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钢琴作品《春江舟影》中的诗情画意

2024-04-10 07:16穆宇彤周晨
剧影月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春江小舟江面

穆宇彤 周晨

许多钢琴作品能给听众带来画面感,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法展现中国古诗词的不同诗境。钢琴曲《春江舟影》正是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该作品是我国现代作曲家储望华先生于1980年到湖南长沙游玩,被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洞庭湖倾倒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以下将结合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其中的诗情画意。

一、江上的明媚春光

杜甫的《绝句二首》中,诗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展现了这样一幅景象:江水格外碧绿,几只江鸥飞翔在江面上,在江水的映衬下,点点江鸥显得更雪亮了,江边有着座座青山,山上火红的是盛开的花朵,鲜艳得像是要燃烧起来,每一处都填满着春天的颜色。此诗与《春江舟影》的意境相契合,“江鸥”意象和“繁花”意象主要在a乐段感受到。

(一)“江鸥”意象

洁白的江鸥飞行于江面上,时而加速,时而减速,在春日中自由地飞翔。在乐曲的a乐段(20-32)中,乐段的旋律与演奏法能够使人感受到“江鸥”意象。a乐段在旋律上悠扬轻快,由低到高慢慢扬起,可见此时心情十分畅快。同时,在a乐段上还运用了不少演奏法,在27小节中添加了延长记号,好似江鸥在飞行过程中于空中滞留一瞬间,让人与作者共赏这盎然的春意。28-29小节中的琵琶音如同江鸥的翅膀轻拂过水面,层层波纹荡漾着,映着江鸥的翅膀更加雪白。

(二)“繁花”意象

青山上盛开着繁花,伴着清风,随着小舟摇摆不定。a乐段(20-32)运用的织体和节奏,将春日里的“繁花”意象浮现于眼前。a乐段的织体以三连音贯穿,摇曳着将旋律进行,此时江边青山上盛开的繁花,伴随着小舟摇摆。节奏上,在28-32小节的低声部出现节奏变化,为紧接下一段而变化展开,也为a段的结束而设计,低声部下行的两组十六分音符,将此小节情绪拉宽,在此能够品读到,繁花并不会一直受外界影响,而是独自肆意地绽放自己的美丽,在31-32小节中,以每小节两拍的八分音符跳音进行,为下段做了情绪性的铺垫。

“江鸥”与“繁花”带来了一幅明媚春光图,诗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将此明媚春光以笔墨书写出来。曲中则仿佛将无限遐想的思绪随着江上的明媚春光不断地流动,飘向山间,飘向花中,江鸥的自由飞行和繁花的肆意生长,使得听众眼前浮现了一幅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图景。

二、明月繁星照亮着静谧的深夜

诗句“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出自隋代诗人杨广的《春江花月夜二首》,从中描绘了一幅繁星月夜图:夜色里的江面,映着暖黄的月影和点点繁星,江面有一叶小舟,舟边荡起层层波纹,月影和星影散落在船周边,水中荡起的纹路,将江面月亮的轮廓吹得越来越远,借着水中的月影和星影,仿佛能看到更远处的江面。钢琴作品《春江舟影》能给听众带来类似的画面感。

(一)“明月”意象

江邊升起一轮明月,映在水面上,暖光的月光在江面上十分美丽。此画面体现在引子(9-19)以及B段连接部(46-58),本曲调性色彩的变化大致将“明月”意象展现出来。曲中9-19小节由bA宫转为E宫调式,新的调式拉开了夜幕,晚风习习,明月高照,月光映在夜色中的江面上,分外明亮,调式的改变似乎将作者的思绪转到了广阔的夜色里,推动着新场景的展开,江面月影的波纹也随着调式的进行推向更远处,明月升起,一股思念的惆怅也随之而起。在B段的连接部,也由bA宫转为E宫调式,较引子转调处更为流动,此部分的月色显得更为明亮。

(二)“繁星”意象

明月伴着繁星,在江面上洒下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繁星”意象体现在作品的音高与节奏型上。在音高上,作品第1小节三拍的bE音,好似发现了夜空中的星光,将夜色拉开帷幕,沉静而又深远,第6小节渐强渐快达到引子的第一个最高点,又从高处回到bD音,月色和星光展现在整片湖面上,同时,在引子结尾处不断渐强渐弱的演奏下,结尾停留在A音以及#G音上,构成不协和音程并做延长处理,给人以遐想,对接下来曲子的发展进行猜测。在节奏型上,引子部分9-19小节,旋律内十二连音、十九连音、二十五连音、二十七连音的衔接不断注入情绪,像点点繁星洒在江面,拨动着听者的心弦。

“明月”与“繁星”构成了《春江舟影》中一副美丽沉静的月夜景象,正如曲中所让我们感受的,通过转调、音高、多连音等,展现画面中的月影和点点繁星,夜晚虽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但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在璀璨月色的指引下,好似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在信念的推动下,便能看清远方的路。

三、江水滚滚奔流不息

在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江水剧烈地鼓动着,溅起的水花洒落在垂下的柳枝上,奔腾的江水拍打着岸边,打落了岸边新长的绿苗,江水携带着打落的绿苗卷向更远的地方。此诗的诗境与本曲的“江水”意象相似。江水奔涌的片段主要在作品中c乐段与C段中感受到。

“江水”意象:滚滚江水带来了无限生机,掀起的水花点缀着这片春色。“江水”意象主要在曲中c乐段(59-79)与C段(98-116),通过力度、和声、节奏等音乐要素描绘出。在力度的变化上能感受到江水的汹涌。于第59小节上,速度变快,在力度上转变为中强,c乐段保持着强的力度进行,在61小节出现中弱的演奏提示,此时江面的翻滚变得缓和,但还是持续向前推进,不断渐强,在第66小节力度达到强,强有力的力度加上低声部六连音的不断推动,在第71小节力度达到很强,一直持续到78小节低声部单音做突强后弱。在和声变化上,作品98-109小节做了很多的设计,调式为bA宫到#C宫再到#F宫,不断地转调和模进,和声的不断变化加强着画面感,不稳定调式将旋律向全曲最高点推进,高声部的进行如同江面有节奏的翻滚,但不断变化的和声却隐含着翻滚的江面下对前方奔涌的一股巨大冲劲。在节奏上,第110小节中,以低声部八度的三连音将高潮段缓而强的引入,在旋律附点的位置以柱式和弦并很强的力度展开,以四个八分音符的柱式旋律拉宽渐强,江水奔流不息。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仿佛身处汹涌澎湃的江河边,作者在此春江上的一段时光,如此旖旎的风光以及内心的思绪万千,不由得想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句诗,江水的翻滚变得越发热烈,卷着小舟的余影和这江面上映衬的所有春色向遥远的天边翻去,通过对江水的描绘,从中能感受到一往无前的顽强拼搏精神,细小的沙砾在水日积月累的推动下,也能到达天涯海角,更何况是有双脚的人类呢?有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也一定能够走到向往的终点。

四、清波中的水天交接

在曲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广阔的水天交接图:江面清晰地倒映着天上的景象,虽然在江面添上了几道波纹的痕迹,但江面清晰的倒影,能感受到此时日光的强烈,江像一面镜子一般展开,天上的日光和白云的影子在江面漂浮着。在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也隐约展现了这样一幅景象。以下从其中的“波纹”“天空”“倒影”意象展开叙述。

(一)“波纹”意象

春日里的阳光十分灿烂,江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曲中“波纹”意象体现在华彩段(116-119),主要通过演奏法表现。在第117小节后,大量的琵琶音模拟古筝的刮奏,如同江面的层层波纹,民族乐器演奏的模仿使作品的韵味更加浓厚,在琶音的自由下行后,又轻巧地回到高处,将华彩段慢慢地退去。此处不由得叹下一口气,脑海内奔涌的江水也随之退去,波纹的起伏渐渐回缓,思绪也逐渐回到平静。同时,b部分33-37小节的演奏法也能感受到水波纹的动态画面,低声部在三十二分音符的推动下,如同加速行驶的小舟,在前进中荡出层层涟漪,随着江流向更深处行驶。

(二)“天空”意象

蔚蓝的天空倒映在江面,在江水的流动下,天空似乎也跑动起来。在a乐段(20-32)与e乐段(98-109)中,“天空”意象通过调式和旋律等音乐要素可以感受到。在调式上,a部分由E宫转为bA宫调式,较前段的E宫调式更明朗,此处能感受到天空的宽广与春意盎然。在节奏上,e乐段每小节的低声部旋律,由二分音符加上三連音节奏型组成,高声部琶音与之相配合,并逐渐增强,天空的意象深邃而湛蓝,朵朵白云簇拥在一起,映在水面上显得热闹非凡。在旋律上,同是e乐段,在和声不断切换下,低声部的旋律格外浑厚,和声的切换润色了低声部的旋律变化,天空如大地一般广阔,望不到尽头,看不到边,旋律的低沉奏出了这片天穹的神秘与高不可测。

(三)“倒影”意象

江面映着蓝天和白云,远远望去,水中的云与空中的云相连。作品中b乐段(33-45)通过音高来体会“倒影”意象。在37-43小节来看,第37小节第二拍旋律弱起至38小节的C音,低声部同种奏法也回到C音,以高低音声部不断轮流将旋律回到长音上,如同镜面一般反射,在此段“倒影”意象中,曲中音高如同倒影一般,映射着蓝天和白云,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作品所隐约表达的“波纹”“天空”“倒影”意象,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水与天宽广辽阔的向往,偌大的江面能够装得下这一整片天和这晴空下的春色,成片的云海能将整条江填满,一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江影风光展现在作者眼前,流露出了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五、小舟沿着江岸驶向远方

在聆听《春江舟影》时,能或隐或现地感受到泛舟游江的画面:小舟荡漾在江面上,回头望去,已是穿过了风风雨雨行驶到江头,途中经过了多少美丽的风景,遭受多少苦难都已忘却,小舟此时已经越过重重大山,随江水的推动,自由惬意地驶向远方。在诗词当中,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此泛舟之景相似,在聆听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江岸”与“小舟”的意象。

(一)“江岸”意象

岸边的水草被水波拨动,任凭江水托起它们的腰杆。作品尾声(120-133)中主要从速度表现了“江岸”意象。尾声的速度减慢,开始速度为平静的柔板,不仅旋律表现得柔和,速度的缓慢将留白处显得意味深长,岸边没有波澜壮阔的滔滔江水,也没有春意盎然的火红花海,只有被江中波纹不断淹没的水草,时而探出头,时而被掩埋。在124-133小节中,速度由柔板转向更慢的庄板,江水的起伏变小,岸边的水草摆动不再剧烈。

(二)“小舟”意象

小舟在江面摇摇晃晃,在江水的推动下,驶向远方。“小舟”意象在尾声(120-133)中主要由音高和力度体现。在音高上,119小节的bE音将尾声展开,此音作短暂的延长,将小舟拉入画面中,121小节高声部中高八度的旋律音,如果在演奏上加上踏板的配合,此处更是扣人心弦,像一叶小舟在江面中飘飘然,游人卸下所有的包袱,坐于舟中,享受着江面上的每一份春意,音高的时值较长,长时值的留白,如同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以极弱的和弦延长音结束了整个作品,小舟越过了重重山,从此驶向远方。在力度上,尾声部分的力度为弱,如同船轻飘飘的在水面,任凭江水自由地推动它。

“江岸”与“小舟”的意象让我们感受到岸边停靠的放松和小舟行驶的自由,作品像是悠扬的笛声,吹走画面的尘土,震动众人的心弦。作者在游江中的自在得意,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展望和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六、结语

本文从美术和文学的角度,分析钢琴作品《春江舟影》所蕴含的诗情画意,解读出“繁星月夜”“明媚春光”“水天交接”“江水奔涌”“泛舟游江”等画面。笔者提倡将美术、文学等跨学科的方法以及联觉理论作用于钢琴演奏和理解中。《春江舟影》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钢琴作品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为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和演奏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笔者在分析中受限于写作能力,在解读意境仍有不足之处,日后会更深入地加以研究学习。

(作者单位: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曹盈盈,高姝玥:《储望华〈春江舟影〉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黄河之声》,2022年第7期。

[2]张琪.储望华:《〈春江舟影〉音乐风格及教学初探》,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2023年。

[3]马钊:《中国古诗元素钢琴作品的“技”与“境”——以〈春江舟影〉〈夕阳箫鼓〉为例》,宁夏大学学位论文,2022年。

猜你喜欢
春江小舟江面
最特别的树
捉迷藏
可爱的红嘴鸥
夕阳的江面
喝水
可爱的红嘴鸥
春江水暖鸭先知
别催别催
取水隧道修复工程江面深井降水施工技术
逛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