。

五、翻译方法的运用:省略与注释

译者在翻译《张协状元》时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一方面是双语传递的交际协调员,为了达成原文到译文的二次视域融合,在保持整体译文“求真”的情况下将原文内容适当省略,以求“合理”之果,另一方面又是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的使者,通过注释补充或注释将戏曲文化播撒在译文之中,以求译文“务实”之用。

例:(生上白)讹未。(众喏)(生)劳得谢送道呵!

译:The Sheng enters and speaks.“Are you ready yet?”The troupe in the back stage assents.Sheng:“Ive imposed upon your hospitality and your kind gift of an overture.”

原文“讹未”是表示打招呼的语气词,以助声势。后文的“谢送道”的“道”表示“鬼门道”,《太和正音谱》卷首“词林须知”“勾栏中戏房出入之所,谓之鬼门道”。东坡诗曰:“搬演古今事,出入鬼门道。”正谓此也。烦劳生入演唱,所以要谢,要送。这里“谢送道”有太多的文化负载且带有宗教元素,如果在译文中过分解释,会影响整体译文的“务实性”,因此译者通过牺牲一部分的“求真”来保全整体译文的“合理性”。

另,用注释来深度解释《张协状元》剧本是译者行为的一大特色。全剧53出戏一共用了496处注释,力图使译文在呈现“务实性”的同时,尽可能地还原戏曲文化负载词的文化本真。

例:(合)愿得身荣贵,管桃花浪暖,一跃云衢。

译:(Together)What we desire is status and honor.I am sure the Peach Blossom waves will be warm.And that in a single jump hell reach the path above the clouds.

注释:The phrase“peach blossom waves”refers to the swelling of the water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spring.This is also the time when the peach trees bloom and scatter their flower blossoms on the river waters.It is said that in the area around Hejin,when the Yellow River swells in spring.The currents are very strong and most fish cannot swim up the river,but some brave the current and manage to swim.This story is often used as a metaphor for the difficulty of studying and passing the imperial exams.“To reach the path above the clouds”is to climb the road to officialdom.

这里由于“桃花浪暖”是附有文化负载的表达,译者用详尽的注释来深度解释,并且详述典故来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尽量表现出来,折射了译者的行为素养。

六、结语

《张协状元》是中国戏曲第一戏,是南宋流传下来唯一可考的剧目,也是永嘉昆曲的代表剧目之一。美国汉学家雷伊娜博士将《张协状元》古本翻译成英文,在古文解构和英译行为中付出大量的心血。本文通过运用本土学者周领顺教授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来对英译本《张协状元》的翻译内行为和翻译外行为进行分析,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整体上符合“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翻译行为规律,个体上偏向于“务实”,翻译合理性较高。

参考文献:

[1]王佩.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半生缘》熟语英译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01):24-30.

[2]周领顺,孙晓星.杨苡《呼啸山庄》译本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06):114-122+148-149.

[3]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胡永近.论美国汉学家雷伊娜及其《张协状元》研究[J].戏曲艺术,2019,40(04):82-86.

[5]林施望.美国汉学家雷伊娜的早期南戏“负心书生”剧研究述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7,15(0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