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辉,林巧娟,杨树木,陈尚昆,苏良宝
安溪县医院 (福建安溪 362400)
肺结节是指发生在肺部的一种类圆形病灶,少数患者的病灶呈不规则形状;若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不仅会加重咳嗽、咯痰、胸痛等临床症状,还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故如何提高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尤为重要[1-2]。CT 检查是临床诊断肺结节的常见方式,在进行影像学图像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人工阅片,但受图像资料数量、清晰度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阅片经验较少的临床医师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3-4]。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AI 肺结节诊断系统逐渐被应用于肺结核的诊断中,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全面、清晰地观察患者肺部的实际情况,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5]。既往有研究显示,AI 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其对肺结节的浸润分型的诊断效果欠佳[6]。基于此,本研究分析100 例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旨在探讨CT 与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于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结节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7]中关于肺结节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已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淋巴结均正常;均无其他先天性肺部疾病;均存在咳嗽、咯痰、胸痛等临床症状;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肺部存在弥漫性病变;图像噪声过多或存在运动伪影;对造影剂过敏;身体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电子耳蜗、金属止血夹;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无法配合临床检查。100 例肺结节患者中,男57 例、女43 例;年龄28~63 岁,平均(38.63±2.74)岁;病程6 个月至3 年,平均(1.23±0.15)年。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审批号:20201016),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00 例患者均采用CT 检查和AI 肺结节诊断系统。CT 检查。检查前嘱患者禁食禁饮4 h ,扫描前5 min 饮水1 000 ml。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AS型号的64 排螺旋CT 和联影64 排螺旋CT 进行检查。参数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300 mA,扫描时间为6~7 s,重建层厚为5.0 mm,FOV 为360 mm×400 mm,重建间隔设置为5.0 mm,矩阵设置为512×512。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屏息状态,将其肺尖部作为扫描的起始位置,持续平扫至肺底,并将其双侧腋窝和胸壁纳入扫描范围。待扫描结束后,通过肺窗进行图像分析,由2 名具有丰富影像学经验的临床医师阅片;如阅片过程中发生争议,需由影像科主任进行分析,得出最后诊断结果。
AI 肺 结 节 诊 断。将Somatom Definition AS 型号的64 排螺旋CT 和联影64 排CT 层厚设置为1 mm,随后进行无间隔重建,将窗宽设置为1 450 HU,窗位设置为-831.1HU,确保可以准确识别病灶。相关数据(如通信数据、医学数字成像等)导入完成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后,AI 肺结节诊断系统中,将识别与检查2 个阶段整合,随后采用计算机辅助定量参数系统数据完成预处理、单箱探测器模拟训练、结节测算等操作,自动勾选结节边缘,并在三维状态下测定结节的长径、短径、体积、最大截面积等参数。AI肺结节诊断系统共运行3次,将3 次运行结果中发现结节最多的1 次作为最终诊断结果。
(1)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 检查和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中的诊断符合率。良性结节:当病灶呈无分叶,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恶性结节:当病灶出现实性成分,呈胸膜凹陷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节段。(2)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 检查和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在不同结节性质中的诊断符合率,主要包括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3 种性质。CT 诊断符合率=CT 检查确诊例数/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例数×100%;AI 诊断符合率=肺结节诊断系统确诊例数/手术病例检查确诊例数×100%。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T 检查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0%(60/80)、75.00%(30/40),见表1。
表1 CT 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在良性、恶性结节中的诊断结果比较
AI 肺结节诊断系统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50%(78/80)、97.50%(39/40),见表2。
表2 AI 肺结节诊断系统与手术病理检查在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结果比较
CT 检查的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50%(25/40)、66.67%(20/30)、60.00%(30/50),见表3。
表3 CT 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在不同结节性质中的诊断结果比较
AI 肺结节诊断系统的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00%(38/40)、96.67%(29/30)、96.00%(48/50),见表4。
表4 AI 肺结节诊断系统与手术病理检查在不同结节性质中的诊断结果比较
AI 肺结节诊断系统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CT 与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在肺结节中的诊断符合率[例数(%)]
肺结节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2 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因该病在发病早期并未出现典型症状,易导致漏诊,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肺结节不仅会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较大的损伤,且会对其他器官功能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尽早诊断对于肺结节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T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临床医师可以将CT 检查结果中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等典型征象作为判断依据,以此完成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8-9]。肺结节的CT检查结束后,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阅读,但在实际的人工阅片过程中会因影像科医师主观因素影响出现漏检、误检等情况。肺结节的CT 影像学资料较复杂,影像科医师在阅片过程中主要依靠自身经验进行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在分析和处理CT 影像学图像时,影像科医师需认真观察和分析患者肺部的气管、血管等影像特征,阅片时间较长,因此,为了确保肺结节CT 检查的准确率及效率,需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阅片。
AI 肺结节诊断系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检查方式,通过分析输入的肺结节图像数据和病理检查结果,自动获取对应关系作出诊断,以此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能[10-11]。基于此,本研究对100 例肺结节患者采用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和CT 检查,结果显示,AI 肺结节诊断系统的良恶性结节、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 检查,说明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本研究结果与徐珂等[12]报道的的观点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为,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可通过构建优质检测模型的方式,准确选定患者的肺结节区域,随后对该区域进行三维影像重构,并将检测图像分为多个2D 影像,将相关的影像数据传送至神经网络,以此明确该区域的阴影部位是否为结节,从而提高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13-14]。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将图像结果传输至3 个不同设计理念的工作站中,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互相融合的作用机制,将数据量不断扩大,进而诊断出微小病灶,以减少漏诊的发生[15-16]。
AI 肺结节诊断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图像获取与重组、分割轮廓、提取筛选特征、建立预测模型、验证等方式鉴别诊断良恶性结节,有效提高影像学图像的高可靠性、独立性和高区分度,进一步明确肺结节的性质,提高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准确率[17-18]。除此之外,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可以维持稳定运行,有效提高低年资医师的诊断水平,避免临床医师在阅片过程中出现疲劳的情况,降低其工作强度,提高诊断准确率。在肺结节的诊断过程中,AI 肺结节诊断系统仅用数秒即可完成肺结节的自动检测、病灶自动隔离、测量定量和定性参数,以此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但该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根据既往的临床实践,针对直径超过3 mm 的肺结节,AI 肺结节诊断系统的检出率接近100.00%;针对直径3 mm 以内的肺结节,AI 肺结节诊断系统的检出率下降至70.00%左右,因此,临床需不断扩大和优化该系统的软件和计算方法,不断提高恶性结节和微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19-20]。
综上所述,AI 肺结节诊断系统对肺结节和分型的鉴别诊断价值高于CT 检查,有利于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