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萍
【摘要】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立足于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着重描写了一代知识分子在特定时期历经沉浮、挣扎求存的心路历程,勾勒出一部追求自由的精神磨难史。而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截取陆焉识越狱被捕和获释归来两个片段,描绘人伦温情,突出爱情主题。从“陆犯焉识”到“归来”,导演对“犯”带来的伤痕进行解构,用“归”表达对美好情感的期盼与赞美。张艺谋的改编相当于对原著小说的二次创作,电影的故事情节、叙事结构、题旨意蕴与小说有许多差别,已是两个具有不同风格和内涵的文本。
【关键词】《陆犯焉识》;《归来》;张艺谋;严歌苓;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9-009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9.028
张艺谋一直把文学看作是电影的母体,早期优秀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长篇小说《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近年如《归来》《一秒钟》均改编自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在小说《陆犯焉识》中,严歌苓以男性视角書写出一部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磨难史,也还原了男性历史背后的女性真实生命体验。而电影《归来》将小说的内容简化,截取主人公陆焉识两次归来的片段,以冯陆二人的爱情为主线,深层次地描绘人伦亲情,展现爱情的等待与坚守。
一、故事情节的差异
与《陆犯焉识》相比,《归来》这部电影有几处比较明显的改动,从陆焉识越狱这一情节开始。在小说里,女儿虽然给陆焉识打过电话以示警告,但其实并没有告发他。直到陆焉识看见陆家祖孙三代人团圆的一幕,害怕家人受到牵连,才决定自首。
电影的改编则让这一幕变得更加戏剧化。女儿丹丹告发了陆焉识,导致他与冯婉瑜在火车站碰头时被强行逮捕。这个情节由张艺谋导演原创,可以说是全片唯一的高潮,也是戏剧冲突最为强烈的一段。陆焉识发自肺腑、满含情意地唤了五声“婉瑜”,冯婉瑜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句“焉识快跑”。随后,陆焉识跑向冯婉瑜、冯婉瑜跑向陆焉识、女儿丹丹跑向母亲、抓捕人员跑向陆焉识,四段奔跑画面交替发生,几幕场景交错而过。最后,夫妻二人在即将见面之时又被迫分离,让观众们紧张之余又深感遗憾。如此改编,更契合影视作品的特质,强化戏剧冲突,避免平铺直叙,满足观众的期待。
其次,影片中增加了“读信”这一剧情内容。在这部电影里,读信是两人关系和缓至关重要的一个情节,正是因为读信,冯婉瑜才打开紧闭已久的心门,让陆焉识渐渐靠近她。陆焉识以信唤醒冯婉瑜,冯婉瑜用信回忆陆焉识,两人默契合作,一丝不苟、悉心维系着双方的感情。而在小说中,这些信件是绝对私密的,冯婉瑜视那小小的漆盒是“最最私房的物什”。当他接近信件时,冯婉瑜狠狠给了“企图盗窃那些信札版权”[1]338的陆焉识一记耳光,用最猛烈的方式拒绝着“陌生人”陆焉识。与电影相比,这一幕的处理更突出了冯婉瑜对丈夫真挚而纯粹的爱意,这份爱只属于他们俩,独一无二。
最后是对结局的改编。在小说里,陆焉识陪着冯婉瑜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她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认出自己的丈夫。冯婉瑜一辈子都没有获得自由,结局八十多岁的陆焉识带着她的骨灰出走,回到了大西北那片“大得随处都是自由的草地”[1]415。在电影中,故事的结尾不再是冯婉瑜逝去陆焉识离开,而是下个月再下个月的五号,夫妻二人举着写有“陆焉识”的旧报纸在风雪中等着陆焉识归来。镜头最后一幕是两个在风雪中等候的老人,电影终结在接人这一场景,虽略微让人唏嘘,却也温馨美好,只因一个矢志不渝的等待和另一个矢志不渝的归来。对冯陆二人来说,“在一起”就是爱情最美好的归宿,“纵然相逢应不识”也无妨,至少陆焉识陪在冯婉瑜身边,并且还会一直陪伴下去。
二、叙事结构的差异
小说《陆犯焉识》采取多时空交错的双线叙事结构,主要描述了主人公陆焉识的四次“归来”。电影《归来》则删掉了原著的大部分内容,仅截取最后两次“归来”,采用单线叙事结构,突出爱情主题。
(一)小说:双线交错叙事
在小说《陆犯焉识》中,采取的是多时空交错的双线叙事结构。一条线索讲述正在发生的牢狱生活,按时间顺序发展,直至1978年陆焉识获释归家。在这条线索当中,同时穿插着“回忆”的一条线索,讲述陆焉识在劳改之前的纨绔子弟生活,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叙述。两条线索穿插进行,展现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境遇,从中体现出厚重的时代感。小说主要描述了陆焉识的四次“归来”:
其一,出国到归国。陆焉识内心崇尚自由,对于传统包办婚姻反感却又无力反抗,只能逃离。在美国读博的几年时间,他尽情追寻自由,包括与望达的恋爱自由、学术思想的自由等。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他慢慢发现内心归国的强烈意志,他意识到:“原来在他这里,恋爱是一回事,和谁去熬完一生是另一回事。”[1]42他和民国时期的旧知识分子一样,始终没有逃脱封建家庭的束缚。
其二,出轨到归家。留美归来的陆焉识在战乱中去到重庆任大学教授,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生存也受到价值观的考验,战争是一件混账事,战争也让他混账了一场。陆焉识陷入与重庆女子韩念痕的婚外情中,由于内心终究抵不过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战争打完,最终他还要言归正传地生活,去和妻子、孩子、继母把命定的日子过下去。”[1]178历经乱世,陆焉识最终一无所有地回到家,重新审视乱世中自身价值的实现。
其三,入狱到越狱。在上海的学术争讨中,陆焉识锒铛入狱,去大西北进行改造。这种由教授跌落至装口吃的囚犯“老几”的处境,使得他彻底失去了内心追寻的自由。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陆焉识渐渐认识到内心深处对冯婉瑜的爱,他冒着生命危险越狱,传递这份迟来的爱,“老浪子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回来的。他是被你婉瑜多年前的眼神勾回来的。他太愚钝,那些眼神的骚情他用了这么多年才领略。他再不回来就太晚了,太老了。老得爱不动了。”[1]104这次越狱最终虽以陆焉识的自首而结束,然而,行动和心理上的“归来”展现了他对家庭和爱情的“归来”,与前两次的回归是反向、升华的。
其四,释放到回归。1978年,陆焉识重获自由回到家中,却早已不似当年情景,冯婉瑜患上失忆症,认不出丈夫了。他选择坚守在冯婉瑜身边,如老友般陪伴和照顾。冯婉瑜去世后,因儿女的冷漠,陆焉识带着妻子的骨灰不辞而别,逃离世俗家庭,来到曾经的身体禁锢之地大西北,在他心中“草地大得随处都是自由”,这也是他精神的回归。
(二)电影:单线顺时叙事
电影《归来》对原著情节大量删减,选取了最后两次“归來”,将小说的双线叙事结构转为单线叙事结构,也将小说中前两次“归来”展现的社会残酷与批判删掉,用人间温情和人伦亲情弱化小说中的伤痕。电影中主要展现两次“归来”:
第一次,越狱回家。影片一开始用黑白色调展现戏剧冲突,陆焉识历尽艰辛越狱回家见妻女,却被女儿举报,遭到追捕。女儿的无情并没有阻止他要见冯婉瑜的决心,他往门缝中留了一张纸条,约她第二天早上八点在火车站天桥下见面。冯婉瑜深爱着陆焉识,她不顾女儿的阻挠和哀求,不顾一切地要去见她的爱人。在火车站的天桥上,追捕者、告密者、逃亡者、等待者四方汇聚,气氛紧张,达到电影高潮。第一次“归来”,导演用影像化的表达展现知识分子陆焉识对妻女的思念,冯婉瑜“焉识快跑”的呼喊声令人肝肠寸断,将主题聚焦到爱情,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时代因素对人的烙印,是以揭示人性温暖,展现爱的守候。
第二次,获释归家。70年代末,陆焉识终被释放,迫不及待地去见冯婉瑜。但见面时,冯婉瑜只是客气地问候了一下。陆焉识觉察到了她的疏离,满腔爱意无处安放。等冯婉瑜说要出去买菜招待他,他又开始期待往后夫妻生活的甜蜜,去房间整理床铺。就在这时冯婉瑜回来了,像变了个人似的要赶他出去。李主任和女儿都没法让冯婉瑜相信,眼前这人便是她朝思暮想的陆焉识。电影的后一部分用缓慢的节奏和大量细节来讲述陆焉识为冯婉瑜寻找记忆,如找老照片、修钢琴、读信等,放大夫妻之间的温情。可是冯婉瑜的失忆症没有丝毫好转,历史留下的伤痕是她心里无法忘却又无从记起的失忆,也是陆焉识无法唤醒的爱情,那爱情矢志不渝却遥不可及,陆焉识所能做的就是陪着冯婉瑜一起等待她记忆中的那个“陆焉识”。
导演在改编时,将小说的双线叙事结构中陆焉识的四次“归来”删减为单线叙事结构两次“归来”,是对历史、对时代的一种弱化书写。针对小说中受时代影响的悲剧人物,也进行了删除或者淡化处理。例如小说中的方师傅,也是特定时期的悲剧人物。在电影中,方师傅却从未露面,仅仅只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即使陆焉识曾拿着铁板勺为冯婉瑜“报仇”,最终他依旧选择原谅,这也体现了张艺谋对电影人物关系发展采取的一种节制手法。
三、题旨意蕴的差异
小说《陆犯焉识》以主人公努力追求自由作为文本的第一主题,勾勒出陆焉识的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而电影《归来》则以苦难中的爱情坚守作为核心主题,展示人类个体最顽强动人的生命姿态。
(一)小说:对自由的探寻
从书名来看,《陆犯焉识》中的“陆焉识”被“犯”字从中切断,意味深长。小说中陆焉识不仅是牢狱里的囚犯,更是在时代、社会、家庭中自我迷失了的囚犯。引子第一页就出现了四次“自由”:“据说那片大草地上的马群曾经是自由的。黄羊也是自由的。狼们妄想了千万年,都没有剥夺他们的自由……因此它们漫不经意地开销、挥霍它们与生俱来的自由。”[1]1可以看出,整部小说都以“自由”为主题,描摹出一个极度向往自由的清高知识分子被摧残的形象,展示了主人公陆焉识奋力追寻自由的一生。
陆焉识为了追寻自由,一生总共进行了四次逃离。第一次逃离是赴美留学,躲避包办婚姻。留学结束归国时,“五年的自由结束了。他眼睛一次次地潮湿,不是哭他的望达,是哭他的自由。他跟谁都没有说过,他多么爱自由。”[1]45第二次逃离是在抗战期间,1937年他孤身一人迁往重庆任教。第三次逃离则是在西北农场,陆焉识冒死赶上场部礼堂科教片的最后五分钟看到小女儿丹珏以后,猛然发现,他其实深爱着妻子冯婉瑜。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匮乏的物质、严苛的精神倾轧中,“婉瑜是他寡味的开端,却是他完美的归宿。”[1]300冯婉瑜终成他回归自由的最温暖港湾,在西北监狱的病房里,他开始策划逃亡并成功越狱。第四次逃离发生在获释归来以后,70年代末,一切回到正轨,陆焉识以为终于能与冯婉瑜携手幸福晚年。然而,深爱的妻子却已失忆,社会的变化、命运的拨弄,都令陆焉识陷于有家不能做主、有爱不能说的局促境地。小说结尾陆焉识终和冯婉瑜复婚,却选择在妻子死后进行了人生中第四次逃离,带上冯婉瑜的骨灰,回到了自由的大草原。
陆焉识作为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长子,一生都在追寻自由。然而可悲的是,他为自由所做的每一次逃离都以回归原点而告终。本因逃离包办婚姻而赴美留学,却在留学结束后重归家庭;在重庆追求学术自由却为自己引来牢狱之灾;在劳改农场越狱成功又黯然于西宁自首;最终获释归家却又重返草原。一次次的逃离与追寻,也令他渐渐颠覆对自由的理解。包办婚姻的确不自由,但这并不影响他自由地爱着冯婉瑜,假如他一开始便明白爱是自由的,也不至于在失去之后才追悔年华蹉跎。作为清高的知识分子,陆焉识认为两不相帮便可以保持自由,恰恰就是这份自由为他带来了牢狱之灾。与其说时代造成了他的悲剧,不如说是时代无情地放大了悲剧。庆幸的是,他最后终于醒悟,自由最大的敌人是自我。重回草原的选择虽然无奈,但陆焉识已然明白: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内在的自由,而非外部环境的形式上的自由。
(二)电影:对爱情的坚守
电影《归来》舍去了陆焉识追求自由的漫长艰辛路,将故事浓缩在两段时间内,前半段以陆焉识的越狱逃跑为主,后半段展现陆焉识归来后在家里寻找自己位置的过程。导演选择借用特殊时期才子佳人不离不弃、苦苦相守的感人故事,深化矢志不渝的爱情主题,带给观众感情的洗礼及温情的感伤,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时下社会热点,引发观众共鸣。
在影片中,冯婉瑜不顾女儿百般劝阻,不惜违背组织命令,去约定地点为陆焉识送馒头。担心妻子与自己错过,本躲在天桥角落的陆焉识不畏暴露目标,不顾抓捕人员围追堵截,大声呼喊冯婉瑜。两人不顾一切奋力奔向对方,带给观众强烈的动容。陆焉识被捕以后,冯婉瑜因恼恨出卖父亲的女儿,坚决不和丹丹住在一起,她甚至再也不锁门,不愿再错过任何一个陆焉识能够回家的机会。这充分展现了冯陆二人对彼此的深爱与牵念。
1978年,陆焉识终于重获自由,他满怀欣喜归心似箭。可苦苦念他等他的冯婉瑜却已失忆,认不出他了。为了唤醒冯婉瑜,陆焉识多方奔走,找自己的旧照片、化装成风尘仆仆刚从远方归来的陆焉识等等。即使擦肩而过也并未让他放弃,他又化身为念信的同志、修钢琴的师傅、以及住在她附近的仰慕者,以求唤醒妻子。而冯婉瑜记得一切恼恨与伤痛,唯独认不出自己最亲近的丈夫。究其根本,是因为爱得太深。冯婉瑜曾经为救陆焉识而被方师傅玷污,她认为自己再也配不上完美的陆焉识,所以内心深处的记忆停留在20年前苦难还未发生之时。然而,她渴望陆焉识归来的心情仍旧那么急迫。得知陆焉识已经获释且5号即将归来,冯婉瑜每月5号早早起床,面带微笑细心梳妆,满怀期待去迎接记忆中年轻英俊的丈夫。同样地,深爱着妻子的陆焉识在百般努力都失败后仍未放弃,他开始把她当作孩子,忠实地陪着她在每月的5号去火车站等待永远“归不来”的陆焉识。这是一个平凡知识分子家庭在特殊时期聚散离合的故事,更是一对普通夫妻历经苦难后对待生活的态度:坚定执着地守护爱人。
四、结语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不是简单的故事情节转移,也不仅仅是两种媒介的转化,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再创造。在文本基础上,导演在创作过程中,既要结合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差异,又要综合考虑时代、受众等影响因素,在创作中增减或修改内容,并在艺术技巧上进行加工。电影《归来》将小说《陆犯焉识》中的线状书写浓缩为点状书写,改双线交错叙事为单线顺时叙事结构,节奏紧凑,情绪饱满,故事连贯集中,戏剧冲突张力十足,凸显了影片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严歌苓.陆犯焉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2]谢婷.从小说《陆犯焉识》到电影《归来》[D].西南大学,2015.
[3]邓迎春.电影《归来》对小说《陆犯焉识》的改编[D].西南大学,2016.
[4]贾凤岐.《陆犯焉识》的电影改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5]骆淑文.迷失的“归来”——论电影《归来》对小说《陆犯焉识》的改编[J].华文文学,2020,(04):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