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植诗文中的“美人” 意象

2024-04-07 07:17胡慧昕
今古文创 2024年9期
关键词:美人曹植意象

【摘要】在魏晋诗人曹植流传下来的《曹子建集》中,有不少篇幅描写了“美人”意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其意象展开论述:首先把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分为三类,不同的类别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或是对美人的欣赏爱慕之情,或是对自我人生遭际的怅惘,或是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寻;其次,分析曹植在描写“美人”意象诗文中运用的铺叙、象征等艺术手法;最后从儒家诗教的影响及个人性情抒发等角度探讨曹植运用“美人”意象的缘由。

【关键词】曹植;美人;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9-003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9.011

曹植作为汉魏之际的杰出文人,文学成就极高,享有“建安七子之冠”的称号。南朝诗人谢灵运更是赞颂:“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奇才博敏,安有继之。” ①在曹植的诗文中,美人這一意象频频出现且广受人们关注。他的创作受所处时代、人生经历的影响,加上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赋予了“美人”意象丰富的文学内涵和艺术成就,昭示了其独特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

一、曹植笔下的“美人”意象

纵观曹植诗赋,文中多次出现了“美女、妖女、佳人”等词语,她们都具有着美人的属性和特质,因此都归属于“美人”的研究范畴。曹植描写“美人”意象的作品在其总数中占有相当比例,其笔下的美人都是才貌双绝、淡雅高洁的,诗人通过描写她们表现出了欣赏爱慕之情;这些女子多出身高贵,曹植以此来自诩,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也通过对美人(即君子)的追慕,流露出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君臣和睦的愿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一)对美人的欣赏爱慕之情

这类作品主要是作者从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对美人进行客观、直接的描绘。古代中国,英雄豪杰爱江山更爱美人,或许是因为她们的容貌,抑或是她们温柔的性格……总之,美人以其独特的气质让无数英雄豪杰为之倾倒。在曹植描写“美人”意象的诗文中,有几首直接刻画了倾国倾城、容貌昳丽的美人,如《静思赋》云:“夫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卓特出而无匹,呈才好其莫当。性通畅以聪惠,行孊密而妍详。” ②诗中的这位美人,容颜耀晔而又神采飞扬,充满青春活力。她才华卓越独特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她性情开朗而又温柔细致。又如早期作品《闺情》曰:“有美一人,被服纤罗。妖姿艳丽,蓊若春华。红颜韠晔,云髻嵯峨。弹琴抚节,为我弦歌。清浊齐均,既亮且和。” ③诗中描写了一位天生丽质、歌艺精湛的美人观其颜色,闻其弦歌,都让人心神愉悦。《名都篇》中也写到:“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④此处的“妖女”指姿态美好的女子,作者不仅用凝练的词语概括了美人的容貌,同时也引出了后半句的“京洛少年”,在全诗中起交代下文的作用。还有《妾薄命》中:“览持佳人玉颜”等诗句,都是对美人的正面描写,抒发了曹植对美人的欣赏爱慕之情。

本文所描写的美人亦指品貌双全、内外兼修的女子,亦把《班婕妤赞》《禹妻赞》《姜嫄简狄赞》等归到此类。如《班婕妤赞》曰:“有德有言,实惟班婕。盈冲其骄,穷悦其厌。在汉夷贞,在晋正接。临飙端干,冲霜振叶。”结合历史上有关贤德妃子班婕妤的记载及品读曹植的诗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德行兼备、饱读诗书而又艳丽多姿的美人,不仅能为自身化解灾难,亦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实属罕见。又如《禹妻赞》中通情达理、矫达明义的大禹之妻等。

(二)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怅惘

这类作品主要是作者以美人来比附,从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通过描写女子红颜将逝、盛年未嫁或被遗弃等情形来间接诉说自己备受排挤迫害,怀才不遇以及在政治上报国无门的悲怨感伤之情。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易消逝的、脆弱的,就像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日落西下而久去不回,美人也不例外,越是容颜姣好的女子越经不住岁月的蹉跎,昙花一现而后日渐残枯。正如白居易在《简简吟》中描写了一个有着芙蓉脸、柳叶眉的少女,对镜化妆、针织手工、琴棋书画她都样样精通,却在出嫁前一天突然夭折,让人们悲伤不已,作者由此在结尾处发出了好物易逝、彩云易散、琉璃易脆的感慨。

曹植在其诗文中塑造的“美人”意象也具有如上特点。如《杂诗·南国有佳人》云:“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这位笑颜如花的佳人,清晨嬉戏在江河北岸,傍晚停歇在潇湘大地。无奈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美丽的容貌并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她又能为谁露齿一笑呢?何况时间不等人,青春的美貌很快便会荡然无存。在这里诗人以艳若桃李的美人来自比,比喻才华无人欣赏,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虽有英才壮志却不能施展抱负,传达出了空让年华付水流的忧嗟之思以及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为世所用的渴望之情。全诗以佳人的迟暮之哀叹展开,寄寓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三)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寻

这类作品主要是抒发作者的寄予之情,从美人的精神属性出发,通过对美人(即君子)的追求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的追寻。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美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人也是如此,但仁人君子们为了得到“美人”(指贤德的君主)的青睐都在努力找寻机会。在此之中,美人不仅以其与生俱来的绝代美色刺激了古代文士们的美好幻想,从单纯的目色之美演化为理想境界的象征,也以其幽独、洁净、孤傲等特征直接成为君子的化身。曹植的这类作品以《洛神赋》为代表。文章中广为人知的是对绝妙佳人洛神的描绘:“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⑤这里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洛神,用铺叙的手法对洛神的风骨体貌、姿态装束等进行了细致的描摹,虚写其不可名状的美,为我们呈现出一位美丽端庄、雍容华丽而又恪守礼教的贤德女子的形象,给读者如闻其声、如嗅其香、如见其人之感,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洛神之美。

文中不仅描写了洛神的美,也着重刻画了洛神和君王虽彼此相爱却又不能相守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交流。首先文中用大量篇幅描绘了洛神的容仪装束之美,接着写诗人对神女的爱慕和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动的情状,最后点出人神有别的现实处境,两人只能含恨而去惆怅分离。此时,作者在思想上已经与神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把只能存在于幻境之中的洛神当作自己心灵的慰藉,不仅失去了帝王之位还屡遭兄长的排挤迫害,无奈中孕育着失望愤懑之情;同时也借洛神的美貌来寄寓内心情愫,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寻。

二、“美人”意象的艺术特征

“美人”意象的书写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廊中源远流长,如果说《诗经》是美人意象的原创者,屈原是赋予美人意象典型化的诗人,那么曹植就是美人意象的完善者。自屈原之后,文人们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书写“美人”:一是以美人自比,表现其道德情操;一是以美人为追求对象,表现其苦苦追寻及寻求无果的苦闷。在《离骚》中,无论美人是作者自比还是作为美好理想的追求,她们都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是一种观念的存在、一种带有浪漫主义的文化象征。而到了曹植手中,通过铺叙、象征与写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刻画出了具体的美人形象,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一)浓郁的感情色彩

两汉时期著名诗人李延年在《李延年歌》中描寫了一位晶莹素洁的北方佳人,“绝世而独立”写出了这位美人并世无双、超俗出众的才志。千年以后,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自己的诗文中也借美人意象来抒情言志。变法之争,失败告终,被贬黄州,苏轼在这样的处境下完成了优美动人、千古绝唱的《赤壁赋》,在给人们带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景之时,也唱出了内心“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忧怨情绪,美人的若即若离、忽远忽近,让他惆怅无奈,忠君爱国而又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政治理想即将幻灭但又无计可施,故借“美人”意象来传达自己所思慕的圣主贤臣,并希望能够得到重用,以此来驱散心中孤独失意的阴霾。

与前代文人描写“美人”意象的诗文相比,曹植突破了以往单纯刻画女性心理活动的特征,更专注于自我情感的融入表达,在诗文中熔铸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慨。如在《美女篇》中,作者借因倾慕高义而盛年未嫁的美人之口诉说自己的人生之怨和不平之意,在美人身上注入了强烈的感情,其中所蕴含的政治失意、感伤情绪远超过“美人”所指,在这里诗人不仅以“美人”自喻,也借助其意象抒发内心情志。曹植在诗文中对外美与内美相结合的“美人”的描写实际上表达了他的一种愿望,尽管不被聘娶也绝不屈从,故借“美人”意象来象征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理想, 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感情色彩。

(二)象征与写实相结合

曹植在继承前人书写“美人”意象传统的基础上,打破了只把美人看作抽象符号的象征内蕴,具体描绘出了美人的实体形象,达到了象征与写实的融合,展现了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趣。历代有很多文人在自己的诗赋中也写到了美人,如东汉时期著名诗人张衡的《四愁诗》,作者在诗中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寻找美人,美人满目心仪、赠予物品,但因困难重重而终无所得。这里的“美人”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寄托,以此来象征君主,渴望自己能够得到赏识,但对美人形象并没有具体的刻画。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闲情赋》中通过奇特的想象,幻化成“十愿”,将希望附着在美人身上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也表达了心中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魏文帝曹丕在他的一些诗文中也提到了“美人”意象,如《善哉行》中通过对“有美一人”等诗句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子和她极高的音乐造诣,但全文仅对美人形象进行了描绘,没有明显象征寄托的意味。

曹植较之张衡、陶潜来说,真正地体现出了象征与写实相结合的艺术特征。在《洛神赋》中,作者写尽了洛神的无限美好,道出了人神有别的悲伤,并以此象征自我与理想之间的天各一方。对于常常思慕挂念君主的洛神,作者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形象鲜明且性情饱满的美人实体,其容貌、体态、举止都是清新明朗、视而可见的。“文人之韵致,美人以姿态”,独特的创作题材、建安时代艺术技巧的日渐成熟,造就了曹植才情的迸发,他在美人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通过她们的一颦一笑,使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得到了形象化的表现,更加丰富了“美人”意象的艺术特征,凸显了这位大家圣手的才华。

三、曹植书写“美人”意象的缘由

诗文之美,美在意象,贵在含蓄,用极简的文字表达诗人内心丰富的情志,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曹植擅长在其作品中运用意象来进行写实和托喻,杨柳、长亭、落叶、芭蕉、梧桐等众多意象之中,为何“美人”意象在曹植诗文中出现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呢?

(一)儒家“诗教”的影响

曹植所处的时代据《三国志·任苏杜郑传》记载到:“人怀苟且,纪纲既衰,儒道尤甚”,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仍然推崇儒道学说。反映在文学上,重视诗的社会政治作用在当时具有重要反响,对诗歌社会功能的阐释也变得尤为重要。统治者借此机会利用诗文辞赋来对被统治者进行正面教育,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由此儒家的“诗教”观应运而生。同时,它也要求文学创作在表情达意和言志抒怀方面要做到“温柔敦厚”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因而,《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成了广大文士的选择并广受青睐,“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一方面可以借助其他事物起兴开端、抒发情感,避免直接向统治者表达不满而引发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所要言说之物更加鲜明突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虽逐渐失去主流地位,但这种表现手法并未消失,反而在经历了汉末的大动乱之后逐渐兴盛起来,在建安时代得到了充分发展。

时代造就的文学才子曹植,在经历了失宠于父、被弃于兄、见疏于侄的悲惨遭遇后,只能屈服于淫威之下,因此“美人”意象就成了他用以比兴寄托的重要媒介。

(二)个人性情的抒发

孟子有著名的“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这就告诉我们在品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既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人格,又要对其所处时代背景有所知悉,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对诗文的感知和理解。曹植在早年时候,对自己的仕途道路充满信心,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以实现其“混同宇内,以致太和”的宏伟大业。无奈造化弄人,因个人性情、司马门事件等多种因素而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之后又屡遭曹丕父子的猜疑和毒害,政治抱负也随之付诸东流。

魏晋是一个重情而又自觉的文学时代。曹植恰好又是一位天才文人,他擅长谈论、喜欢交友,性格爽朗,有要所說之言就会一吐为快。早期因才华过人受到父亲的宠爱,形成了不可一世、傲气凌人的习性,而今却落到被自己的哥哥迫害、猜忌的境地,满腔热血无处喷发,只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之情,心中不免产生无限感慨。因其特殊的身份和情绪宣泄,曹植只能在特定的时期和文化传统中用“美人”意象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通过对曹植诗文中“美人”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美人”意象对于诗文的表达及其情感的抒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并且能够为后人的学习运用提供范例。首先,从文学形式来看,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美人形象,在文学史的艺术长河中又增添了众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美人。当我们在品读诗词、欣赏文学作品时,不经意间就会被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美人形象所感染,她们所包含的内蕴与情感不需要我们进行深层理性思考,只凭借外在感官就能体会领悟。其次,从文学内容来看,“美人”意象拓宽了诗词文集表情达意的范围,除了直言美人之美,同时也借美人来抒发内心情感寄寓情怀,扩大了美人所指。再次,曹植笔下塑造的“美人”意象更加明确了形象实体与符号象征二者之间的关系,将自己内心的情怀感触更好的结体于美人意象之中,使之意象更加典型化、通俗化。

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一方面描绘了女性的容貌昳丽和德才兼备,表达了对美人的欣赏爱慕之情;另一方面借“美人”意象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哀苦闷以及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艺术上,诗人运用铺叙、象征等手法使“美人”意象的书写既通俗易懂又含蓄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注释:

①李瀚:《蒙求集注》,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93页。

②③④⑤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第514页,第484页,第282页。

参考文献:

[1]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3]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袁继灵.三曹及其诗歌[D].陕西师范大学,2002.

[5]王玥琳,魏娜.近三十年来曹植女性题材诗赋研究综述[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1-7.

[6]龚爱蓉.托美人以寄情怀——论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化现象[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79-83.

作者简介:

胡慧昕,女,汉族,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美人曹植意象
抚远意象等
写给曹植
英雄与美人
论曹植对于形式美的追求
神秘的美人鱼
春天的美人树
若谋者美人戏
论曹植与《古诗十九首》无关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