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珠
【摘 要】在初中阶段,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现阶段的音乐教育课改方向,让听觉艺术的欣赏课实现动态性转化,高效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美育核心素养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此,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初中音乐互动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实践参与中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增强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具体就初中音乐欣赏课的互动教学策略展开分析,以昆曲作品《游园惊梦》(选自昆曲《牡丹亭》)片段为例,指出教师要能在互动教学中设计良好的互动情境,以小组的模式进行互动教学,也要优化教学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与成长。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欣赏是一门听觉艺术,课堂教学呈现独特性和静态性。所以本文通过案例结合实践探讨:欣赏课堂上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感知理解、探索实践表现的互动教学策略,让欣赏课从“静态性”往 “动态性”转化,提质增效,在音乐活动与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鉴赏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关键能力与素养,也让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一、案例说明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赏析昆曲作品《牡丹亭》节选片段《游园惊梦(皂罗袍)》;教学素养目标在于:
1.教师引导学生对昆曲的六百年传承历史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感受昆曲的魅力,了解昆曲的艺术价值,感受昆曲大雅之美,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学生了解明代词曲作家汤显祖及其代表作《牡丹亭》,解析戏词及剧情人物,了解作品的情感美。
3.结合昆曲中的听、唱、念、演等不同的实践体验方式,能层层深入感受昆曲唱腔、表演、扮相、伴奏等与京剧不同风格特点。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策略
(一)设计互动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教师需要首先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积极性。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游園惊梦》在情境导入部分,笔者从两方面着手,第一,通过京剧圆场音乐,学生做圆场动作进场,学生复习感受京剧粗犷苍劲的嗓音、霸气的表演风格,为后面对比学习悠长、委婉、秀气的昆曲风格作铺垫,这种实践的参与体验创设了一个戏曲学习氛围,也初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导入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王者荣耀》游戏宣传片,此视频向学生展示游戏王者荣耀甄姬角色游园惊梦皮肤,以及与昆曲联合的定格动画。一打开视频,一句经典念白 “不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并闯进学生的耳朵,深深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再加之精美的动画,二次元的动漫舞蹈,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浓厚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大家从刚才的游戏宣传片看到了哪些元素?
学生:又有好看的游戏皮肤了
学生:有戏剧的角色
教师:那么大家知道是什么戏吗?
学生:黄梅戏?
学生:京剧?
学生:昆曲。
教师:没错,就是昆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百年昆曲,一起探索昆曲的韵味。
(二)创设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
在导入环节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对昆曲这一经典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应充分借助实践性环节,让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听辨、分组对唱、身段表演等多种形式培养自娱感,挖掘学生潜在的表演天赋,在体验过程中探究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
1.说昆曲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昆曲知识有基本认识,初步了解昆曲的历史地位,加强学生对昆曲的重视,也让学生对昆曲这门舞台表演艺术产生较高的期待感。然后,通过听辩、学(体验)、评感受昆曲念白夸张、突出音乐性的特点,实现学生听辨、识记、理解、应用的逐层递进。结合《牡丹亭·游园(皂罗袍)》的词中的强烈对比,姹紫嫣红和断井颓垣,一个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色,一个是颓败的景象,让学生加深体会,并基于剧情里的杜丽娘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唱段文字美。如通过学习小组的有效分组,发挥组内成员之间的性格优势,鼓励所有同学结合音乐作品发表不同的看法,并在合作交流中丰富彼此的观点。
2.唱昆曲
教师带领学生结合昆曲的表演视频,带领学生总结昆曲有唱必舞的特点,并学习几个舞蹈动作表演,增加学习乐趣。
教师:在今天的昆曲的学习中,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视频内容。
(教师播放游园惊梦的片段,师生共同观看视频)
教师:视频看完了,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
学生1:很美
教师:具体来说,哪里美
学生2:唱词很有韵味
学生3:曲调很美
教师:同学们提到了唱词、曲调美,那么大家想不想尝试演唱这一段中的一句呢?大家结合视频,仿照演员的唱腔、动作,先自己尝试一下,一会儿老师邀请模仿最像的同学为大家表演。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昆曲中的念白部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进行学习,并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学习念白部分,反复吟诵对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昆曲念白中的语气性等特点,感受昆曲魅力。
3.演昆曲
在念白部分学习完毕后,教师带领学生就昆曲的唱腔进行欣赏,重点欣赏“姹紫嫣红开遍”这一句,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总结昆曲唱腔的特点。在组内学习“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这一句唱词在学习品味中感受,昆曲缠绵婉转、一唱三叹的特点。
在唱词学唱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思考昆曲唱腔的特色,并结合南曲、北曲的相关知识做好补充,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昆曲唱腔唱词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接扇子、舞水袖等动作练习,并结合昆曲的整体动作表演,让学生观赏昆曲的表演视频,分析和拆解及动作特点并对这些动作进行总结,将昆曲与京剧对比式学习,加深学生对昆曲的了解。邀请一些学生到讲台前,学生与教师一起简单地把《牡丹亭·游园(皂罗袍)》片段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句韵白一句唱腔的动作,学习并连贯地尝试一遍,体验昆曲演唱“无歌不舞”的特点,最后由学生判定表演得最好的那位学生谈戏服穿戴感受。
通过活动实践和角色扮演,学生既深刻地感受到音乐中的角色,也加深了对音乐内涵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借助一系列的活动实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学生更乐于在音乐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也加强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氛围。教师要以兴趣为导向,推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互动教学得以落地,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音乐的相关知识,也能提高对音乐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组织活动,要将活动与教学内容相贴
近,让学生在活动中对音乐课堂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牢固。
(三)优化教学评价实践,促进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完善互动教学评价,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兼具,自评、他评和师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为音乐是门艺术,问题答案多元化、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评价方式,以正面鼓励为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肯定学生多元化的答案,鼓励创新和探索新知识。在评价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完善评价指标,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能力。例如,在昆曲这节课的评价设计上除了课堂的时时评价,笔者采用了星级称号与自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见图1)。
三、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的实践反思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实施互动教学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这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互动交流能使彼此实现思维上的碰撞,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和价值
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想要提高互动教学的实施效果,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尤其在导入环节借助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思索的欲望,加强学生对音乐内涵的认知和理解,能使整个音乐欣赏课更加高效。教师在设置问题和导入内容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兴趣爱好。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借助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并通过学生在潜心思索认真回答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地参与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活动中,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技能和音乐欣赏水平。
(三)启发学生的情感互动
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犹如春雨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学生在对音乐欣赏的过程从最初的感知到加入自己的想象,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实现对音乐的深层次挖掘。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与音乐的共鸣感,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较强的情感互动,就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探索和了解欲望。例如,在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感知进行分享,可以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这能让学生的情感與音乐的情感更加贴近,也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中,明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中借助互动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音乐评价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锻炼和培育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互动教学实践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互动教学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动实践。同时要结合学生对音乐的不同欣赏结果,客观评价并反馈给学生,使评价发挥出应有的反馈提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昭.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J].智力,2022(10):145-147.
(本文系福建省沙县基础教育研究2022年立项课题“初中音乐欣赏课堂激趣策略探究”(课题批准号:SXJYKT-2213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