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有了对自身宇宙的阅读、发现和重建,有了新灵魂的灌注和扎根,教师所经历的教育时光就不再是琐碎、平庸、烦扰和平面的代名词,从此有了新的内涵,打上了新的印记。教师的内心书房中,从此同时安放着孩子的宇宙和教师的宇宙,它们在彼此交融中实现了宇宙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创生。
——李政涛
初識李政涛教授源于学校做“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他作为专家,频繁来校听课、教研,指导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在听评课中我们发现,这位瘦瘦的教授思维特别清晰,指出的问题很尖锐,给出的重建意见也让人耳目一新。他往往会从哲学的高度、教育学的视角来看课堂。这究竟是一个怎样智慧的人呢?通过阅读李教授的著作,我认为《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颇能代表他的思想风格。
这本书共收录了李教授48篇教育之文,分为六个小专辑,分别是“教育的味道”“在异域中思考”“教师的宇宙”“研究性变革实践”“参悟改革”“自我重生的历程”。用他自己在后记中的话说,有的专辑偏于抽象的抒情,有的指向实践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在尝试“复调式写作”,也就是“能够写出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本,展现出不同的视角和声音”。这也是锻炼思维的极佳方法。
李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呼唤“生命自觉”。“生命自觉”这个概念,最早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的,她强调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李教授则进一步详细地阐明了拥有生命自觉的人至少有三大特征:第一个就是“明自我”,拥有对自我生命的自觉,能够自主策划自己的人生,不断地调整目标和发展路径;第二个是“明他人”,拥有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能够主动承担对他人生命的责任,同时还能够把这种责任意识转化成人生的习惯;第三是“明环境”,拥有对外在环境的一种自觉,不论是有形的环境还是无形的环境,都能纳为生命成长的资源,从不对环境抱怨,而是主动地介入、改变环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对最后这一条我的感触尤为深刻。有些老师表示周围环境太差,班级里部分学生家长不配合,想做什么课程也做不起来。有的抱怨学校的生态环境不好,没有学习的氛围,也没有给老师提供进步的平台……但静下心来想,当我们在埋怨周遭环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也处于环境中,也是构成他人环境的一部分呢?与其抱怨环境,不如创造机会;与其指摘他人,不如做好自己。工作室的陈娥老师虽然年过半百,所在学校地处湖北的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特别多,但她从不抱怨条件差、困难多,而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带着学生讲故事、玩写作、拍微视频,甚至自掏腰包购买书籍、奖品。看着学生的一张张笑脸,体会到日益丰盈的生命感,她说一切都很美。我想,陈娥老师的学生将来也一定会成长为像她那样生命自觉的人。
李教授是新基础教育团队中研究语文教学的。对于语文教学,他认为首先探究的不应该是策略、方法和手段,而是应该寻到语文教学的原点。他在书中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有三大原点:概念、价值观和人。
他认为“语文”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语文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理解语文?如何建构出属于自己对语文的理解,以及将此理解转化为课堂实践的独特过程和路径?不能忽略的原点之原点在于:此语文是汉语的语文,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语文。这意味着不断地回到汉语的世界中,对汉语的特性、结构、意境等进行体察。没有这个原点的语文教学是没有根基和灵魂的。
第二个原点是价值观。语文除了语言文字、文学等诸多语文立场,事实上还应该有一个教育学的立场,那就是“对师生作为活的生命体的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关注”。也就是新基础教育中常说的“育人价值”。这里的育人价值,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是指培养人、培育人的多方面发展能力。比如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提炼出学习的方法、步骤、结构等,然后在类似的情境中迁移运用,这些都是具有育人价值的。
这就涉及了第三个原点——人。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是基于学科的活动,教师、学生、文本、生活,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生命的同频共振。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是彼此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语文中特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将成为新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干国祥老师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也同样提到,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就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受他们的影响,几年前我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人格化语文,是指语文在于发展学生言语能力、言语生命,成为学生丰富本体生命、养成健全人格的养分,把语言、认知与情感融合到个体的生命人格系统之中。这背后,是有着生命的温度、散发着生命气息的,是认知性和精神性的统一。通过人格化语文课堂的建设,促进学生成为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的人,从而过一种丰富的、完整的语文生活。
第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教授谈论的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为了丰厚教师的积累,中小学教师不可能再像大学生、研究生或高校教师那样成天在图书馆中学习,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在教育教学的现场。李教授列举了教师最常见的四类现场:一是教师自己每天的教学现场,就是自己的课堂;二是同行教师的教学现场,比如其他老师的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现场等;三是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日常教研活动现场,比如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四是各级各类的培训、讲座等。
同样在现场,不同教师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就拿听课来说,我见过不少公开课的现场,有的听课老师只是随着授课教师的步骤进行记录,把授课教师说的每句话、进行的每个流程记下来;有的老师不仅关注教学环节的起承转合,更关注学生的变化,抛出同样的问题,不同学生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不一样,他们经过学习后是否有什么转变;有的老师,则是打着哈欠,神游天外……长此以往,哪类教师收获大呢?答案不言而喻。同样听一节课每个人的现场学习力不同,收获也各不相同。
李教授告诉我们,良好的现场学习力就是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同时还教给读者两个法宝,一是钉子,就是保持全神贯注,牢牢地“钉”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专注力。二是钩子,要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的资源“钩”出来,这就是捕捉力。“把有价值的东西‘钩到笔记本上和自己的脑海中,还要‘钩到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也叫转化力。”转化力是教师现场学习力中最关键的能力。“转化”这个词,也是李教授在书中多次提到的。不断转化融通,才能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这很不容易,但很有必要。
从整本书看,新基础教育研究给李政涛教授带来的变化极大,也为他的思想转变、思维变革奠定了基础。此后,我还陆续读了他的《教育常识》《倾听着的教育》等。《倾听着的教育》指出“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状态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会随之出现。”这也让我联想到了凯瑟琳·舒尔茨在《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中提到的沉默也是一种参与,沉默也是有意义的,关键就看教师是否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
看来,好的书籍是可以彼此打通的。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