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悦,郭岚敏
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也叫第二/三代抗精神病药,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副作用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都相对较小,因此更易于被接受,其中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ASD 儿童的易怒症状。目前关于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的研究较为广泛,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短期用药可有效改善ASD 儿童的易怒症状和攻击性行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症状、镇静和体重增加等[5]。Anagnostou 等[6]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引起的体重增加,且ASD 儿童耐受性良好。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鲁拉西酮等也已被研究用于ASD 易怒症状的治疗。但目前有关试验研究数据较少,需要后续研究以验证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7]。
5 -羟色胺(5-HT)是一种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突触中的神经递质,对大脑活动有着广泛的调节作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能够提高突触间隙中5-HT 的水平,作为抗抑郁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8]。
Herscu 等[9]通过对158 名ASD 儿童进行为期14 周的氟西汀随机对照试验,未能证明小剂量氟西汀治疗ASD 儿童重复行为的显著疗效,且现有研究同样不支持西酞普兰和氟伏沙明对ASD 儿童的有效性[10-11]。总的来说,关于SSRIs类药物对ASD儿童的疗效仍有待后续研究。
丁螺环酮是5-HT 1A 受体的部分激动剂,通过发挥神经抑制作用,达到抗焦虑的目的。一项随机试验通过小剂量丁螺环酮给药,使患者重复行为和限制性行为评分显著改善[12]。另一项试验通过对31 名高功能ASD 儿童进行丁螺环酮干预,治疗后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变化表明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有了整体改善,且耐受性良好,出现两例不良反应为行为激活和情绪不稳定[13]。
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MHP)作为一种中枢系统兴奋剂,可用于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Sturman 等[14]通过对四项研究共113 名ASD 儿童的MHP1周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短期使用MHP 可以改善ASD儿童的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Pearson 等[15]通过低、中、高三种计量的MHP 和安慰剂对24 名ASD 儿童进行1周给药,结果表明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剂量呈线性关系,然而即使是在较低的MPH 剂量下,认知表现也会显著提高,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焦虑和食欲下降。
阿托西汀(Atomoxetine,ATX)是一种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作为治疗ASD 儿童ADHD 的二线替代药物,可用于兴奋剂药物失效或不耐受的情况[16]。Kilincaslan等[17]通过对37 名低功能ASD 儿童进行12 周的ATX 干预,使用CGI 量表、基于DSM-IV 的ADHD 评定量表(ADHD-RS)和异常行为检查表(ABC)进行评估,最终CGI 量表的改善率为48.8%,ADHD-RS 和ABC 的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得分显著下降。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和睡眠障碍等。
α-2 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抑制交感神经、抗焦虑等多种作用,临床早期应用于控制血压,目前可作为中枢系统兴奋剂的替代药物治疗ADHD[18]。
有研究通过对30名ASD 儿童进行为期8周的缓释胍法辛给药干预,治疗后ABC量表的多动亚量表评分下降,结果表明短期给药可有效改善ASD 儿童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分散等缺陷,常见副作用有嗜睡、疲劳、食欲下降等[19]。关于可乐定的研究表明,其对于多动、情绪不稳和攻击性行为方面效果有限,但可有效减少睡眠起始潜伏期和改善夜间觉醒[20]。此外,要注意应用α-2受体激动剂引起的血压波动。
针对特色作物病虫治理示范和稻水象甲疫情防控,集中技术力量和物资,通过建设防控技术核心示范点,并在核心示范区设立低毒主推农药防治展示,强化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技术的普及率、到位率、入户率。在病虫防治的重要适期,各地通过电视专题节目、培训会、现场会、宣传资料、标语、墙报、宣传车等各种有效形式,做好对基层农技干部、农民技术员、广大农户的技术培训、宣传和防治动员工作。
褪黑激素(Melatonin,MLT)是脊椎动物在昼夜节律控制下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胺,在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生物节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ASD 儿童的睡眠障碍可能与褪黑激素缺乏有关,可以通过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得到改善[21]。Malow等[22]通过为期104周的药物治疗,对80名有睡眠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96%为ASD患者)每晚给予小儿缓释褪黑素(PedPRM)迷你片,最终结果为复合睡眠障碍指数评分下降,照顾者对儿童的睡眠模式满意度增加且持续到治疗结束,支持了PedPRM 治疗ASD 儿童睡眠障碍的长期有效性,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疲劳和嗜睡。
催产素(Oxytocin,OT)是一种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9 肽激素,通过调节杏仁核活动从而对社会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关于催产素的研究发现其可以改善刻板行为,但研究大多应用于成年男性[23],Sikich 等[24]通过24周的鼻内催产素给药研究,结果表明催产素与安慰剂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所以目前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催产素对ASD儿童的治疗作用。
8.1.1 维生素A(vitamin A,VitA) VitA 又名视黄醇,与体内多种氧化过程有关。VitA 的活性代谢产物维甲酸(RA),通过激活视黄酸受体(RARs)和/或视黄酸X 受体(RXRs)在神经系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25]。
研究表明,有胃肠道症状的ASD儿童血清VitA水平低于没有胃肠道症状的ASD儿童,提示ASD儿童的胃肠道共患病可能与VitA 缺乏有关[26]。动物实验表明,妊娠期缺乏VitA的ASD模型大鼠表现出更严重的孤独症样行为、胃肠道转运时间增加和肠神经系统损伤,而补充VitA 则可有效改善以上症状[25]。
8.1.2 维生素D(vitamin D,VitD) VitD 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细胞增殖和分化、神经递质传递和神经可塑性等方面表现出重要作用,无论是胎儿期还是儿童期,低血清VitD都是ASD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27]。血清25-OHD水平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对83 名ASD儿童进行3个月的VitD3补充,最终67名儿童的CARS和ABC 量表评分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血清25-OHD 浓度超过40 ng/mL的儿童改善最为明显[28]。
8.1.3 维生素B9 维生素B9即叶酸,主要参与核酸合成、DNA 的甲基化和修复。研究表明,孕期母体叶酸过高和过低都会增加后代ASD 的患病风险,而适度的叶酸补充则会降低此类风险[29]。一项为期12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通过对48 名ASD 儿童进行高剂量叶酸补充,最终在言语沟通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叶酸受体α 自身抗体(FRAAs)阳性的儿童[30]。
8.2.1 巴氯芬 巴氯芬是GABAB 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动物实验显示,R-巴氯芬可改善BTBR 小鼠的社会缺陷问题并减少重复行为[31]。一项纳入64 名ASD 儿童为期10 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巴氯芬可辅助利培酮有效改善ASD 儿童的多动症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食欲增加和呕吐[32]。
8.2.2 布美他尼 动物模型研究发现,ASD鼠的NKCC1和KCC2 共转运体障碍可导致海马神经元内Cl-堆积,造成GABA系统异常。NKCC1 抑制剂布美他尼可降低Cl-水平,恢复GABA 系统的抑制性作用。临床试验表明,布美他尼可改善ASD 的相关症状,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尿排空增加、食欲减退、脱水和虚弱,且与剂量直接相关[33]。
8.2.3 阿坎酸 阿坎酸可结合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谷氨酸受体的特定亚精胺敏感位点上,对NMDA受体有调节作用,也是一种GABA A 型神经受体的激动剂。使用阿坎酸治疗ASD 青少年的开放性试验表明,阿坎酸可改善ASD 患者的社会行为和多动症状,且耐受良好,仅出现了轻微的胃肠道症状[34]。
8.2.4 美金刚 美金刚是一种NMDA 谷氨酸受体的拮抗剂,动物实验表明,美金刚可改善ASD 模型鼠的社会缺陷和重复性行为[35],目前研究认为,美金刚可作为ASD 的一种潜在辅助治疗策略[36]。
8.2.5 D-环丝氨酸 D-环丝氨酸是NMDA 谷氨酸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可增强ASD 动物模型中的亲社会行为[37],在ASD 儿童团体社交训练前接受D-环丝氨酸治疗,有助于维持在短期社会技能训练中获得的技能,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易怒[38]。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主要来自食物摄入,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与突触发生、神经突起生长、神经发生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的调节有关,分为ω-3 系列和ω-6 系列。研究发现,包括ASD 在内的神经障碍性疾病与PUFAs 的缺乏有关[39],而补充ω-3 脂肪酸可以改善ASD儿童的多动症、嗜睡和刻板行为[40]。
ASD 的疾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对ASD 儿童进行泼尼松龙治疗可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原因可能是泼尼松龙作为一种皮质类固醇具有抗炎作用,并可通过抑制磷脂酶A中断炎症级联反应。
植物化学药物是以植物为基础,使用化学程序从植物中分离和纯化的特定化合物,通过对ASD 模型鼠进行测试和开展临床试验,已展示出在ASD 治疗方面的前景,且副作用更少。其中,萝卜硫素具有调节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神经炎症和热休克反应等多方面作用,通过纠正BT⁃BR小鼠的免疫功能异常和外中/中枢氧化-抗氧化失衡,改善小鼠的孤独症样行为;白藜芦醇通过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辅助利培酮治疗可改善ASD 儿童的多动症状。姜黄素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的特性,通过姜黄素治疗可恢复BTBR 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提高小鼠的社交能力,并减少重复行为。此外,大麻二酚、木犀草素、胡椒碱等植物化学药物,均显示出在ASD药物治疗方面的潜在作用。
中医学认为,ASD 儿童的病位在脑,且与心、肝、肾关系密切,常存在肾精不足,脾胃失司,肝失疏泄。目前,针对不同证型的ASD 患者所使用的中药方剂也各不相同,但中药治疗已取得初步进展,且副作用更小,展示了中药治疗的未来前景。
随着对ASD 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研究用于ASD 的治疗,但很多药物仍然处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阶段,药物的最佳剂量、用药时长及不良反应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仍需不断探索ASD 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