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院校是我国医学教育与科研成果对外宣传的重要主体,其国际传播工作是我国全球健康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医学院校亟须化被动为主动、化“他塑”为“自塑”,以高质量的全球健康传播向外国受众展现中国医学形象,阐释中国医学发展,讲述中国医学故事,发出中国医学声音。
如何提升自身国际传播能力?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从体系、路径、叙事、人才、学科等方面提出五点建议: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顶层设计与研究布局,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构建大外宣格局与国际传播体系;要动员多方力量,拓展全球网络媒体矩阵与传播渠道,深化多形式国际交流合作,释放全球健康传播潜能,切实提升国际网络传播力;要从传播内容、语态、形式等方面建立讲好中国医学叙事的话语体系,优化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提升中国医学故事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和影响力;要充分挖掘内部工作力量,增强全员宣传意识,加强全球健康传播工作队伍建设,多维度提升传播能力与质量,并对外积极开展传播合作,引入专业力量;要推进全球健康传播的教育与研究,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形成健康传播全球共识。
关键词:医学院校;国际传播;健康传播;能力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3-0041-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传播学视域下的医学院校门户网站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332022099
当今时代,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前所未有。然而我国的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真实面貌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1]。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除引发公共健康危机外,愈发凸显的“信息疫情(infodemic)”[2]所带来的问题与挑战给我国所倡导的構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带来了不利影响,必须深刻认识到信息的全球传播工作在人类健康安全领域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2014—2022年连续发布的《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显示,我国“双一流”高校国际传播力建设水平逐年提升,海外社交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头部效应优势明显,与国际一流大学虽存在差距,但逐步缩小。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议题影响,以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为代表的医学类专业高校在谷歌新闻数量上相对于2019年有较大增长,但与航空航天类、美术类、师范类等专业高校相比,截至2022年,仍未有医学类专业高校进入内地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前25名[3-5]。
医学院校是我国医学教育与科研成果对外宣传的重要主体,医学院校的国际传播工作是我国全球健康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我国医学院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是医学院校主动树立自身良好国际形象,提高全球美誉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交流互鉴,推进世界一流医学院校建设,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中国医学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形成全球卫生健康治理共识,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一)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与研究布局,构建大外宣格局与国际传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6]。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秉持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国际传播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三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充分整合并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研究所、学院学系等力量,实现内外并重、协同联动、同频共振,加快构建大外宣格局与国际传播体系。
例如,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在工作职责中明确统筹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工作,并且对其内设机构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2019年成立海外传播办公室,负责各个国际新媒体平台、英语新闻网和“这里视北大”品牌视频网站的运营,英文信息生产与传播、北大品牌形象建设与推广以及对外关系渠道的联络与拓展。2022年聚焦投稿流程、采编系统、资源管理、大数据服务、传播效果分析等核心功能,启动融媒体系统建设。
清华大学成立全球传播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制定全球传播工作行动计划,从研究规划引领、阵地渠道建设、内容策划生产、品牌形象塑造、骨干队伍建设、组织资源保障等方面明确工作目标、路径举措等。其宣传部门对外加挂全球传播办公室,负责统筹开展全校海外宣传工作,建设全球传播体系和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建设管理面向海外的各类媒体平台,联系合作涉外媒体,协调开展国际合作伙伴宣传沟通工作。
(二)路径:深化多形式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全球网络媒体矩阵与传播渠道
医学院校应拓展传播网络渠道,深化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扩大国际“朋友圈”。建好用好管好全球网络媒体矩阵,释放医学院校全球健康传播潜能,更好地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医学资讯的需求,形成具有国际公信力、世界影响力、全球引导力的健康传播交流合作平台。在持续深化传播与交流互鉴过程中,让中国医学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医学形象更加鲜活、中国医学声音更具影响力。
第一,深化多形式全球健康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国际卫生健康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助推中国医学理念走向世界;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共享医学教育科研资源,共同应对全球性医学议题;建立面向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高端医学智库,吸引更多国外知名学者参与研究解读中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外方医学领域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委托研究,有效借力外方学术资源和平台影响;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活动;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支持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充分利用各类交流机制,在国际知名媒体、高端学术论坛和顶级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接受采访,主动发出中国医学声音,或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中国医学故事。
第二,顺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7]以及“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地搭建起涵盖网站、新媒体、海外社交媒体等全球媒体平台传播矩阵,包括中英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YouTube、WeChat等。
例如,北京大学2019年以教育部融媒体建设试点为契机,着力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建立六大国际新媒体矩阵,打通中文官微官博与国际新媒体平台,打造中英文策划、采写、编辑、发布、传播一体化的融媒共同体,形成包括新闻网、英文网、图片网、国际新媒体、校刊、电视台、广播台、官微等,以及30余个海内外主流媒体平台账号的全球传播矩阵,实现了校内外媒体融合传播。
(三)叙事:建立讲好中国医学故事的话语体系,优化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
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九个坚持”重要内容之一[8]。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中国医学声音在世界范围内能否传得开、形象能否树得起、影响能否打得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医学故事的叙事是否具有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作为传播主体,医学院校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即坚持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9],积极探索全球健康新闻报道及学术传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探索讲好中国医学故事的话语体系,探索弘扬传播中国科学家精神与医者仁心的叙事路径。应深入挖掘中国医学实践的世界意义,将中国医学故事转为国际医学议题,展示中国医学实践的世界影响,以此反映中国医学视角、阐述中国医学观点、提出中国医学方案、传播中国医学理念、展现中国医学担当。
在传播内容方面,医学院校有丰富的学术积淀、创新成果和人物故事,要善于挖掘选题、收集素材、提炼案例,从而实现用“小故事反映大道理,小切口折射大图景”。通过鲜活人物、生动情节、扎实事实与真实数据,全面立体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医学发展、中国医学科研、教育、医疗、管理工作者与中国医学生的故事,从学术领域、行业视角、民间层面来回答好世界“中国之问”的医学篇章。
同时,配合做好医学卫生健康领域重大主题的国际传播,包括撰写文章,办好专题等。例如,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传播,与政府、媒体紧密配合并持续发力,充分宣介我国医学院校的努力、成效和贡献。再如,通过报道医学院校“组团式”医疗援藏、援疆、援青、援外工作,来体现“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这些既是中国医学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民的故事。
在传播语态方面,医学院校国际传播的语言风格和话语态度应兼顾宏大叙事与鲜活表达,平衡好“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硬语态”与“软语态”、“严肃语态”与“娱乐化语态”、“主流媒体语态”与“网络媒体语态”等编码模式[10]5[11]。
要改变常用的宏观国家视角和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从微观多元视角出发,自下而上地开展国际传播。不仅要立足“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聚焦当前治国理政中医学卫生健康的新理念、新思想,报道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科技创新等成绩,传播中国医学经验;还要报道中国医学专家、医学生群体等文化生活与精神风貌,通过医学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的改变与人们微观感受的呈现,提升国外受众对中国医学体验的认识与理解。要善于使用国外受众、国际社会能够听得懂、可接受的话语,提高传播精准度。不仅要使话语有“中国味”,还要接“洋地气”、具“世界范”,在国际舆论场逐步形成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如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提出等。
在传播形式方面,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特性,通过视频、动漫、海报、图片、插画等视觉影像开展跨界叙事,利用新媒体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社交化、可视化等特征,采用互动模式,提供便于微传播、轻应用内容,以强化国际传播效果。
(四)人才:加强全球健康传播工作队伍建設,多维度提升传播能力与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6]。
区别于综合性高校拥有新闻传播等专业学科与人才,医学院校应充分挖掘内部工作力量,增强全员宣传意识,纳全院校之力参与国际传播工作,提升工作队伍能力,同时对外积极开展传播合作,引入专业力量。
第一,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健康素养、传播技能的全球健康传播工作队伍,涵盖宣传部门专业工作人员、各级宣传干部和宣传委员、广大专家学者、职工、学生等。例如,基于在公众中享有较高的公信力与信任度的专家学者[12],应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主体性作用。再如,应鼓励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与管理人员在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过程中,积极开拓宣传思路,展示中国医学形象,共同做好海外学术传播。
此外,还可吸引外籍教师、英文教师、留学生等参与全球传播及译介,如清华大学设立了“全球传播学生使者”。
第二,加强工作队伍的系统化培训,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媒体素养,提升业务能力,多维度提升医学院校国际传播的工作质量与效果。除时事政治、跨文化传播、新闻实务外,还应结合当前热门的短视频、媒体融合、社交媒体传播等开展培训与实践。例如,中国科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媒体专家、研究学者、学术期刊编辑等对公共信息官(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r)队伍进行国际科学传播系列培训。再如,清华大学2019年启动清华职员“全球传播能力提升计划”,举办专题讲座、实地参访、实战工作坊等活动。
第三,积极开展传播合作。与医学专业媒体、国际媒体、国际学术期刊等合作,共建全球健康传播实践平台并开展传播合作。引入外部专业力量,提高医学院校全球品牌形象建设、传播内容提供、活动策划执行、海外运营推广等专业化水平。
(五)学科:推进全球健康传播的教育与研究,形成健康传播全球共识
纵观我国国际传播及健康传播研究现状,有学者指出国际传播学术研究内卷化现象[13]严重,从而导致理论框架不全面,跨学科理论成果较少,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指导国际传播实践[10]4。在健康传播研究方面,新闻传播和公共卫生两个领域“泾渭分明,缺乏合作”,导致相关研究缺乏理论指导,未能在范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缺乏学科共识[14]。因此,全球健康传播亟待推进医学与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深度融合。
第一,创新医学教育,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将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纳入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加强跨领域、跨学科人才协同培养,提升医学生媒介素养与传播能力。
根据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我国“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需求,设置交叉学科,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全球健康传播实践平台,推进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15]。
2016年,北京大学创办国内首个健康传播专业硕士项目,连续多年召开“医疗、人本与媒介:健康中国与健康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资助全球卫生外交语料库及数据库建设等。
第二,推进全球健康传播跨学科的深度研究与思考。基于中国丰富的实践,深入聚焦健康传播前沿问题,补充完善全球健康传播的理论框架、研究范式等,共同推进“全球北方”的健康传播学术中心去中心化,使中国医学实践与经验为更广阔的“全球南方”健康传播服务,最终形成健康传播全球共识。
例如,清华大学2022年成立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为应对挑战提供传播领域的战略与解决方案;2023年启动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信息港,旨在促进发展与健康领域的信息交流与传播。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在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校的征程上,医学院校亟须化被动为主动、化“他塑”为“自塑”。从体系、路径、叙事、人才、学科等层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高质量的全球健康传播向国外受众展现中国医学形象,阐释中国医学发展,讲述中国医学故事,发出中国医学声音,为中国医学的国际传播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63.
[2] 流行控制:重大致死性传染病的关键事实[EB/OL].世界卫生组织官网,(2018-09-06)[2023-12-10].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 i/item/managing-epidemics-key-facts-about-major-deadly-diseases.
[3] 方增泉,祁雪晶,常晋,等.“双一流”建设视域下中国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分析[J].对外传播,2021(5):70-75.
[4]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课题组,方增泉,祁雪晶,等.新时代我国“双一流”高校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J].对外传播,2023(3):56-58.
[5] 海外传播力课题组. 2022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榜单&十大案例[EB/OL].“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2023-01-08)[2023-12-10]. https://mp.weixin.qq.com/s/cjt0BSS8Mfr2rzN_ jSVSQA.
[6] 加強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001)
[7]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001).
[8] 张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01).
[9] 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0:231.
[10] 段鹏.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8):1-8.
[11] 周晓虹.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1(6):12-19.
[12] 陈慧敏,朱泽宇,于北辰,等.公共卫生危机中政府信任、科学家信任与社会焦虑: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论的观察[J].当代传播,2023(3):44-52.
[13] 洪浚浩.传播学新趋势(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2.
[14] 孙少晶,陈怡蓓.学科轨迹和议题谱系:中国健康传播研究三十年[J].新闻大学,2018(3):84-97,150.
[15] 王辰,马超.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 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15-17.
作者简介 洪欣宜,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传播、健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