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霏,王芝敏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从而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2016 年《健康浙江2030 行动纲要》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列为健康浙江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并要求“到2020 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4%;到2030 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本调查于2022 年5—10 月开展了健康素养监测,为提升区域内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情况提供参考。
选取杭州市拱墅区内15~69 岁具有中国国籍的常住居民(过去1 年内在辖区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 个月、不包括集体居住)作为调查对象,共671 人。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拱墅区内抽取4 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 个社区作为监测社区;将每个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随机抽取100 个家庭户;最后采用Kish 表法从每个家庭户中抽取1 名15~69 周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每个片区内完成80 份调查问卷为止。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全省统一编制的《浙江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使用平板电脑(PAD)开展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三个方面,以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六类健康问题。
1.2.3 指标定义
健康素养水平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被调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问卷得分在总分的80%及以上则被视为具备健康素养。三个方面及六类健康问题素养的实际得分在该维度总分的80%及以上则被视为具备该维度的健康素养。
1.2.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671 份,有效问卷有651份,有效率为97.02%。其中,男性有302 人(46.39%),女性有349 人(53.61%);平均年龄为(45.24±13.99)岁;文化程度以大学及以上为主(59.14%);职业以企业为主(46.54%);吸烟者有102 人(15.69%);患慢性病的有184 人(28.3%)。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健康素养水平
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43.7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情况、家庭人口数、慢性病患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杭州市拱墅区居民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个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56.68%、42.70%和36.71%。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情况、家庭人口数、慢性病患病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杭州市拱墅区2022年居民三个方面及六类问题的健康素养水平 (%)
杭州市拱墅区居民的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70.20%)、科学健康观素养(65.59%)、健康信息素养(53.15%)、慢性病防治素养(45.62%)、传染病防治素养(35.02%)、基本医疗素养(32.87%)。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数、是否患有慢性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本研究运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将居民是否具备健康素养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统计学变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情况、家庭构成、是否患有慢性病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杭州市拱墅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15~24岁年龄段作为参照组,55~64 岁年龄段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以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作为参照组,学历为大学及以上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以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参照,工人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见表3。
表3 2022年杭州市拱墅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22 年杭州市拱墅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3.78%,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居民27.78%的水平[2],比同期浙江省[3]的素养水平高,比杭州市[4]的素养水平高出1.79%。同时,2022 年较2021 年[5]提高了2.28%,杭州市拱墅区居民素养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态势。该数据体现了杭州市拱墅区自全面落实健康浙江战略、践行健康浙江行动以来,作为杭州市的主城区,持续高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品质提升工程,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上,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均高于2021 年杭州市拱墅区的整体水平,分别较2021 年提高了1.48%和0.2%,而健康技能素养略有下降[5]。根据“知信行”行为模式和行为转变阶段模式[6],知识和学习是健康行为转变的基础,同时健康行为的改变是一个渐进和连续的过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健康知识,但尚未形成健康行为或正处在行为转变的过程中,因此出现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较高,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和健康技能素养水平相对薄弱的情况。这种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发生知行分离的现象,在其他城市[7-9]也普遍出现。下一步工作可重点关注如何将已获得的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六类问题的健康素养水平上,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均达到50%以上,其中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为70.20%,而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基本医疗相对欠缺,尤其是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仅为32.87%,这与国内[8-10]其他研究结果相同。出现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较高的现象,可能与社会不断加强科普安全与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居民对自身生命安全的关注日益增长有关。应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与普及、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壮大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等[11]。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杭州市拱墅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这与其他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10,12]。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素养水平越低,马斌[9]等的研究有类似的结果。其可能原因在于中老年人的思想较为封闭,相对难以接受新的健康知识,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均已固化,且随着身体机能的衰老,患慢性病的概率增加。
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小学及以下者的19 倍,这与何晓燕[13]、闫晓彤[14]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文化程度高的人通常拥有更好的学习理解能力,能鉴别正确的健康信息,并将已获取的健康信息落实到行动上,从而形成健康技能,且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健康观念也会更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关键。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为工人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与闫晓彤[15]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从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的人,例如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等可能更易从其职业中获取健康知识,工人和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则可能较少有机会获取卫生健康知识,参加各类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的机会有限,同时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健康意识更为薄弱。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杭州市拱墅区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处于较高水平,但仍需要提高和平衡。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从事体力劳动的这几类人群应成为今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同时将基本健康技能、基本医疗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