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效果评测研究:困境与对策

2024-04-13 19:39:35罗永华陈瑞琪
南方论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精品教学效果机制

罗永华 陈瑞琪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一、前言

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带动着高校教学方式相应更新,以在线开放课程为引领的教学改革模式通过教学设计、内容重构和在线适用性改造优化课程体系,进而打造课程特色。基于在线开放课程,进一步强化与教材、学生和教师三方面的融合改革与创新[1]。不断涌现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也推动着教学模式创新发展。2017 年,为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高校教学资源与现代化科技深度融合,教育部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引导高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于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和教育模式变革起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更是激励着高校教育和在线课程平台不断探索新教学模式、新教学方法。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推广范围扩大,在线教学模式的不足相应凸显,诸如学生学习积极性减退、师生互动性不足、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管控、学生自我约束和自学能力要求较高等。因此,在线教学人数不断增长下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如何有效考察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形成有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上述问题如何应对也是在线开放课程能否进一步优化升级的重要关键。

后疫情时代,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持续推进,精品在线课程平台数量日趋增长,在线精品课程会更加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界愈加关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运作模式以及教学效果与评价。在教学运作模式方面,孙瑞(2021)基于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对比研究,发现“雨课堂+导学案”,即由学生进行线上自学后教师在课堂上查漏补缺的新教学模式,既能提升学生内部动机,也有利于教师通过数据更加直观地看到学生学习效果[2]。从教学效果与评价方面,张金波等(2020)认为评价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应能真实体现全程或阶段性教学效果,并最终由评价指标值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3]。林乐芬等(2021)采用计量模型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18 级金融学专业全体学生直播网课学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不同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4]。周涵妮等(2022)采用DEA 评价模型建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效果评价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从教师、学生等角度对混合式教学过程进行考量,以求效果评价结果实现客观、合理[5]。为更科学地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效果评测,罗想(2022)结合数字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新思路,通过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效率、指标合理性、评价准确度及评价个性化水平,进而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效果评价问题[6]。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展开研究,并为当前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借鉴依据,但本文认为对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效果评测机制构建上还存在一定探索空间。因此,深入探究精品在线课程教学效果评测机制存在的困境或不足,进一步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和建议,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完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效果评测机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学效果评测存在的困境

(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考核方式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精品在线课程平台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由于在线开放课程所面对的学生数量庞大,采取主观题考核的方式实施难度相对较大,人工审阅工作量大、耗时长,因此在线课程大多选择以客观题为主进行考核。然而,对于大多数专业课程来说,主观题的考核方式通过展现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思考,更能反映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传统课堂能够直观接收学生即时反馈,在线课程教学则是受到时间、地点限制,对于学生学习成效所能掌握的信息相对不足。现有的在线课程平台所能提供的考核方式大多仅是一次结课测验,学生只需观看完所有教学视频以后在线完成答题或提交一份作业即可。另一方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多采用无人监督的在线测试模式[7],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自觉性。若是高校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在线测试缺乏相应监督手段,则容易出现学生作弊的现象。

(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方式相对局限

慕课(MOOC)、网易公开课等诸多精品在线课程平台为每个课程设置专门的评价区,学生通过打分的方式发表评价。此外,学生或教师所能参考的评价手段仅为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在线测试。不同于传统课堂通过考勤、课后作业、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采用打分评价、一次在线测试等简易化操作体现教学效果,大大弱化教师在整个线上教学所能发挥的作用。其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过于扁平化,难以实际反映出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不利于量化考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中国大学MOOC 会在论坛交互区下设学生交流讨论区、教师答疑区等板块,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沟通渠道。有些课程选择将论坛上发帖数量作为参考,用于评价该项课程的教学效果,却疏于对其发帖内容及质量进行考查[7],不利于获得有效反馈。教师答疑区等板块则是发言数不多,且由于无法及时得到答复,导致学生积极性下滑。

(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反馈方式相对欠缺

大部分精品在线课程平台将重点放在课程视频内容上,学生完成课程视频学习及在线测试后填写一份反馈问卷即可,导致学生所能反馈的渠道受限。仅仅通过答题、问卷等固化形式反馈的信息内容大多宽泛,难以反映出学生个体差异所面临的问题,教师也无法得到更加细致、深层的学生需求。在交互性反馈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会相应下降,导致教师所能收集的数据也较少。在这种恶性循环下,既不利于教师基于反馈信息对课程设计及时完善,也难以实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改进方式相对滞后

随着国家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体系日渐完善,不仅要求课程评价方式科学量化课程质量,更加需要灵活性强、时效性好的改进方式。现有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大多止步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改进方面上重视程度仍相对不足。“在线视频观看+网络作业”的传统模式致使教学评价上对于学生投入程度难以实际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也难以及时反馈给教师,改进方式上也因此在时间和成本上消耗较大,在线课程平台更倾向于通过设置评论区等简易方式体现教学评价功能,导致在线课程改进耗时长、成效不明显。

三、完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学效果评测的对策建议

(一)考核机制多样化

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于客观题考核形式上存在明显监督不足,因此,在线课程平台应结合互联网优势,开辟考核新路径,推动考核形式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专业课程教学要求。首先,在考核形式上推陈出新,拓宽考核渠道。基于主客观题等固有形式,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突破传统书面考核形式,增加PPT 课件制作、视频展示等多种新型考核形式。打破以往课堂教学只对书面知识进行机械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课程知识转化及应用思维能力,通过主动参与促进知识体系构建、加深强化记忆,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其次,在考核机制上增加环节,多阶段综合考评。相比以往仅采用期中、期末测验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课程逐个阶段增设作业环节,例如案例分析题、应用题等多种题型对该阶段内容学习进行检验,将其得分情况纳入课程考核部分,提高学生参与度。

(二)评价机制多元化

目前,大部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尚未形成系统性评价机制,仅仅依靠填写问卷、评分等形式收集学生课程反馈意见,导致平台所能获取的有效数据相对局限,不利于真实展现学生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效果。因此,平台应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在评价方式上延展标准,拓宽依据来源。基于问卷填写、课程评分等主观性评价手段,量化评价标准,一方面将学生课程成绩、课后作业等客观学习成果均纳入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将论坛发帖质量、线上课程资料阅览量等学生活跃程度加入衡量标准。精品在线课程平台应强化课程评价环节,促进课程质量提升,为教学目标达成提供动力。

(三)反馈机制多维化

推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有效的反馈机制发挥作用,为完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在反馈方式上提高师生互动频率,增加交互性反馈。适当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质疑、提问等有效渠道以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为教师答疑、收集效果反馈等提供有效数据。通过融合现代网络分析技术,强化教学效果数据收集,深化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在线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优势,监测学生课程学习行为等直观数据,分析解读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量化指标,为课程质量提升提供优化路径。

(四)提升机制多层化

完善教学效果改进机制,要从在线课程教学环节、学习偏好选择等多角度提供多样化自主改进空间,促进不同性质课程下学生选择更符合自身学习方法、习惯的定制化在线学习模式。在课程学习各个环节中,结合不同类型学生需求,提供多种学习方法选择。在线视频教学基础之上,增加文字版学习内容展示或标记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在线学习,突破传统视频观看模式下存在的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为师生创造更多自主化空间。灵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根据学生学习方法等特点进一步深化课程质量改进,推动在线教学平台提升机制多层化的同时,为师生提供更积极有效的改进渠道。

四、结论

随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鉴于当前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评价存在考核方式有待完善、评价方式存在局限、反馈方式相对欠缺、提升方式相对滞后等困境,应该通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考核机制多样化、评价机制多元化、反馈机制多维化、提升机制多层化等来完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这无疑对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精品教学效果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7期)2017-09-05 10:01:26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1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25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港珩隆2015大型春季拍卖·精品荟萃
收藏界(2015年5期)2015-05-25 10:07:3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