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敏
(闽南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福建 漳州 363000)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最早由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于1961年在研究群体讨论与决策行为的实验中发现。他认为,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做决策时,群体成员意见会受到相互影响而使得最终的决策意见呈现出一致性[1]。塞奇·莫斯科维奇在《群氓的时代》中论述了群体极化的作用机制,指出:当个人聚集在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2]。大量的研究表明,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倾向性和冒险性,容易走向极端或保守。群体极化的积极作用在于提升群体的内在凝聚力,统一群体的思想和行动,消极作用在于可能使群体中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被进一步巩固和激化。学者凯斯·桑斯坦通过研究发现,群体极化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大学生网民在数量规模上占有重要的比重[4]。互联网已经融入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网络平台低门槛、快捷、便利的特点,为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同时,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因此,探究及破解大学生网络极化现象,对弘扬主旋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网民普遍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频繁发生。从大学网络舆情事件来看,狂欢式的宣泄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主要类型。部分大学生会通过宣泄、讨论与事件本身没有关系的其他问题,让整个舆情事件陷入混乱;或通过道听途说、添醋加油,让舆情事件更加复杂,从而扩大或激发群体的不满情绪;或在别有用心的个体的鼓动下,教唆其他个体与学校的对立。在声势浩大的舆论声潮中,大学生容易被情绪误导,甚至是被负面信息“裹挟”,最终引发大学生群体极化现象。
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拔节孕穗期”,在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心智方面不太成熟,容易受他人影响,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宣泄心理以及享乐心理等。新兴的网络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平台提供的匿名聊天功能,为大学生在网络热点问题上发表言论提供了隐蔽条件,让大学生有更多的“言论自由”。然而,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到道德观念的影响,为了维护自身以及所在群体的观点和利益,容易在群体之间相互抱团、站队,从而形成群体极化现象。
圈层化是大学生群体网络社交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群体容易以兴趣、情感、文化等为纽带,因“同质相吸”而形成特定圈层,在圈层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价值认同、精神满足和情感慰藉,从而产生“圈层共鸣”,而圈层之外的个体容易被特定群体排斥。圈层中的大学生在情感、情绪上的同频共振,会引发舆论共鸣。在网络舆情发生时,相同圈层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认同感,形成群体的一致性意见,形成群体极化,并由此带来圈层之间的对抗。
大学生群体生活空间相对集中。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舆论导向发展到一定程度,极易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并向线下转移和扩展,形成线上、线下串联的群体行为。大学生群体的诉求多元、复杂,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能使原有的矛盾点被无限放大,从而产生新的问题。串联式的多点爆发会促使大学生产生消极负面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相互传染,容易产生舆情并发酵,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给高校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相比于其他群体,更容易在便捷的网络空间寻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形成具有群体话语标志的社群。在这个社群中,群体思想或群体观念可超越时空界限,迅速扩散,相互影响,造成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态度和行为相互“交融”。在强烈表达欲望和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会相互“感染”,使群体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进而影响群体行为。
网络为大学生学习、工作和娱乐提供了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圈子,满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但是,网络的虚拟性、相对的自由性也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容易受到网络中各种错误思潮和话语争论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大学生在海量的信息场中陷入迷茫状态,产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困惑。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社会变迁带来的家庭结构异化、家庭教育问题凸显、学校学习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等诸多因素交织,可能诱发大学生产生抑郁、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其会对国家、社会和学校产生消极、负面认知,采取激烈的言论或行为来宣泄负面情绪,并在焦灼的情绪带动下引发群体的“共鸣”,在网络世界中进行集体情绪宣泄,从而造成集体情绪。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产生极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主体。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带来的情绪化、片面性和非理性的观点,对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和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理性判断,弱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价值引领效果。比如,在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媒体平台中,存在很多“意见领袖”的观点,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被放大成主导性观点,而有些“意见领袖”在表面上以大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实际上出于不同的动机或目的,经常通过为大学生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给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带来极大影响,也挑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
大学生群体极化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泛娱乐化与网络亚文化具有一定的反权威、反传统的特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消解作用。在泛娱乐背景下,话语的表达方式更倾向于娱乐、恶搞、戏谑,低俗化、同质化的娱乐产品充斥网络,使严肃和富有逻辑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受到极大的冲击,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这使大学生对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度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传播。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正面效应的发挥。在网络空间,大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形成圈层,每个圈层有着自己的标签和符号。网络的隐匿性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目的创造不同的“身份”,在不同身份之间随意切换。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网络媒介素养,时刻关注学生的诉求与动向,全面了解学生,及时为其答疑解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具有变化快、影响面大等特点。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未能很好抓住契机进行及时的引导,很有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教育契机,在很大程度上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高校要发挥校园主流媒体“举旗亮剑”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体现校园主流媒体的战斗性。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以更通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嵌入大学生活日常。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做精、做细主题宣传,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要把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培养中,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用积极、正确、主流的意识形态来影响大学生,避免产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带来的“门槛效应”,会降低信息生产的主体门槛,导致在网络舆情传播中处于圈层的人们“固执己见”。群体极化现象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破圈”形成障碍,限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群体极化的排他性使处于不同圈层的大学生在相互之间产生抵触心理和立场分歧,他们更倾向于在自己的圈层自娱自乐。形成群体极化的大学生会拒绝或排斥主流意识思想和价值观念,进一步加剧群体极化,削弱社会共识。因此,要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通过借位发声,引导和规范校园网络圈层良性发展,破除“闲杂音”。比如,加强易班平台建设,搭建以班级、学生社团为纽带的圈层关系,倡导更加包容的对话,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要构建线上、线下同心圆,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同频共振的局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应在哪里。一方面,必须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教育,把握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筑牢精神之基[5]。另一方面,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新媒体平台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容小觑。“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在网络舆论场有强大的号召力。一方面,高校应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信息互通,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快速、精准地甄别网络传播中的学生“意见领袖”,有针对性地对导致群体极化的“领头羊”开展教育引导,主导网络舆情发展趋向。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广泛挖掘和选拔政治上可靠、思想上进步的“意见领袖”,畅通学生与“意见领袖”交流的渠道,从而达到协助教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目的。要主动培育“意见领袖”,使主流舆论成为网络环境中的中坚力量,通过示范引领唱响网络“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6]高校要加强统筹,打造多元共治“新格局”。其一,高校要在宣传思想阵地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抢占意识形态主阵地,掌握舆论主导权,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正面引导。其二,要加快构筑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整合家庭、社会、学校资源,防范大学生群体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其三,拓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让学生获得可靠的信息资讯,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使其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触网规律,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网络极化的样态、成因和破解之道,在实际工作中趋利避害,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总之,大学生网络极化问题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实践中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