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2024-04-09 21:52王小兵
职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转型升级教学模式

■摘 要:高技能人才是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需要持续为经济发展输送适应转型升级的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是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本文对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企业诉求等进行调查分析,结合金华市技师学院当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设想,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转型升级;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立足于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当前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策略和途径,为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金华市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以21.3%的亮眼成绩领跑浙江省。2022年金华市政府要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5%以上。尤其在产业链提升工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和资源要素整合提升工程三个方面发力。其中,以零跑汽车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协同”,通过建设智造工厂、打造产业大脑和优化智造服务来推动制造业升级。同时,通过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强“三首”产品推广应用和加强协同创新等途径,制造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未来制造业将以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化生产企业的方式,培育产业生态,突出产业(产品)的市场优势。

(二)焊接专业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纵观金华市制造业现状,与焊接專业相关的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汽车整车制造、电动自行车制造、钢结构制造(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环保装备、桥梁和厂房结构)以及钢制门业等。这些行业对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较迫切,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零跑汽车有限公司于2016年签约落地金华开发区,2018年10月首批S01白车身下线。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达43121台。其中,2021年12月交付达7807台。2021年的汽车销量不错。后续在新能源汽车小镇规划打造一个占地5000亩的零跑汽车产业园,与包括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浙江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内的一批国内汽车及零部件领域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钢结构制造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如浙江金锅锅炉有限公司、浙江金氟隆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和浙江省东阳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等;二是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有较高要求的企业,如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浙江金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浩泰钢结构有限公司等;三是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要求不高的企业,如钢制门企业。这些企业尽管没有新能源汽车那样的强劲发展势头,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因为有较多的手工操作需求,焊接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趋势,对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产业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产业转型升级已经由企业发展的需要转变成企业生存的需要,社会正在淘汰那些固守传统思维的企业,而转型升级最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第一,汽车制造企业经历波折后,以零跑汽车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发展势头强劲,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类企业以机器人焊接为主,辅以少量手工焊接,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偏重使用和维护自动化焊接工艺装备。

第二,钢结构制造企业改进了许多传统的制造工艺,专业化程度已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自动化生产的比重不断加大。企业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只需要精通一项至两项手工操作技能,焊接技术理论知识掌握相关要求不断提高,如产品整体结构、成形工艺和焊接工艺等。

第三,相较于汽车制造和钢结构制造,其他行业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数量和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例如,钢制门企业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不高,一般的技术工人只要愿意从事焊接工作,师傅稍加指导就能胜任焊接岗位工作。

第四,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未来企业的发展朝专业化方向发展,转型升级后将形成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也就是说,未来的产业将更加专业化和智能化,企业需要的不再仅是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而是需要掌握基本的系统理论和进行系统训练的高技能人才。

三、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现状

经过对金华市相关企业的调查,发现金华市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学习能力不强

一线焊接专业技能人才虽然在学校学到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但在岗位工作时,需要重新适应和学习,方能探索出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方法。目前,金华市现有大量焊接技能人才缺乏岗位主动学习能力,遇到技术问题往往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依赖性很强。这不利于企业培养知识面广和技能精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二)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大多数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缺乏与专业岗位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金属材料、焊接结构生产、熔化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在校期间学习不够全面和深入,缺乏与专业岗位相关联的知识,如焊接设备使用和维护等。

(三)技术创新能力缺乏

由于受成长的环境和工作岗位等方面的限制,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绝大多数焊接专业技能人才仅仅关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工作任务,而不会考虑如何改进或提高与其工作相关的技术创新,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训练。从对大部分企业调研的反馈看,焊接专业技能人才不但没有创新能力,甚至很少具有创新意识,这无法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

(四)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结构需要优化

相关调研统计结果显示,金华市的焊接专业技能人才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十分不合理。由于现在的年轻人从事焊接行业的意愿大幅降低,加之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工作环境不佳、薪资与工作强度不匹配等,目前的焊接专业技能人才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70后”和“80后”。此外,除了技工院校毕业的部分人员外,金华市的焊接专业技能人才文化程度较低且很少人掌握高超的焊接技术。

(五)专业化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金华市的焊接专业技能人才成长途径相对单一。相对较高水平的焊接专业技能人才主要由学校培养,而企业自主培养的焊接专业技能人才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专业技术层面,都与学校培养的焊接专业技能人才存在差距。遗憾的是,学校培养的焊接专业技能人才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后继乏人。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

四、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在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下,企业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意愿从事焊接工作即可,也不会竭力培养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技术骨干。但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逐渐与企业发展脱节。当前,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很多教师无法获得最新的专业知识,也难以了解并跟踪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传统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只是掌握满足生产岗位技能需求的焊接技术理念、应用理论和技能,而无法对技能以外的领域进行更多思考。这部分人在专业成果、管理能力和成长空间等方面受到限制,引发社会对职业院校培养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负面看法,这将导致无人愿意报考焊接专业,进而影响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让职业院校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以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一)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构

从适应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现行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注重就读该专业的人在其所要从事的岗位上的职业能力。在传统的产业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岗位定位是非常明确的,这种方式确实可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大而全的企业生产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未来企业的生产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即趋向于专业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也就是说,未来的高技能人才很少会专注于特定的某一个岗位,而是专注于与产品密切相关的特定领域。如果仍按照明确岗位指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势必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脱节。

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那就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用人方面(除了专门聘用的高端人才)不再专注于毕业生的专业和学习成绩。企业认为现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未必对企业有用,企业只需要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相应的工作,并可以在企业重新学习。

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分析,有必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将岗位指向明确的专业分类方式,转向以产业、行业岗位要求的分类方式。以机械制造为例,可以考虑按机械加工、热加工(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和机械结构(产品结构、部件与产品的装配)等方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设计一套共用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若干个提升专业技能的课程群,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专业发展需要,并适应不同岗位的理论需求。

可以在机械大类的热加工专业方向进行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其公共课程包括机械制图、电工基础、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原理等,焊接专业课程则重点在金属熔焊原理和焊接结构。至于实践课程,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各类焊接方法的基础操作,并通过企业的参与提升学生的技能。

(二)師资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有比较系统的设计,也认识到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强调建立复合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虽然职业院校已采取了相关措施,如每年让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但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对教师能力的需求。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的管理者目光聚焦在校内,千方百计在校内挖掘资源或提升能力,殊不知仅在校内是无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从职业教育理念看,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共同参与。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做法,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认真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资源。具体来说,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是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企业参与,在课程形式上以项目课程为导向,可以是专业课,也可以是实践技能训练课。二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专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全过程参与,将三者共同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师资队伍建设中。

(三)教材与实训条件建设

无论是学科还是专业,都有其理论体系。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的教材来说,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十分重要,特别是专业类别通用的公共课程,更应该保持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机械制造为例,应具有识图、金属材料、电工基础等公共课程的完整理论框架。这既有利于后续课程的推进,又有利于学生系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而机械加工、热加工、机械结构这些带有专业指向的课程,可以采用项目化知识模块的形式来组织内容,与公共课程知识相衔接。需要强调的是,教材的项目化知识内容应该采用企业真实项目、联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学校和企业所具有的实践训练条件来编写。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熟知其所从事领域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项目化教材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有其特色,不但要有实际应用知识,而且要有针对现在广泛采用的或未来将要发展的工业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等实际操作知识。

需要强调的是,教材的项目化知识内容应该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根据学校和企业所具有的实践训练条件来编写,另外,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

同样,与教材配套的实践教学建设不能只局限在校内,而是要充分挖掘行业、企业的资源,建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厂中校”。相关部门可以设计厂中校建设方案,使学校、设备供应企业和产品生产企业共同参与,多方联合培养。其中,设备供应企业分别向学校、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其模拟教学设备和生产设备,学校用模拟教学设备建设基础实践实训场所,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生产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设备供应企业和产品生产企业利用生产设备建设厂中校,由企业师傅指导,培养学生生产实践上岗前的专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掌握企业所需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四)教学模式创新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理论及其应用能力,而高技能人才更注重于专业技术的领会和应用。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有其相应特点。

1.理论与实践的交互

抛开实际去学习理论知识,学生会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也不熟练,不能独立解决复杂问题。而仅仅教授技能,又会让学生的操作单一、死板,还需要让学生理解技能的原理。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提供让学生直接参与专业实践的场所,开展专业实践与理论教学的交互,从而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同时,着力制度改革,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配套制度改革,激发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办学活力。

2.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交互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职业院校教师教授的理论往往与现实技术的发展不贴合,实践时也易于与理论脱节。高技能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和思维能力用现行方法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理论方面不系统,实践又与理论脱节。当学生学习理论时,没有实际事物的直观认知;当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时,理论又“断篇”,难以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到的东西自然有限,相当一部分学生也会感到挫败甚至失去兴趣。坚持精准导向,通过组织活动、实施项目,推动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促进人才培养信息精准对称、供需精准对接。因此,职业院校与企业要加强合作。一方面,职业院校可引进企业生产线,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职业院校的场地、人员和资金支持,进行产品生产,甚至生产技术革新。

3.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交互

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还需要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交互。就目前焊接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再丰富,实践水平再高,在毕业之后也没有办法与相应的行业接轨,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因此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和技能都会打折扣。因此,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时,可以考虑部分课程和实训在企业进行,部分在职业院校进行;部分课程采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校授课的方式,部分课程变为教师赴企授课。采用这种不断的交互活动,学生在论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掌握更加扎实的专业技能。

五、结束语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关键节点,对高技能人才的质量问题更应该重视。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无论是依靠职业院校还是依靠企业,或者是校企合作,都很难解决问题。因此,在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诚然,目前焊接专业岗位工作环境确实还有待改善,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产品专业化制造程度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焊接方法广泛的推广应用,许多焊工将逐渐“告别”脏、累、苦的工作环境。由于焊接技术的特殊性,具有高水平的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也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尊重。

切实解决好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有序和高效开展,推动区域制造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凯.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方案[J].内燃机与配件,2021(12).

[2]许继青.技工学院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J].汽车博览,2021(6).

[3]张璐鹏.新时期中职焊接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J].创新科技导报,2019(36).

[4]沈根平.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焊接,2018(9).

[5]梁建超,王仁田,林清辉.职业能力培育视域下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6).

[6]崔陵,刘冰雪,王岗,等.创生与实践:以浙江省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

[7]刘勇.校企合作“双主体”共育地方性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运行机制的探索:以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7(35).

[8]马海燕,姜乐军,朱震震.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8).

[9]李青山.推动职业院校与民营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24).

[10]许继青.技工学院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J].汽车博览,2021(6).

(作者:王小兵,金华市技师学院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转型升级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