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赞
一场新冠感染疫情让幼儿获得了许多“别样”的经验。这些“别样”的经验恰似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所说的“遭遇”,赋予了幼儿园教育新的可能和契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中心幼儿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用生态的、联系的眼光看待不同生命之间的关系,看待自然与社会,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
开展种植课程,体验生命生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关于动植物生长的内容。立春节气,我们带领幼儿选择一棵小树并开展长期观察,小树成长的过程,带给幼儿的是生命生长的惊喜。惊蛰节气,我们一起在院子里观察昆虫。“桃始华”是春,“樱桃熟”是夏,幼儿园有一棵樱桃树,吃上樱桃,便是夏天。
幼儿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创设丰富的劳动教育环境,通过种植、饲养活动,观察动植物生长变化。在幼儿园的百草园,幼儿在春天播种,架好栅栏,浇水松土,记录生长,享受开花结果的喜悦。幼儿园的兔子生宝宝后,每天都有幼儿到兔子的家去观察,并尽力照顾兔子宝宝。
幼儿园有杏树、柿子树、樱桃树、葡萄树、玉兰树、大叶女贞、槐树、枫树等二十多个品种的树。幼儿在四季变换中感受植物生长变化。從春天在玉兰花瓣上画创意画到夏天给葡萄树修理叶子、秋天和各种颜色的树叶尽情玩耍,再到冬天为“生病”的松树“治疗”,幼儿体验着生命的美好。
开展生命意识培养课程,探寻生命的秘密。小班以“认识生命”为重点,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小动物的新家建好了,小班幼儿和保安爷爷一起送小鸭子回新家;幼儿园大厅里的三只小乌龟是小班幼儿的好伙伴。
中班以“爱护生命”为重点,树立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看到幼儿园的景观树赤松落了一大片叶子时,幼儿用放大镜找大树的虫子;和农业大学老师对话,了解松树“生病”的原因,爱护生命的意识开始萌芽。
大班以“发展生命”为重点,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他人、接纳自我。在“我就是我”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实地参访了情绪体验馆,幼儿获得了悦纳他人、接纳自我的初体验。
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身边可爱的人”主题活动中,教师借助影视作品和公益广告,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宝贵。热爱生命是生命意识培养的一大目标,不仅包括对其他生命保持慈爱和怜悯之心,还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幼儿园通过“找危险”项目、“大带小”互动等活动,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推动家园共育,提高生命教育的意识。幼儿园开展四季亲子活动,通过垃圾分类活动、亲子登山等活动,使幼儿萌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此外,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家长访谈、圆桌论坛活动,家长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影响着幼儿对生命的理解。幼儿园和家庭多互动、多沟通,共享教育资源,打造了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
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园林园艺、环保部门、湿地保护部门等。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义工队”“家长志愿者进课堂”“参观大朋友的工作场所”等活动都是家园合作的重要举措。幼儿通过给大树修剪树枝、种树等活动,萌发生命值得尊重、生命值得期待的情感。
在田野生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生命力。同时,指导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迁移,让生命意识培养“看得见”,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系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后疫情时代幼儿园田野生活教育中的生命意识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K2021C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