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莉
古典小说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着永恒且不会枯竭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古典小说教学对于初中学生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扩展眼界及知识面、提升审美和加强人文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教师要把握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初中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整体感知古典小说、把握人物、品味语言,从经典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三观。[2]基于此,笔者以初中古典小说选篇《智取生辰纲》为例,就古典小说教学的启悟进行全面的探讨,以期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开展古典小说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灵感。
中国传统古典小说名著常常是长篇或大部头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以片段或节选的形式出现,因此相对整本书而言,课文体量较小,情节集中,故事性较强,学生容易接受,教授起来相对容易。但是根据笔者的日常观察与思考,初中古典小说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存在很多现实性“痛点”,需要及时修正与创新,以破解现实问题,提升小说阅读教学的质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具体来看,目前的初中古典小说教学存在以下现实问题。
第一, 初中古典小说选文的片段化。如前文所述,我国的古典小说常常是体量庞大的名著,结构宏大,内容丰富,具有史诗的特点,比如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每一部都有几十万字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受教材及课堂容量的限制,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小说都是以选篇或节选片段的形式出现,虽然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但是很难呈现原著的原貌,所以无法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其文学性与艺术魅力,导致学生对人物及主题理解片面。因此,在开展初中古典小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篇与整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信息,获得情感的熏陶与境界的提升。
第二, 初中古典小说教学的模式化。受传统小说教学理念及思想的影响,目前初中古典小说教学存在模式化的问题。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小说具有自身的特点及属性,其中人物、环境和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教学也围绕三要素的解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流程,久而久之就形成固化的思维与教学模式,导致古典小说教学的乏味与无趣。因此,教师要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实践,打破传统古典小说教学的千篇一律,基于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打造个性化的小说教学课堂,激发学生主动求知和探索的热情,实现古典小说教与学的新的转向。
第三, 初中古典小说教学的功利化。受传统教学观念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古典小说教学还存在教学功利化的倾向。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中考升学压力,教师和家长多注重学生的成绩,这导致古典小说教学的异化。很多学生阅读学习古典小说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熏陶,而是单纯地想要提高考试成绩,阅读出于目的性,忽略了小说本身的审美及娱情价值。很多学生只关心教材选篇的内容及考试要点,不去关注古典小说的全貌及艺术特色,割裂了整本阅读与选篇的内在关联,无法感受到古典小说全貌的价值和魅力,古典小说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如何教好古典小说,尤其是如何处理选篇与整本的矛盾,如何协调名著体量庞大与初中课堂实际情况的冲突。在教授《智取生辰纲》的过程中笔者获得了很多启发,现在将这些启悟分享出来,期望给教师同仁带来零星的灵感与启发,共同致力于初中古典小说教学的创新与及泉。
主题是小说的核心与灵魂,不论是人物塑造、环境设置还是情节结构,最终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一切的元素及内容最终都是为了主题的传达与思想的渗透。因此,如何挖掘出古典小说主题的真正意图,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在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像“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其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选篇是整本的组成部分,也具有自己独立的主题传达,因此要明确古典小说的主题倾向,把握古典小说教学的重点及方向。
以《智取生辰纲》为例,作为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的节选,该选篇与原著的主题具有一致性与关联性,都指向对封建制度及人性的揭露,但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材编选者们对教育主题有了新的思考与择取,这在《水浒传》等四大名著的编选中具有鲜明的体现。以往的教材选编在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反封建的主题意识,如《拳打镇关西》等章节更有助于揭露主题与原始人性,但是类似的选篇具有血腥和暴力的情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作品主题及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明显不适合当前价值观培养的需要,容易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的影响。而具有智慧性及谋略性的《智取生辰纲》更符合当前教育理念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授此类作品时要把握小说的主题倾向,从智慧和谋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是该选文主题教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应当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及调整。
人物、环境和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然后以故事和环境来表现和再现生活。[3]所以,在古典小说的教学中,关于人物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人物形象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作者往往会重点刻画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但是次要人物或者说小人物虽然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说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有自身的价值和使命,能与主要人物迸发出一样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分析主要人物,也要聚焦小人物,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小人物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真实社会与生活。
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经典,《水浒传》本身就聚集了众多“小人物”的视角,而很多的“小人物”也是英雄好汉,具有侠肝义胆和温暖的人性。《智取生辰纲》中有很多人物,很多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会聚焦于杨志、晁盖等主要人物身上,对白胜等小人物选择性略过或一笔带过,其实这种教法是不可取的,在该情节中,“白日鼠”白胜这一角色具有关键性作用,是整个计谋成功与否的关键,他展现出团队合作的默契,具有独特的人格色彩及形象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小人物,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主要人物及艺术特色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关注“白胜”这样的小人物,或者对同类人物进行迁移教学,从“小人物”的视角挖掘封建制度的本质及重重的社会内部矛盾,感受小说人物的多样及主题的深厚。
小说是一门写人的艺术,其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情感与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把握小说人物的语言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教学要求,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意义。结合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小说中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样离不开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例如初中选篇《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穷鬼”,中举以后说他是“乘龙快婿”“文曲星下凡”,通过语言描写艺术,将胡屠户的势利和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完美的呈现。所以,小说人物的语言描写艺术是通达古典小说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小说不仅是小说艺术的经典,同样也是语言的经典,展现出我国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有关人物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语言教学的枯燥与无聊,摆脱应试教育的牢笼,凸显人物的语言之美。古典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与当前的白话用语和生活用语不同,具有“雅”的内蕴,与中国的文字艺术有关,因此可以把握这种特质,凸显语言的价值和魅力。例如,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说“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将生活中粗俗的骂人的话以这种方式呈现,具有独特的生活韵味,而篇章中此类的话语比比皆是,呈现出雅俗共赏的意味。因此,关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语言特点,在赏析雅俗共赏的语言中让学生对人物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与把握,对于深度学习及感知古典小说的语言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典小说内容丰富,无所不包,除了基本的环境和人物以外,还涉及众多生活中常见的物象,它们转化成为一种符号化的道具,具有独特而又深刻的内涵,是小说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小说中的物象具有符号化意涵,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深化小说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关键性的转折往往都是通过物象来推动的,因此把握符号化物象的深刻内涵是教好古典小说的关键点之一。
小说中很多的物象都具有研究和教学的价值,比如《孔乙己》中的“长衫”“酒”和“茴香豆”,《范进中举》中的“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酒”等,如果缺少了这些物象,小说的艺术魅力及价值将大打折扣。同样的,在《智取生辰纲》中也有很多的符号化物象可以讲解,比如“生辰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探讨;再比如文中的“酒”,也具有教学的价值,教师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寻找教学方法,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前文所述,初中教材中很多名著阅读都是以选篇或章节的形式呈现,那就不能回避选节与整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从“一篇”到“一本”的递进,帮助学生构建整本阅读的思维与习惯,从古典小说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学情及课堂容量来看,想要在短时间完成一本名著的阅读较为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巧,利用选节与整本的内容关联寻找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更好的阅读对接与进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这一人物角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鲜明的性格色彩,从“押送生辰纲”到行动失败具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因此这一人物是衔接原著的要点,笔者以“杨志”这一人物为切入点,结合“杨志卖刀”等其他原著中的情节,如第十二回、第十三回、第十四回、第十五回、第十七回等都有“杨志”的相关内容,这些展现了“杨志”的人生经历,适当地补充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对原著有更多的了解,实现整本阅读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