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青,彭雅薇,严慧玲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 年实施以来,在城乡基本医疗机构得到普遍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在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量逐年增加[1]。研究发现,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在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而满意度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2]。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黄浦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职业满意度的现况,为改进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调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与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普查的方法,将黄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从业人员378 人作为研究对象。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人口学特征和一般工作情况。第二部分为职业压力调查,采用由豪斯等人编制的职业应激量表开展评估,评估包括工作责任感、工作质量、角色冲突、工作与非工作冲突,以及工作负荷共五个维度因素带来的职业压力情况。职业压力总分由各条目分数相加计算得出,分值越高,职业压力越大。第三部分为职业倦怠调查,选择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测量调查对象的职业倦怠程度。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各条目赋值为0~6 分,得分相加即为职业倦怠总分,分值越高,职业倦怠感越强。第四部分为职业满意度调查,使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表(MSQ)的短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三个维度。总共20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从1~5 分赋分,总和分数越高代表调查对象的满意度越高。
1.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4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Kruskal-WallisH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检验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以及职业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
本调查共发放407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7 份,其中在岗人员378 份。在378 名调查对象中,有317 人为女性(83.86%);年龄分布集中于31~40 岁(44.97%)和41~50 岁(44.97%)两个年龄段;大多数为本科学历(73.54%);专业主要为护理(43.92%)和临床医学专业(32.54%);所在科室以预防保健科(54.23%)和家庭医生科(30.69%)为主;有75.40%的调查对象有5 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技术职称以中级(49.74%)和初级(37.83%)为主。在一般工作情况方面,调查对象在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周工作天数为5 天的有60.05%、6 天的有33.86%;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8 h 的有52.91%、8~12 h 的有39.1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间占每日工作时间比例≤20%的占5.56%、20%<~50%的占21.16%、50%<~80%的占26.98%、80%<~<100%的占23.02%,100%的占23.28%。
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职业压力总分中位数为45.00(40.00~52.00)分,职业倦怠总分中位数为45.00(34.00~57.00)分,职业满意度总分中位数为61.00(59.00~72.00)分。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职业压力、倦怠、满意度的得分情况
相关性分析显示,职业压力得分与职业倦怠得分呈正相关;与之相反,职业压力得分、职业倦怠得分均与职业满意度得分呈负相关,其中职业压力的每个维度得分与职业满意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但在职业倦怠量表中,仅有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两个维度的得分与职业满意度得分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工作职业压力、倦怠、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r)
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教育程度调查对象的职业压力、倦怠、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现在年龄41~50 岁、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调查对象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程度较其他年龄段和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高。另外,不同专业、所在科室、工作年限、技术职称、编制情况调查对象的职业压力、倦怠、满意度得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在工作情况方面,近一个月内有着不同每周工作天数和每周工作时间调查对象的职业压力、倦怠、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职业压力、倦怠、满意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M(P25~P75)]
本次调查发现黄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得分较高,中位数均达到或超过满分的50%,说明从业人员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较大,而职业满意度则不大理想,中位数刚超过满分的60%,满意度不高。2009 年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扩展,目前已包括12 大类4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多、工作量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着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等困难,造成从业人员职业压力不断升高,这与曲乃强[3]等调查结果相符合。同时研究表明,医疗行业具有高负荷工作、疲乏、应激等特点,因而医护人员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群体[4]。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有一定的联系。职业倦怠越高,工作效率越低,从而会对其服务对象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5]。所以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不仅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也关系着居民健康需求的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作为该项目实施的主力军,其工作满意度等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基层工作人员,在职称晋升上政府部门应给予政策倾斜,在晋升职称时应予优先考虑[6]。
在职业压力、倦怠、满意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上,职业压力得分与职业倦怠得分呈正相关;与之相反,职业压力得分、职业倦怠得分均与职业满意度得分呈负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具有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特点,收入却远低于二、三级医院。职业压力的出现会同时对心理、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直接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与研究中职业压力得分与职业倦怠得分呈正相关一致。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7],同时,从业人员的职业满意度也会降低,与研究中职业压力得分、职业倦怠得分均与职业满意度得分呈负相关一致。
针对目前这一状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相关资源采取应对措施,调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积极性,如提高机构的编制数量、及时增招工作人员、合理分配工作内容、缓解人员不足的工作压力,也可以进行培训训练个体,提供职业压力管理、心理健康促进、医学人文培养等方面的培训和资源,开展各类活动提高科室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压力应对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