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本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4-04-05 22:00:27王盛青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

王盛青

摘要:“生本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构建了“一三六生本E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一”指的是一个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三”指的三个环节:独学、展学、研学;“六”指的是六个步骤:生独学、自检测、质解疑、聚问题、深钻研、课上练;生本:以学生为本;E课堂:E是E-learning电子学习的缩写,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E课堂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构建生本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成果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有效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多赢的局面。

关键词:生本课堂;E课堂;生本信息化

佳木斯市光复小学(以下简称为光复小学)从2012年5月起,依托“十二五”教育部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的子课题“小学数学优质课堂‘3+x特色教学课例的研究”和“十三五”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子课题“构建生本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两大课题,至今已开展了10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一、构建生本信息化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学校要主动、积极地适应信息化、教育智能化、学习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打造现代化教师队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建设现代化学校,坚实迈向未来教育。

优化课堂教学怎样使学科素养与育人目标融合?“核心素养”共有九大目标,其中第五项:科学精神;第七项:学会学习;第九项:实践创新,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引起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的变化。

如何构建生本信息化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探索生本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更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总目标,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

针对实际情况,学校找准了一个载体:将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总结提炼了智慧课堂“八步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三六生本E课堂”教学模式。

(一)智慧课堂“八步法”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的实践研究,2014年下半年,学校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了“翻转课堂八步法”,“八步法”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课堂实践中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细化“八步法”具体内容:一编、二录、三学、四测、五疑、六聚、七研、八练。“编”指教师通过研讨编写微课录制脚本;“录”指教师借助录播软件录制微课上传;“学”指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微视频内容;“测”指学生学习微视频后完成相关检测;“疑”指学生在交流平台上互动答疑;“聚”指教师梳理和聚焦学生问题再备课;“研”指课上师生深入探讨与多维度交流;“练”指作业环节移到课上,完成知识内化。

实践优化“八步法”操作办法: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课前的有效自学,课上有针对性地质疑问难、互动交流、巩固与提升。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课前、课初与课中的各个环节中,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深入挖掘、勇于创新,不断地提升翻转课堂的有效性。

1.课前的“编、录、学”,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学生乐学

发挥教研组协作备课能力强的优势,做好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微课的录制。第一,设置“视频播放进度控制”导学。第二,提供在线自测,学生测试后平台自动批阅并记录。第三,检测题拍照上传班级微信群或QQ群,增强学生分享意识。第四,学生间互相“循环”检查、批阅、修改,共同进步。第五,家长签名督导,增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五种方式的交替循环使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变得省时、高效。

2.课初的“测、疑、聚”,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引正确的方向,使学生会学

课初,教师均设置交流学习收获环节,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备课阶段预设的检测题目通过试题发布等功能,发送给学生,学生在移动终端接收、解答并提交到网络信息平台系统,完成批阅反馈,全班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时间数据分析与知识掌握情况以直观图表的形式呈现,快速、准确地聚焦问题,这是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学生在独自学习,提出质疑,梳理问题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内化,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课中的“研、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互动平台,使学生善学

抓住此环节核心要素———学习小组,针对学生不会合作学习,建立学习小组的基本操作办法,做好“两分一排”。

一是做好分组。做到异质分层,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层。二是做好排位。排位充分考虑同质异质间的优势互补,利于同质交流,也方便异质帮扶。三是做好分工。学习小组秉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要求C层展示,B层补充,A层点评与提升。

(二)光复小学“一三六生本E课堂”模式

为使成果研究应用更全面、更适用,学校将“八步法”研究再次扩展为“一三六生本E课堂”模式的研究,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1.课堂模式“一三六生本E”具体内容

一个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

三个环节:独学、展学、研学。

六个步骤:生独学、自检测、质解疑、聚问题、深钻研、课上练。第一步:生独学,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学微课内容;第二步:自检测,学生学习微课,完成相关检测;第三步:质解疑,学生在互动平台上质疑问难,师生家长互动答疑;第四步:聚问题,教师梳理和聚焦学生问题;第五步:深鉆研,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共性问题深入探讨与交流;第六步:课上练,将家庭作业移到课上,指导学生完成。

生本:以学生为本。

E课堂: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

2.高效实施“一三六生本E”具体操作

学校以“构建生本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载体,高效实施“一三六生本E”具体操作。明确目的任务,收集文献资料,成立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拟定研究方案;精心筹划,召开子课题开题会;进行校级培训,对实验教师进行引领。开展各类研究活动,通过奠基杯“说、讲、思”教学竞赛、分类合作式、“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竞赛,学年研讨课,名师引路课等形式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将课题研究重点落到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和“一三六生本E模式”。

(1)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模式研究活动

每周集体教研日。主备教师按教学进度研讨一周的课,重点关注学段教学模式、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易错点及解决策略。

优化细节管理。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根据学科重点进行教学准备。学案的书写模式为“一三六”模式。各学科和各学年根据所研究的重点进行个性化调整。常规听课和教学竞赛听课的管理偏向“一三六”教学模式的引领(见表1)。

(2)以奠基杯教学竞赛为载体,开展模式研究

每年开展教学竞赛,深入课题研究,潜心打造学校教学特色———“一三六生本E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独立备课、上课、议课能力,以及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同时,提升全體学生的学习能力。

(3)依托校级名师工作室团队,分科模式研究

校内专家型、特色合作型教研组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和名师学科优势,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成立了数学、语文、读书研究团队,并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召开教学成果交流会,提炼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子课题结题,整理档案,推广应用成果。

三、信息技术赋能课堂,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生本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反思

1.优势分析:一三六生本E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扩大,学习选择性更强;学生交流学习互动多维,学习合作性更强;学生作业方式更加丰富,交流的意识更强;教师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教科研更高效;师生间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即时练习、即时反馈、即时统计、即时点拨。

2.成果反思:课题研究中的“生本”体现不够。实验教师发现由于实验人员的研究水平所限,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效果。课题研究中的“E”落实不到位。设施更新不及时,教学设备配备不齐,导致研究出现了困难,学校的教室有限,也使信息化和课堂教学深入整合出现了困难。

(二)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为满足“三个课堂”建设的需求,助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落地应用,学校实现班班安装希沃白板,建成了3个希沃录播课堂,联通校内、光复教育集团以及城域教育资源,更好地实现“高质量落实,坚持谱新为要,创出新业绩”的目标。

1.课堂教学落实微能力点

学校的三级课程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在微能力点与教学的融合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工具有:问卷星、万彩动画、希沃白板、剪映、爱剪辑、小盒老师、酷课堂等,教室全面安装希沃白板,学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使用方法的现场培训或组织教师观看希沃培训短片,形成系列学习课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工具使用更多元,课堂教学在更有效的前提下向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常态课堂信息化。

2.以赛促研考核微能力点

2023年,学校举行了“融合课”课堂教学竞赛。竞赛中,学校将微能力点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在课后阐释教学中微能力点应用,使用了何种工具,分析微能力点对落实课标、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

以赛前备微能力点、赛中说微能力点、赛后评微能力点的方式,将培、学、评有效结合。微能力点的运用也为学校的宣传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3.学生作业使用微能力点

在作业布置中,教师通过钉钉家校本、问卷星、小盒老师等平台进行学情分析和诊断性检测,随时将学生在家与学校读与讲的视频作业形成二维码保存。多元的作业检测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落实了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整校推进工作在教育教学上的有效应用,拓展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学校利用UMU平台进行新课标考核,教务处在钉钉群建立了光复小学集体备课资源库。

学校抓住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的契机,以“应用引领”为指导,硬件有效支持为基础,增强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和效能,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内涵,构建“理论+环境+实践”的校本研训方式,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化素养。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为抓手,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用信息技术赋能学校远航,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本教学
“生本课堂”更要“备学生”
生本课堂中如何高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0:28:20
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有效性探索
浅析中职语文生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35:11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28:16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转变教师角色,打造“生本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 13:10:19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