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赋能自由时间

2024-04-09 17:54曹中平
教育家 2024年3期
关键词:圈养课间民间

曹中平

当下,媒体热议“课间圈养”现象:课间十分钟,拖堂两分钟,提前两分钟。学生去卫生间都来不及,哪里还来得及休息呢?本该热闹的操场却静悄悄的。

其实,“课间圈养”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教育的压力已经让学生失去自由时间,校园文化在不断失去活力。也许十分钟不算长,但是对于连续学习几十分钟的学生而言,短暂的十分钟却是他们宝贵的自由时间。曾几何时,课间十分钟不但给儿童带来了欢乐,而且丰富了校园生活,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线。然而,随着学业负担不断加重,教师教学方式日益模板化,教育管理模式越来越刻板化,学生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少、自由空间越来越小,学校教育呈现出从“课间圈养”走向“校园圈养”的不良趋势。如何破局?我想,民间游戏不失为一条解决路径。

健康童年需要自由时间。马克思称自由时间为“自由王国”。自由时间是一个人的身心调适过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下,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时间长,自由时间短。学生的休闲质量低,导致自由时间的身心调适功能下降。媒体报道,开学一个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爆满。这些学生只要进入学校就会情绪焦虑,甚至双手颤抖、无法写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魔幻”现象?也许与学生失去自由时间不无关系。

要消除这种“魔幻”现象,一方面,要切实可行地减轻学习负担,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合理的游戏时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儿童而言,民间游戏不仅是一种喜闻乐见的休闲活动,还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教育者要让自由的民间游戏时间充分发挥身心保健作用,还学生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民间游戏激活自由时间。值得关注的是,当下学生在极度有限的自由时间内,自由活动的内容也极度贫乏。在许多家庭,电子屏幕几乎完全占据了学生的自由时间;在不少学校,自发游戏已经越来越远离校园。

游戏源于生活。从身边不难发现,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大多是民间游戏,因其是在特定地区流传并融入日常生活的嬉戏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民间游戏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特别适合不同类型的学校环境。故而,民间游戏是一种能够贴合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由活力、提高自由活动质量的文化活动。

多方协同赋能自由时间。无论是从尊重儿童游戏天性的视角,还是从满足学校自由活动条件的角度,民间游戏都是赋能学生自由时间的一种优选。“赋能”可以理解为赋予能力或激发潜力。民间游戏可以为学生自主游戏的赋能,丰富课间游戏活动内容,提高自由活动的教育质量。而实现“赋能”,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课间时间“不缩水”,重视课间活动的教育价值,提高课间活动的管理水平。同时,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合理配备民间游戏材料,满足学生自主游戏需求。就民间游戏而言,小场地也有大用途,小玩具也能做大学问。

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或其他班级活动中引进民间游戏元素,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游戏与课间游戏的有效衔接,全面发挥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和休闲功能。

最后,家长要充分认识民间游戏的文化功能及其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民間游戏适宜家庭生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质量,还可以增进家庭亲密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猜你喜欢
圈养课间民间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被“圈养”的童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快乐课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课间10分钟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