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波,徐雯,阴艳萍(通信作者)
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台州 317000)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1]。由于心脏瓣膜病早、中期无明显的症状,许多患者未予以重视,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2],因此应尽早就医,以提高对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和治疗。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瓣膜病的常用检查方式,医师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3]。但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是一款以生物体容积变化引起电阻抗变化为工作原理,进行心输出量测量的设备[4],其可以实时动态监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指导临床医师准确评估患者病情。目前,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评估心脏瓣膜病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评估无创心输出量仪测定与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联合作用,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23年7—11月医院诊断的200例疑似心脏瓣膜病患者。纳入标准:符合《2021 年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5],经超声证实属于心脏瓣膜病;既往无心脏瓣膜置换史。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异常。其中,男116 例,女84 例;年龄41~65 岁,平均(56.55±4.25)岁;病程1~12 年,平均(4.32±1.78)年。
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与无创心输出量仪测定。
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S IE33 型)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将超声探头放置患者心尖部(位于第3~4 肋间)。通过常规的二维模式、M 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模式,对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的形态、回声、活动范围、狭窄程度、反流及血流状况等进行观察。记录超声血流流速曲线面积,即速度与时间积分,并与血管的横截面积相乘,得到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 心输出量(continuous heart displacement output,CO)=SV×心率(heart rate,HR)。
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检测。所有患者均使用无创心输出量检测仪进行检测,并持续12 h。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SV、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output index,SI)、外周血管阻力(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SVR)、外 周 血 管 阻 力 指 数(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和胸腔液体量(thoracic fluid content,TFC)等。将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数据输入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中,并将探头放置在患者的胸骨位置。适当调整探头的方向和位置,完成对主动脉血流的测量,并获取相关的检测参数。
(1)CO 值。测定并计算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的CO 值,连续测量3 次后取其平均值,并与单独的超声心动图测定的CO 值进行比较。(2)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心动图与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诊断心脏瓣膜病的准确率,并与单独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并详细记录瓣叶病变的类型,包括二尖瓣钙化、二尖瓣粘连和混合瓣型。(3)统计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诊断二尖瓣、三尖瓣以及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的实际情况。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1)二尖瓣狭窄,正常二尖瓣口开口面积约4~6 cm2;若超声心动图测得二尖瓣口开放面积<2 cm2,诊断二尖瓣狭窄;(2)三尖瓣狭窄,于三尖瓣口右心室探测舒张期高速射流频谱,并测出跨瓣压差。三尖瓣狭窄的跨三尖瓣前向平均压>5 mmHg(1 mmHg=0.133 kPa);(3)主动脉瓣狭窄,正常的主动脉瓣口面积为≥3 cm2,若超声心动图测得主动脉瓣口面积<3 cm2即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4)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心房侧和左心房收缩期出现源于二尖瓣口的反流束及反流频谱;(5)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房收缩期出现源于三尖瓣口的反流束及反流频谱;(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心室侧出现全舒张期高速血流即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诊断标准:(1)狭窄诊断标准,无创心输出量测定显示主要心血管参数MAP、CO、SV、SI 下降,SVR、SVRI、TFC 增加;(2)关闭不全诊断标准,无创心输出量测定显示主要心血管参数MAP、CO、SV、SI、SVR、SVRI、TFC 均下降。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测定CO值为(3.17 ±0.56) ml/min,高于超声动测定的CO 值(3.68±0.49)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93,P<0.05)。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二尖瓣粘连97 例,二尖瓣钙化68 例,混合瓣型35 例。超声心动图与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脏瓣膜病诊断情况[例(%)]
除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外,其他狭窄与关闭不全情况下,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义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诊断狭窄与关闭不全情况[例(%)]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心脏瓣膜的损伤或病变,导致心脏瓣膜不能完全关闭或打开,进而影响心脏功能的疾病。心脏瓣膜的正常运作对于心脏泵血功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阻止血液倒流和反流[6]。因此,对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时通常采用药物控制病情,但此种方法效果欠佳,且耗费大量时间,所以使其应用受限[7-8]。因此,对心脏瓣膜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与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瓣膜疾病重要的工具。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脏瓣膜相关疾病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9]。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可检测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医师经过短时间培训即可熟练掌握,使用简单且数据稳定[10]。
研究表明,心输出量与心脏瓣膜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11]。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总数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心脏瓣膜病的病情严重时,心输出量可能会降低,考虑可能是因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所以对心瓣膜病患者,需密切关注心输出量的变化,以确保其心脏功能的正常[12]。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测得CO 值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说明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仪测定能够更准确测得CO 值。分析其原因为,进行超声心动图测量时,探头的方向与血流的方向二者是平行的,此时获取的频谱数据能真实反映血流状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休克患者常陷入昏迷,导致其体位受限,超声探头定位困难,测量时产生误差[13]。且胸廓内血容量、全心舒张末容积、每搏变异度和CI 等数据超声心动图不能提供[14-15],因此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测定直接获得,因此无创心输出量测定可辅助超声心动图提供准确数值,提高CO 值,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与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测定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检测可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病诊断率。分析其原因为,一方面,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通过监测血液的流动状况获得相关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从而分析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反映CO帮助医师了解心脏负荷和心肌病损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超声心动图可直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瓣膜的运动情况。且超声心动图还能检测心室和瓣膜的运动异常,对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除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外,其他类型狭窄与关闭不全情况下,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超声心动图单独检测(P<0.05),说明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有利于判定瓣膜狭窄情况以及关闭情况。分析其原因为,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瓣膜的血液流速与反流,精确评估瓣膜的狭窄以及关闭情况[16]。研究表明,CO 是决定氧气输送的关键因素。如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则会导致CO 下降,患者血液循环受阻,氧输送量不足,进而引发低血压、心脑血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等症状[17-18],因此无创心输出量测定可以帮助医师快速寻找病因,两者联合使用,通过对心输出量和瓣膜功能的综合分析,临床医师能够更全面了解心脏的状况,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综上所述,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和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心脏瓣膜疾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精确获得CO 值,且有效检测出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