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娱乐业与城市文化变迁

2024-04-10 05:03王馨悦
剧影月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开埠济南发展

王馨悦

商埠,在鸦片战争之后,作为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副产品在中国大量出现。东南沿海诸多城市均被迫开放,开通商埠后成为通商口岸。济南则不同,济南开埠是由中国人自主决定,主动开放。济南的开埠推动着济南城的发展进入下个阶段,近代工商业、文化教育业、娱乐业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1904年济南正式开埠,自此外国势力大举进入济南。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在济南交汇,进一步促进了外国势力的扩大,西方的文化、宗教、建筑等迅速在济南商埠区扩展开来,作为当时最先进的发明——电影,自此走入济南。

一、开埠后济南的城市概况

济南自开商埠,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中存在着合理性。近代中国所处国际环境险恶,自甲午战败后,仁人志士便走上了抵抗外辱、振兴国民的道路。晚清“清末新政”颁布后,明确指出“各省督府详细查勘,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荟萃,可以自开口之处,随之奏明办理”。重大的历史转折往往源于灾难深重的危机。于1904年春,随着胶济铁路工程的落成,德国势力借铁路之便,欲对中国的铁路主权和沿线的自然资源开始野蛮的侵犯和掠夺,并将德属势力范围向山东省城济南及内地扩张。借于此,济南为阻止德国势力的恶意攻打和侵犯,同时,也更应以积极的态度利用交通优势,发展国民经济,自开商埠便成为济南的不二选择。1906年,开埠典礼在济南老城的西关外隆重举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筹划,于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十二日的《时报》记载当时的开埠盛况:“礼东抚杨莲帅在临时所盖之彩棚中招待来宾二百人各款以茶点后复在署中设宴宾客到者五十人内有商人二十名系來自青岛及烟台者。其时,由烟台美总领事约翰福拉俄副领事克利斯忒及英美德三国新派济南领事等相继演说东抚派张某为代表青岛总督派斯企勒密亚为代表。”

历史上,济南的发展是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开埠之初,济南商埠的界址划定为:东起十王殿(今馆驿街西首),西至北大槐树村,南沿长清大街,北以胶济铁路为限,东西长三公里,南北长一公里。商埠内道路以“经纬”命名,商埠区成为济南旧城之外的一座新城,截至1911年辛亥革命时,济南的城市人口已增加到25万,以今泉城路一带为古城中心和以经二路、经四路为商埠中心的双中心城市格局逐步形成。

济南开埠后,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良好的商业环境、愈渐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各地商业资本纷纷涌入济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开埠对济南的整体推动,其意义不仅限于经济建构和近代工业的发展,在城市生活和文化教育领域,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状态随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济南城市的公共事业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济南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在内地建立商埠的同时注重济南市容市貌的整改和调整,将位于济南老城西关外的商埠区,根据不同功能和性质分为福、禄、寿、喜四个区域,分别设置华洋贸易处、华商贸易处、堆货处、洋人住宅处、领事驻扎处以及花园、菜市、营房等,各国商人和华商在界内照章租地。城市道路的规整、治安工作的加强、文化教育业的迅速发展,都为报刊、话剧、电影等文化舶来品的传入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二、老济南城的电影院

1863—1898年,山东省的烟台、青岛两地相继宣告开埠,使这两座原以渔业为主的村镇迅速崛起,发展成为通商口岸城市。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也深深影响着相距不过几百公里的省城济南。济南相对青岛和烟台,属于典型的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的发展迟缓约40~50年。电影院在济南的发展历史,分为开埠前和开埠后两个阶段。

(一)开埠前的济南城电影院

闻善茶园的建立开辟了济南电影的放映历史。像世界上第一次电影放映一样,电影艺术的诞生并非在电影院,而是将地点放在咖啡馆、茶园、戏园酒楼。又如同上海徐园游乐场推出的“新鲜玩意儿”人们称之为“西洋影戏”,以此成为电影传入中国的标志。济南的第一次电影放映也如这般。位于钟楼寺街,后被人称为“雅观楼”的闻善茶园成为济南电影放映史的开端。于1905年9月的《时报》报道说:“粤人林锦楼日前来济开演电动影戏。嗣在闻善茶园开演多日,究以价昂,观者无几。现又禀准巡警局宪,在吕祖庙前搭棚开演,每座减为京钱六百文,已刷印广告遍送矣。”作为济南的第一座大戏院,在20世纪20-30年代相比于明湖居等戏园,闻善茶园的票价最为昂贵。富贵茶园的戏曲种类已十分丰富,昆区、唱功表演戏层出不穷。针对不同的节日,戏园会根据习俗和民间传说排演不同的曲目,例如:七巧节有戏曲《天河配》、年俗戏有吉祥折子戏等。所放映的电影题材范围变得更加多元、类型不断丰富。于1929年9月2日《山东民国日报》有题为《一幕爱情活电影在富贵茶园开演》报道称城内司家码头富贵茶园,于本月二十日晚,映射电影时,楼上月台座,有一妙龄女客,装饰入时,顾盼多情。楼下池座,有一美貌男客,衣裳楚楚,公子翩翩。此一对男女,座隔上下,党音用恋爱趣剧。妙龄女客召茶役而嘱曰:“池子内戴眼镜的先生——你送一包糖果,一盘瓜子去——问他:贵姓?台甫?住在什么地方?回来告诉我!”茶役唯唯,遵命办理。美貌男客仰视楼上。所谓伊人者,固不之识也,因谓茶役曰:“你先问她去!问了以后,我才肯告诉她!”茶役复命。妙龄女客曰:“我问他住在那里,明天要去拜会他!”茶役正踌躇间,女客却从楼上,掷下绢帕,美貌男客遂还报以糖果瓜子。投桃报李,往来如棱,一若不知旁伺者有人也。时楼上下坐客,齐集其视线于此一对情人,鼻嗤声,口笑声,击掌声,拍案声,杂然并作。一幕活电影,煞是有趣,讵不作美之警士,偏能认真,尽其维持秩序之职务,蒋池内男客,楼上女客,撮合了一个两山打垛”。通过邀请名角演出唱戏、提高票房不断壮大戏园的影响力。“活电影”一词更是表现了此时由影戏到电影的转变。除戏曲表演外,富贵茶园作为济南城第一家无声电影放映的场地其影响力和意义是巨大的。

(二)开埠后的济南城电影院

济南城开埠后的影院发展,由《济南市志》记载:“济南开埠至民国时期,在济南市区设立的剧场(含茶园、戏园)有37处,有电影院18处。”济南城娱乐行业、文化教育事业、电影业的发展进入高潮,群众文化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初建立的,计入山东省省情资料库的电影院有6个,分别为:小广寒影院、胜利影院、前卫影院、大观影院、中国影院、光明影院。

小广寒影院建立于1904—1906年,是济南城所建立的第一所电影院。旧址位于经三路小纬二路北首。小广寒电影院的创始人是德国人,后来转让给了俄国人陶福禄。小广寒影院多次更名,初为小广寒影院,后改名为国民电影院,中间又陆续改名为济南电影院、明星电影院和国营电影院,最终改名为红星电影院。改为红星电影院后,电影院迁至十二马路至今。根据山东省省情资料库记载:“1914年小广寒影院票价为:包厢每间(能容纳6人)3元,楼座1元,池座5角,楼下3角。发展至1955年时,影院外形设计仿古宫殿建筑,影院高二层,砖木结构,瓦楞铁皮屋顶,内设席座1031个。”胜利影院旧址位于新北门市场,建成于1930年,兼营戏剧表演和电影放映两个业务。规模相对小广寒影院较小,于1967年改名为反修电影院并整修后,属济南文化局管理,内设观众座席734个。前卫影院位于经二路纬三路,在被日伪霸占期间,院线专为日本人服务,为在济日本人放映日本影片,再由国民政府接管后改名为大华影院。院线为军部队服务,以官兵需要作为宗旨。大观影院坐落于大观园商场,始建于1932年。是唯一一所经历过火灾的影院。1940年日商霸占后,肇祸焚烧。《绥远日报》称:“今晚演映影片,于本市小东街大观电影院日前开幕后,为提倡市民娱乐起见,票价一律定为一角……大侠佳片云。”济南城提倡娱乐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下,政府政策规定降低票价增强观众市场黏度,以促进电影产业繁荣。

中国影院建于1950年,位于人民商场南门,经历了私营、公私合营到国营的发展。光明影院位于成丰桥南路西,建于1955年。

开埠后的济南电影发展进入全盛阶段。近现代的济南城市,电影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对于原本就处于传统又保守的内陆城市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

三、电影院变迁的社会性——以“小广寒”为例

济南城开埠之前是一个深居内陆、偏僻、毫无现代气息的旧城,与青岛地区的发展恰恰相反,青岛是“移民式”和“文化移植式”的发展和演进。济南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原有空间和物质基础上的革新与改造。这一独特的发展特征,使每个建筑都更加具备历史纪念意义。影院作为济南城中的文化建筑,经过时间的洗涤,沉淀和蕴含了人类、社会、自然、历史和传统。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古老建筑以能够适应当今新时期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旨归,在保有过去历史文化建筑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小广寒影院是济南最早的电影院,也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电影院,具备厚重的历史意义、文化记忆、意识形态功能属性和建筑艺术价值。小广寒影院在作为影院使用时,其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分为上下两层,楼上为包厢。最初,在相当多地区的电影院观影的相关规定中,男女看电影要分行就座。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小广寒影院已出现情侣包厢的观影座席。跟随时代进步的脚步,小广寒影院不断变迁,发展成了小广寒电影艺术餐厅。小广寒电影艺术餐厅的外形大致保留了作为影院使用时的建筑元素,仍是西方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用旧青石墙面堆砌,外形追求动态,1904作为标志性数字铸刻在墙面上。将小广寒影院改为小广寒电影艺术餐厅,对内部空间进行了加工和整合,将以前的配电室和电影放映室进行连通,分为就餐区和展示区,室内内部顶棚的装饰均以电影元素为主,将电影老物件保留在餐厅内部。改造后的小广寒影院在服务于市民餐饮的同时,仍保留其电影博物馆的功能屬性。公益性与商业性的融合发展,成为市民喜爱的“电影博物馆”和“文化主题餐厅”。从以前的电影院建筑到现在的高档餐厅,虽然建筑主要功能产生了一定变化,但建筑仍旧以不同的方式为济南市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体现了建筑发展共时性和历史性的独特意义。

像小广寒影院变身电影主题艺术餐厅、明星电影院变身烤鸭店此类现象,深刻地体现了电影行业的“社会性”。电影诞生于社会中、发展于社会中,社会的发展又影响电影,两者处于辩证统一的关系中。电影的“社会性”表现为电影放映场所的社会性和电影作品的社会性。电影放映场所的社会性,以小广寒影院为例,则是跟随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电影院需根据不同的空间、时间和自身特点做出一定调整和变化。电影作品的社会性表现为电影与社会的相互贯通。电影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展现,兼容了在社会中生活所有人的受众面。自20世纪初电影传入济南以来,就有着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山东日报》称:“济南的电影业,已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济南原有的八家贯影院,现已有六家复业,二家不久也可复业三家大剧院则已全部复业。大批对人民富有教育意义的苏联影片如……一等名片已先后放映影片。只要内容不反对人民者,如:《木偶奇遇记》等,民主政府亦准予放映。旧剧经初步审查后,凡表演丧失民族气节、提倡奴隶制度、封建迷信及低级淫荡之剧目,如《四郎探母》、《盘丝洞》等一律禁演,较好的戏如《打渔杀家》、《四进士》等及已经改编之剧本,则提倡多演·影剧院收入很好,祝捷宣传周中,《新济南》放映《虹》,一日中最高的收入达北海币一百二十万元……”繁多的影片种类,因电影作品自身的社会性,满足社会中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诞生。

结语

目前学界对济南城市电影院研究较少,大部分文章仅一笔带过。中国早期的电影院,是近代以来城市大众文化的空间形式之一。本文以20世纪初开埠后的济南为观察节点,阐述了开埠前和开埠后济南城电影院的特点与变化。电影院作为电影文化的载体,推动着电影的发展,电影、电影院是20世纪济南电影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大众娱乐文化新的象征意义的表现。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编辑:《山东近代史资料》,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党明德,林吉玲主编:《济南百年城市发展史(开埠以来的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猜你喜欢
开埠济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
基于GIS与VR技术的开埠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方法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