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美术鉴赏课是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了解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主要依托。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并创新鉴赏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引领学生通过多样的鉴赏方式了解不同地区或国家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使他们的文化理解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文章从“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鉴赏西方古典绘画,丰富认知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文化理解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03-0091-03
美术鉴赏课是高中美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鉴赏课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输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也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尽可能地把美术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拓宽,使他们能够运用多样的鉴赏方法来分析、品鉴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从而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真正提升文化理解素养。本文以鉴赏中西方的传统绘画为例,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究在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对策和方法。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
(一)深入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文化意蕴
对高中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引导和努力,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对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向他们渗透多种鉴赏方法,促使学生运用相应的鉴赏方法对美术作品中的内容、文化意蕴进行挖掘,在理解、解读作品的过程中增进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因此,推动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高中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文化意蕴,使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浅层[1]。
(二)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美术鉴赏课有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之责,但是鉴赏教学不是指单一地对某个艺术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而是要和美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参与、创作、体验、展示的空间和机会,使他们运用自己具备的文化经验和知识来构思或创造某个作品,在思考、创作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创意实践素养也能够得到培养,并增强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因此,在鉴赏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2]。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对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不够重视
在鉴赏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课堂上采取我讲你听的机械教学方法,过于突出自己对美术知识、作品内容的“讲”,忽视了高中生在课上的体验,这样一来就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对其中的文化意蕴缺乏深度挖掘的意愿,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逐渐磨灭了学生美术鉴赏的主动性和热情。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对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也不够重视,片面地认为过于挖掘文化内涵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总是一带而过,缺乏对文化意蕴的深度挖掘和剖析,如此一来就阻碍了高中生文化理解素养的有效发展。
(二)学生审美经验不足以及文化理解认知结构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学生的审美经验不足,鉴赏知识掌握得还不够系统、完善,在鉴赏某个美术作品时只能停留在表层,缺乏对其背后深刻文化意蕴的挖掘。此外,由于学生在认知基础、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对作品的文化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这导致高中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1.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文化理解思维
新课程改革指出,在课堂上教师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法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问题的驱动下对学科知识展开主动建构和探索[3]。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投入情境中,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索,让学生主动对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和挖掘,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美术鉴赏課的乐趣。当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实际的文化经验和鉴赏水平,围绕学情来创设问题情境,确保让学生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
例如,在鉴赏课上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两组中西方的美术作品:第一组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的《安第斯山脉之心》;第二组作品是马远的《梅溪放艇图》《踏歌图》和梅因德尔特的《林荫道》《树木繁茂的风景》。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两组作品进行观察,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一:“请你结合两组作品来说一说中西方的绘画观念存在什么区别?”问题二:“为什么这两组作品的表现方式不同?请你从文化角度加以分析。”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对中西方作品进行对比欣赏,从社会、地理环境及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方绘画观念的差异,如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心灵的体验,通过山水万物来传递主体的情感,而西方绘画则将理性精神融入作品。之后,教师提问:“请你对《千里江山图》和《安第斯山脉之心》这两幅作品进行鉴赏,从局部细节来分析哪个方面受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从山的色彩、造型、空间和笔墨等方面分析、比较、归纳,结合中西方文化特点对作品进行描述分析,从而理解作品局部细节中传达的文化内涵,在此过程中增强对作品的文化理解,促进文化理解思维的发展。
2.融合多学科知识,丰富文化理解认知
高中美术教学不应该受学科本身、课程内容的限制,应该把它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4]。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美术鉴赏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培养综合素质。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可以拓展高中生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对美术作品中的文化意蕴进行建构和探索,在此过程中把握作品的内涵与本质,从而丰富高中生的文化经验和文化理解认知。
例如,在组织学生欣赏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与马萨乔的《纳税银》这两幅作品时,教师就融入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涵盖的语文、地理、历史、物理及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此来拓宽高中生的视野。如有的学生结合语文和历史学科的知识对《虢国夫人游春图》这个作品进行理解和剖析,认为这个作品结合了诗、书、画、印四个因素;有的学生认为这幅画不仅涉及语文、歷史学科,还涉及化学知识,作品水墨中的“碳元素”就具备化学作用,可以让这幅作品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有的学生也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纳税银》这个作品,认为作者使用了包含亚麻油等油性物质的颜料,因此可以被反复修改,色彩不容易掉……学生站在多学科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在此过程中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丰富文化理解认知。
3.运用多种鉴赏方式,提高文化理解素养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多种有效的鉴赏方式,引领学生分析美术作品在整体表达、局部细节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点,挖掘作品画面中呈现的内容以及作品背后的文化含义,在鉴别、欣赏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文化理解的关键素养[5]。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鉴赏步骤: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其中描述是指对作品画面内容的简单表述,需要从形式、色彩和内容方面来展开;分析是指从局部细节出发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解释是指阐述自己从作品中体验、感悟到的东西,包括创作者的想法、体会到的文化背景等;评价是指对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观念进行点评,深度理解其中的文化观念。
例如,教师给学生播放了我国传统的花鸟画,并让学生对这些作品分类,让他们运用“分类鉴赏”的方式来总结花鸟画都有哪些类型,如工笔花鸟、写意花鸟、没骨花鸟等。在组织学生鉴赏朱耷的《栖禽图》《荷花翠鸟图》时,教师让学生运用“社会学式鉴赏”的方法对作品进行赏析,主要是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来分析这个作品。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朱耷作品的理解。在鉴赏黄筌的《写生珍禽图》时,学生也采取了社会学式鉴赏的方式对绘画的特点与风格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其对花鸟画带来的影响,如“黄筌的作品中多描绘宫廷中的花鸟,他认为这些花鸟具有吉祥富贵的含义,很讲究造型与细腻的风格,这和他当时的宫廷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运用多种鉴赏方式对上述作品进行鉴赏,可以促使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绘画作品产生兴趣,在培养其鉴赏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文化理解素养。
(二)鉴赏西方古典绘画,丰富认知体系
1.了解历史发展,体会文化价值
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可以反映某一阶段的社会历史问题,这也让美术作品成为衔接美术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桥梁。挖掘作品背后的历史现象、社会经济等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理解素养。在高中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历史发展过程,使他们了解“美”的源头,在分析作品背后历史意义的过程中体会作品蕴含的文化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站在文化角度鉴赏作品的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接触西方古典绘画的第一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引领他们了解欧洲、古埃及洞穴壁画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到西方远古时期的人们通常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刻画在墙壁上,这些壁画也是对史前生活的见证。又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西斯廷天顶画》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时,教师组织他们对这两个作品进行对比鉴赏,挖掘其中的历史背景,主要对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这两段历史进行介绍,对当时的经济、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把握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作品中传递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更准确地体会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2.感悟式鉴赏体会古典绘画魅力
感悟式鉴赏是指,让学生从自己的审美精神和真实感受出发,打破思维的局限性,通过发挥一定的想象来感知美术作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这种鉴赏方式通常可以用于鉴赏富有表现性的作品。在培养高中生文化理解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将作品的文化背景作为基础,切身感受作品画面所呈现的情境,深入画面,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体会西方古典绘画特点与魅力的同时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稳步提高。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对《草地上的圣母》与《倒牛奶的女仆》展开鉴赏分析:首先,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描绘的场景进行分析,说一说两幅作品在色彩、氛围上存在什么区别;其次,让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形态进行分析和对比,了解作者所传递的情感,通过对人物的观察初步掌握作品的内容;再次,让学生站在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赏析作品;最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与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从而体会到绘画的魅力,并达到培养文化理解素养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应顺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围绕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开展鉴赏教学,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多种有效的鉴赏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融合多学科知识、运用多种鉴赏方式、了解历史发展以及感受古典意境等多种手段引领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以此来丰富高中生的文化理解认知,使他们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体会不同国家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魅力,从而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有效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李思妤.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以鉴赏中西方传统绘画为例[D].喀什:喀什大学,2022.
刘识芳.文化理解:高中美术鉴赏课涵养提升:以湘版美术《新的实验》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8):87-88.
何慧娴.西方古典绘画鉴赏教学对提升高中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1.
寿南茜,李民.试论高中美术鉴赏课图像识读与文化理解指向性教学融合[J].今古文创,2021(17):127-128.
陈莹.多元设计 提升文化理解素养:以高中美术鉴赏课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2):55-57.
作者简介:张泓(1977.4-),女,江苏苏州人,任教于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