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儿童心理关怀

2024-04-14 19:55
中学语文 2024年3期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儿童心理

王 雪

“懂得儿童,这是父母大人先生顶大的责任。”这是陶行知先生对儿童教育的观点。“懂得儿童”就是要理解儿童,重要的是要“懂得”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关注儿童心理”角度出发,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探讨鲁迅先生对儿童心理的关注。

一、家庭应关注儿童生活转折期的心理状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渡段落中,儿童时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被送到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中读书,甚至为此惶恐不安地开始反思自己做过的错事,疑心是因为闯了祸才被送去的书塾。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人对送其去书塾的缘由并没有与身为当事人的鲁迅说,以至于让还是儿童的鲁迅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产生了巨大的恐慌。这样的负面情绪给鲁迅带来了非常难过的人生体验。鲁迅希望家人告知其缘由,即使自己不愿意去书塾,但如果知道其中缘由,也不至于惴惴不安。鲁迅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并且在若干年后将其记录下来,正体现了鲁迅意识到儿童作为“人”应该拥有的权利,比如对涉及自己事情的知情权及在人生初期重要转折阶段受到合理心理引导的权利。文中身为成年人的鲁迅借着儿童口吻叙说着自己当年的不解与困惑,正体现成年鲁迅的清醒认识:对于儿童,家庭需要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关注其情绪,并且在人生关键转折阶段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毕竟,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他们并不能像成人一样能够顺利接受所有的变化。

二、学校和社会要对儿童的朴素求知欲和好奇心给予引导和关注

进了三味书屋之后,童年鲁迅很好奇“怪哉”虫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去问了渊博的先生。但是先生却很不高兴,怒道“不知道!”这让积极求索的童年鲁迅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好奇本是孩子的天性,“不懂就问”也是求知的态度,但却因为此问题“不入主流”、和“读书”无关,而受到了自己十分崇敬的渊博的先生的怒喝。这般对他的不仅只有先生一人,不仅发生在学校教育中:“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而且他们“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这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可以猜想,那些“不愿意说”的人,对于儿童的此类询问多是忽略的,认为儿童的问题不重要甚至是不该问的。鲁迅以童年口吻将这样的事情叙说出来,并且说“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陈述出自己曾经受打击的过程以及受到打击后的心理认知。成年鲁迅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应该是难过的。可以想见一个孩子兴致勃勃带着好奇已久的问题去询问学问渊博的老师时,老师竟然说“不知道”并且对其问题极其不耐烦甚至很生气,这个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多大的打击,他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学习积极性,都在那一句怒喝中受到了压抑。成年鲁迅也应是无奈的,因为他知道这不能责怪先生,因为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就是如此的,“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即使先生是教师,也未必就一定会懂得关注儿童的心理。成年鲁迅将这件事记录下来给人读,不仅是对当时教育者的讽喻和调侃,更是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儿童好奇心理和朴素求知心理的关注,希望人们能正视儿童的问题。即使那些问题看起来“不入主流”、和“读书”无关,学校和社会也应该进行有益的引导而不是全盘否定或忽略。因为这些问题的背后可能有一颗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儿童的主动发问正是在积极认知这个世界。这难道就不如“读书”重要吗?

三、倡导开明和谐的学校教育,反对粗暴教育

鲁迅在文中有一段对寿先生的侧面描写:“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这段文字写出了寿先生两个矛盾之处:有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但是也不常用。当时的社会和家长赋予了教师体罚学生的权利,但是寿先生却“不常用”,可见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寿先生是不会伤害学生的。这样的“矛盾”体现了寿先生并不滥用自己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的关爱。鲁迅在记录这段文字的时候,应该是对寿先生感激与欣赏的,感激其不任意打骂包括自己在内的学生,欣赏其不滥用权利,对孩子有着朴素的关爱之情。体罚是既会伤害儿童身体又会伤害儿童心理的教育手段。拥有这样权利的寿先生,却不会随意使用它,遇见这样的老师,对童年时期的鲁迅来说是幸运的。“普通总不过瞪几眼”是寿老师最常用的教育手段,这从侧面勾画出了一位和蔼、宽容的寿先生,这样的寿先生是童年鲁迅和成年鲁迅所敬重的。私塾式的旧教育,难免会有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手段,这是成年鲁迅所明白的。鲁迅在文中留下了这样的记叙,体现其对教育手段的关注,也是对儿童的心灵的关怀。体罚,不仅会让孩子受伤,也会让孩子产生难过、自我怀疑、困惑等各种消极心理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具有隐性祸患的,可能会导致孩子自卑、逆反,甚至憎恶世界。鲁迅懂得体罚的坏处,所以他记住了这位不常体罚的寿先生,记下了他的教育方法,用自己对寿先生欣赏的态度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营造开明包容的教育环境,使用温和科学的教育手段,创造和谐互敬的师生关系?

“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样,都有鲁迅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关注。在“百草园”部分,鲁迅通过记叙儿童在百草园中的欢乐生活赞扬自由自在的教育、生活方式,并且关注到儿童天真、好奇、顽皮的天性;在“三味书屋”部分,鲁迅通过记叙儿童不喜爱的事情或受限制的事情传达自己的负面心理感受以此体现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在人生初期转折阶段(从家庭到学校),儿童需要家庭适当的心理引导;在学校和社会中,儿童朴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需要被关注,不应该被压抑、被忽视;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源的,不应该仅限制于“读书”一种;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罚儿童是不被认可的,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需要教育者的重视,也让人去思考应该如何使教育环境、教育手段和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科学。其实早在1919 年鲁迅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深谈其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思想,其中就有:“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通过记录自己曾经历过的痛苦的事情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让人们意识到儿童也是需要关注的“人”,儿童的心理需要人们的重点关怀。

猜你喜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儿童心理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三味书屋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法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探寻鲁迅生活轨迹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