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策略

2024-04-08 05:48钱英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摘 要:深度学习理论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是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的学习理论。有效的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学生深度學习。因此,文章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应基于深度学习与课堂提问的契合点,以日常教学为依托,着力探索深度学习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学习;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03-0032-03

所谓的深度学习是指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以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加工为途径,促使学生自觉地整合、建构新旧知识,在新情境中迁移应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1]。教师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式有很多,课堂提问是其中之一。课堂提问是教师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候答、理答,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建构良好认知,发展多样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提问和深度学习之间有一定的契合点,如都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目标,都关注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都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紧扣深度学习与课堂提问的契合点,将课堂提问作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工具,应用恰当的策略,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一、深度学习与语文课堂提问的契合点

(一)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而思维能力是其中的一个维度。同时,《课程标准》针对思维能力培养提出了诸多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载体。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助力。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使教师、学生获得对话机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不断地思考,逐步地走进阅读文本深处,获得独特的阅读感悟,并主动与教师分享,获得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进一步拓展学习深度,顺其自然地实现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发展。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和深度学习理念的育人目标相一致。

(二)关注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

深度学习的特征之一是批判性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2]。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迁移已有认知,探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并不断地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深入探寻知识的本质。

课堂提问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提取、整合信息的重要驱动。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他们由始至终地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以自身已有的认知为基础,着力剖析上下文内容,探寻其中的联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批判性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整合新旧知识,轻松地实现意义建构。

由此可见,深度学习和课堂提问都关注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

(三)重视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深度学习发生的标志之一是迁移与应用[3]。深度学习强调让学生在新情境中迁移、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融会贯通地应用知识、方法等,有利于建构知识体系,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获得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在解决难度不同但环环相扣的问题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切实地从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由此可见,深度学习和课堂提问都重视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二、深度学习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提问策略

(一)精心预设问题,夯实深度学习的基础

1.设计启发性问题

启发性问题既可以使学生产生思考欲望,又可以使学生获得“豁然开朗”之感,沿着清晰的思路深入探究,有利于实现深度学习[4]。一般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围绕重难点内容、细节内容设计启发性问题。

例如,在阅读《皇帝的新装》时,学生要了解童话体裁的主要特征。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过诸多的童话,在一定程度上认知了童话这一体裁。教师可以围绕《皇帝的新装》教学重点,设计启发性问题:(1)你

知道《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吗?(2)为什么你觉得它是童话?(3)在《皇帝的新装》中,你觉得最具夸张性的一个情节是什么?(4)为什么这一场荒唐的闹剧会成功上演?(5)如果让你重新设计故事结局,你会怎样设计?这五个问题难度不同,但极具启发性。在第一个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迁移已有认知,确定《皇帝的新装》的体裁。在第二个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继续迁移已有认知,探寻童话的特征。在第三个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走进《皇帝的新装》中,围绕童话的夸张性探寻相关内容。在第四和第五个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进行综合评价,加深对童话特征的认知。同时,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从低水平走向高水平,便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2.设计矛盾性问题

很多作者会借助“矛盾”处来展现自身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等。尤其,学生在阅读“矛盾”之处时,很容易激发探究兴趣,形成个性观点。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紧扣阅读文本中的矛盾处设计问题。

例如,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控诉了寿镜吾先生的教育方式,流露出了对寿镜吾先生的不喜欢。但是,在成年之后,鲁迅先生常常挂念寿镜吾先生,多次拜访他,展现出了对寿镜吾先生的敬重。鲁迅先生的如此行为是矛盾的,值得学生深入探究。于是,教师可以设计矛盾性问题:“为什么鲁迅先生在控诉寿镜吾先生封建落后的教育方式的同时,还会在成年后寄挂、看望寿镜吾先生?”学生会因此产生阅读兴趣,想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真实想法。尤其,学生会开放思维,结合文本内容、创作背景等,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形成个性看法,并主动地与他人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深刻地把握矛盾处理的合理性,拓展阅读理解深度。

(二)实施课堂提问,搭建深度学习的桥梁

1.提问

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也是其循序渐进地建构认知的过程。建构认知离不开逻辑思维,而有效的问题串是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支撑[5]。教师可以阅读的重点内容为落脚点,设计问题串,驱动学生逐步思考。

例如,《猫》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我”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基于此,教师可以提问:“‘我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会快速地梳理文本内容,比较“我”对三只猫的情感,将关注点放在“第三只猫”上。教师可以顺势追问:

“为什么‘我会‘判定这只猫是凶手?”此时,教学重点转移到第三只猫身上。同时,学生会再次走进阅读文本中,找寻关键信息,梳理第三只猫的经历和结果。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联系上下文内容探寻造成第三只猫结局的原因。如此,学生可以在认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做好深度解读文本主旨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提问:“在这篇文章中,‘我夺走了猫所爱的什么东西?”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有针对性地找寻关键信息,反复诵读,深度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一共写了多少只猫?”

此问题看似简单但暗含深意,能够驱动学生站在整体角度重新诵读文本内容,迁移已有的阅读认知,将视线集中在第四只和第五只猫身上,品味作者对它们的情感。

在问题串的作用下,学生一步步地走向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建立深刻的认知。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思考,自然而然地发展、提升了思维能力,受到了情感美的熏陶。

2.候答

候答是指教师等候学生回答问题。候答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深度学习强调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空,让学生获得深度思维机会。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依据问题难度确定候答时间。

具体地,当提出的问题以记忆、理解、应用为主时,教师可给予学生15秒以内的思考时间。当提出的问题以綜合、评价为主时,教师可给予学生15秒以上的思考时间。一般情况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缩短或延长思考时间,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思考机会。

3.理答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应。有效的理答不但可以使师生了解问题思考情况,还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理答。

例如,在《孙权劝学》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在15秒的思考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学生作答。在该学生描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一原因时,教师可以追问:“从孙权劝吕蒙学习这一故事中,你可以感受到孙权对吕蒙有怎样的情感?”全体学生会再次走进文本中诵读故事,把握关键信息,体会孙权对吕蒙的厚望。教师利用追问这一方式进行理答,给予了学生深度探究的机会。学生通过不断思考、解决问题,深刻地认知了文本内容,有利于增强课堂阅读效果。

(三)注重课堂评价,增强深度学习的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具有激励、促进作用,可以推动语文课堂走向深处[6]。即时性评价是进行课堂提问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应用即时性评价。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这节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在总结后,学生毛遂自荐,逻辑清晰地表述自己的发现。教师可以秉持赏识原则,认真倾听,发现该学生的良好表现和表现不足之处。在该学生表述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以良好表现为例,教师可以加以赞赏:“首先,老师要表扬你,因为你主动地回答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在你回答问题时,老师听到了‘历史悠久、独一无二这样的字眼。你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值得表扬。”在教师的赏识下,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优点,便于建立自信心。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不足之处进行评价:“你知道独一无二是什么意思吗?说中国石拱桥是独一无二的,准不准确?能不能换个说法?”学生会认真倾听、思考,自觉地发现自己的问题——用词不准确。同时,在教师即时性评价的激励下,学生能够发散思维,调动知识储备,联想恰当的词汇,主动作答。

可见,教师的即时性评价不仅使学生正确地认知了文本内容,还使学生了解了自身的良好表现和表现不足之处,便于客观地看待自我。尤其,学生会受到激励,主动探寻解决学习问题的对策,深度理解文本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和课堂提问共同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意义建构过程和问题解决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进行课堂提问。在实施语文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学情,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矛盾性问题,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提出不同的问题,充分发挥问题作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促使学生逐步认知阅读内容,切实地拓展阅读深度。与此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候答时间,并依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指导,助力学生走向阅读深处。尤其,在进行指导时,教师要善用即时性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阅读表现,助力学生查漏补缺。如此,课堂提问才可以发挥应有作用,促使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生在建构深刻的阅读认知的同时,增强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等,进而提高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梁玉怡.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3.

郑一凡.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3.

何志超.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1):75-77.

宋鑫.促进初中生深度阅读的语文教学行为研究[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2.

鲁茸央几.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22.

杨营营.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钱英(1980.10-),女,贵州遵义人,任教于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十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遵义市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