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

2024-04-07 11:00张丽婧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目标评价

张丽婧

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毕业前后都能够完成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而高考这个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可谓至关重要,无论是在知识教育领域还是德育领域,教师都要展开更多思考,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主要圍绕高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展开,首先介绍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特征以及对高中地理的意义,其次从教、学、评三个角度出发,就如何将教学评一体化融入课堂构建过程进行探究,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地理是一门偏向理科的学科,在教学中尤其关注地球表层空间各要素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其知识点具备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感觉抽象,理解起来也容易遇到困难,因而教师在处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评三个要素时,还要着重考虑地理知识的基本形态与基础特征,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而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学和学习两个环节虽然能够被关联起来,但是评价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独立于教学和学习之外、分开进行的环节,而这种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提升。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此,教师需要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出发,改变教学现状,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要以目标为导向

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一种将教学、学习和评价整合到一起,或者让教学、学习和评价指向同一个目标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学、学习和评价独立进行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区别。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下,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目标需要具备一致性特征,教学、学习和评价的主体对象也都应当是学生,而评价更是需要贯穿教与学的始终,教、学、评三者之间需要保持的是一种始终能够实现动态平衡的关系。

目标是能够统领整个教学活动的教学要素,也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保障,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需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从“教”的设计入手,为“学”和“评”设立确定的目标导向。具体来讲,真正能够统领完整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两个要素,即课程标准和具体学情,课标中针对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活动都设定了明确的标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教师要结合所教学内容,综合分析具体的课标要求,明确本节课教学需要达到的标准以及维度。随后综合分析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地理学习水平及实践水平,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制定不偏离课程标准、契合学生水平、紧扣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是后续实施教学活动的导向,也是制定评价标准、细化评价内容的重要参考,教师要予以重视,让教学目标的制定有更强的导向性。

(二)“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的核心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需要在课堂上得以发挥。而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背景下,教师在确定了教学的大方向以后,需要针对学生的“学”,设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及给定的反馈为依据,对学生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行灵活调整,能够在与教学保持一致方向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展开有效引导。

(三)“评”要以师和生为本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环节通常独立于“教”与“学”进行,而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还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全面性,即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具体来讲,针对教师的评价要依据教师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对教师具体教到什么程度做出明确判断,以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而针对学生的评价则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教师在教学中的观察,对学生具体学到了什么程度做出准确评估,以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在高中地理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形态的分布、变化及对发展的影响的学科,其知识点本身的理论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课堂上,只有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走在同一指向的发展道路上,学生才有可能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而评价向来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起到的是总结当堂课得失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的是为下堂课提供参考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学科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根本目的实际上就是落实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从对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优化出发,通过增强师生互动和完善教学反馈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再依托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经验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一)提升学生深层理解与应用能力

地理知识以概念、理论和规律为主,本身的抽象性较强,而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相对来说要更复杂一些,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学评一体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其中嵌入的多种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机制更是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发现问题过后针对问题进行解答,而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层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以教学评一体化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与全面性,让教师能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时观察并掌握学生具体的学习状态与收获情况,进而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并通过这种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还有利于合理化教师的教学活动安排,以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增强师生互动与完善教学反馈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重点需要关注的问题有三个,即教师要教什么及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什么及学到什么程度、评价要评什么及评到什么程度,且这三个问题中的内容和程度在大方向上需要保持一致。为了保证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方向不偏离,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更频繁地与学生互动,并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因此,在高中地理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意義也体现在增强师生互动和完善教学反馈上。

三、高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

综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内涵和特征来看,高中地理教师在依托教学评一体化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时,需要在遵循“一致性”和“一体化”目标的基础上,分别从教、学、评三个角度出发,完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基于“教”,教师需要先综合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完成对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再参照教学目标,对课内外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基于“学”,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参与并完成学习目标的制定,确定好学习的大方向,再参照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优化课堂活动,使之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基于“评”,教师需要先纵观“教”和“学”全过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方式,再综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评价目标精准设置评价标准,保证评价能够对教学和学习产生推动作用。

(一)基于“教”

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一致的目标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的前提,而教学目标的确立又能够为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提供指引,因此,教师将教学评一体化策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之前,要综合课程标准与学生学情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如学生需要在课堂上掌握哪些地理概念和理论,以及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地理探究、分析与总结技巧。以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中的第1章“地球的运动”为例,结合地理课程教学需要与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教师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明确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规律;明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针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永恒不变的吗?”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深入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

2.多元整合教学资源。

在新课标与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在内容上需要覆盖得更加全面,立足于教材的同时,要跳脱教材的基本框架,教师要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为学生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对地理知识的细致探究与学习提供资料参考,以丰富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实现拓展地理教学宽度和地理教学深度的追求。同样以“地球的运动”为例,在探究“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永恒不变的吗?”这一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在教材之外引入能够说明太阳系八大行星自转与公转规律的资料,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地球自转与公转规律的产生逻辑,以此为学生对“变与不变”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而这种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引入实际上能够同时产生两种效果,一是提升教学趣味性,二是拓宽学生视野。

(二)基于“学”

1.客观制定学习目标。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教师在为学生定制学习目标时需要关注的要点有两个:一是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二是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的方式来保障学习目标的客观性和可行性。以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中的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为例,在综合了对教材重难点知识内容的分析并制定好大的教学目标以后,教师可以参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一起完成递进式学习目标的制定,以本课中“陆地自然差异带”相关知识为例,低阶学习目标可以设置为“观察与描述主要植被的特征,了解各地区主要植被的分布规律”,高阶学习目标可以设置为“深入观察各地区植被分布特征,能够通过植被判断其所在地区的纬度及海陆位置”。

2.优化课堂学习活动。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学习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与教学和评价同步,因此课堂学习活动的安排、开展与优化也需要与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同步,教师需要在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以后,基于目标的落实来合理布局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展开基于教材又跳出教材的高质量地理实践探究。以“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海拔、纬度和干湿度对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性的影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情境,让学生跳出课堂空间,自主展开对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探究、分析与讨论,并鼓励学生在空白的地图上画出不同的植被带,以此强化学生对自然环境区域差异性的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的具体表现对教学和学习做出更全面、准确的评价。

(三)基于“评”

1.科学选择评价方式。

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构建的课堂上,为了准确且全面地完成对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评价,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对评价方式的选择,遵循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准则,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收获的评价,也可以同步开展表现性评价,基于学生在真实教学情境或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就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展开细致评价,以便为教师教学设计的优化提供参考。在运用这一系列评价方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入学生这一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彰显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基于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及互相评价,让评价结果更客观、全面。

2.准确设置评价标准。

从表层意义上来看,教学评一体化中的“一体化”或者说“一致性”就体现在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的一致方向上,而评价目标的确立与评价标准的设置本身相辅相成,因此,教师要想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在评价环节就要注重包括内容和程度在内的评价标准的设置,以“教”和“学”为参考,有梯度、有层次地完成对自身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同时帮助学生完成评价环节的身份转变,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标准的设置和评价结果的评估过程,以便为教学优化提供助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标中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而提出的一项建议,是从教、学、评这三个基本教学要素出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价值、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基于学生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更多地考虑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与目标追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筛选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追求方向上的一致,集合多种力量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与思维发展的有效指导。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目标评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