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的措施

2024-04-14 13:32黄丽莉
文理导航 2024年7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道德与法治双减

黄丽莉

【摘  要】“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少不必要的补课班等额外负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减负不代表牺牲教学质量,为了适应“双减”的要求,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地传递道德价值观念、法治精神,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先是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双减”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路径。旨在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减”;初中;道德与法治;提质增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途径,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塑造学生积极价值观、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提升法律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当前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在减负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如何在“双减”视域下进一步提质增效,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当今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的必要性

适应“双减”政策。当前实施的“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课程提质增效提供了契机。精心设计课程内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确保课程质量不因时间压缩而下降,更好地落实国家的“双减”政策。

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社会对于具备良好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公民需求日益增长。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提质增效,能够更好地传递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具备这些素质的学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也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的措施

(一)转变理念加强初中生对课程的理解与认知

在“双减”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提质增效需要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始,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法治和道德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便于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故事,以及学生们身边的真实事件,将法律和道德原则具体化,课程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新天地”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学习经历,引导他们讨论学习的方法、规划,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努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法律条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对课程的认知。通过以上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变为更加活跃的教学过程。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道德和法治的深刻理解和认知,从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二)依托新课改培养初中生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契合,它能够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表达能力,使课堂教学内容有趣且富有成效。因此,教师应该依托新课改利用合作學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友谊与成长同行”时,教师可以以“如何面对朋友的困难时刻”作为讨论的话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关于友谊的案例进行讨论,可以是他们自身的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真实故事。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分享自己曾经或正在面对的朋友遭遇困难的经历,描述他们是如何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的,如何在困境中坚守道德原则。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入探讨友情中的道德因素,如信任、忠诚、理解等,学生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友谊的真正含义,友谊不仅关乎个人的情感,更涉及对道德价值的坚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能够从小组成员的分享中获得新的思考角度,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不同意见。这种深入的合作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对友谊和道德问题的理解,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具实效性和深度。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增加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更为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的目标。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挑选一些与情感相关的音乐、短片、诗歌等多媒体资源,与课堂内容相呼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具有情感色彩的音乐,或是一个情感饱满的短片,如反映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的短片,让学生们在视听中感受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学生则更愿意去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一些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为别人付出汗水、时间甚至是生命的劳动楷模,往往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励着学生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仍然能够不放弃、不懈怠,乐意为家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网络上的一些资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位生命中经历了困境却不放弃的人的故事,如讲述马拉拉·优素福(Malala Yousafzai)的故事。马拉拉是巴基斯坦的一名女生,因为积极倡导女性教育而受到了塔利班的威胁。然而,她没有因此放弃,继续坚持上学,并通过写博客和媒体宣传女性教育的重要性,尽管遭受了袭击,但她依然坚定地为女性教育发声,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样的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播放有关动物世界中的生命传奇的视频,如北极熊为了寻找食物而进行的长途跋涉,或是候鸟迁徙的壮丽景象。通过这些视频,学生们可以认识到生命在自然界中的顽强,从而引发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通过亲眼见证这些故事,学生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更深入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五)灵活设置作业内容排除学生抵触情绪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作业通常包括阅读课本内容,回答问题或是书面作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觉到作业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作业做不好,也就无法实现提质增效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灵活设置作业内容,以排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第一,教师可以合理设置阅读感悟型作业。教师可以结合课外文本阅读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学习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故事书,如《安徒生童话》。其中的故事描绘了许多勇敢、善良以及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角色,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社会意识。当学习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国家发展、国际关系的书籍,如《中国发展面对面》。这本书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第二,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探究型作业。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究,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场景,如学校、家庭、社区等,观察并记录人们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观察、采访,然后总结归纳,分析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意义。

第三,教师可以设计自我反思型作业。通过这样的自我反思型作业,学生将深入思考自己在公民义务方面的行为和态度,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自我反思文章,学生需要深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始终符合公民义务,是否有过不合适的行为,从中思考自己为何会出现不合适的行为,是因为知识不足、态度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并提出具體的改进措施,包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如何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例如,如果在环保方面有所不足,可以提出自己将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改进计划。通过这样的反思总结,学生能够深入地认识到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内化吸收,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三、结束语

总之,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质量至关重要。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依托新课改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拉近师生距离,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引发情感共鸣,以及灵活设置作业内容排除学生抵触情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实现提质增效。这些路径的实施将为学生构建健全的道德体系、培养法治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提供坚实基础。相信通过教育的引导,学生将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更具有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出色公民,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翻雄,张金燕.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21):111-113.

[2]成明贤.“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8):196-198.

[3]庄贇.大数据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路径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2(16):62-64.

[4]吴探春.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3):142-143.

[5]施春霞.多元评价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优化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2(13):45-50.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道德与法治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