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价值、要领与路径

2024-04-04 04:48:14刘周
华章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课程思政

[摘 要]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落实国家关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具体实践,对强化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认同、道德品质、科学思维、财经思维和“大财富观”具有重大意义。当前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教育意识不高、能力不足、教育教学体系各自为政、联动不畅,教育教学资源分散、协同不到位等问题。鉴于此,可在“三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升认知水平与教学能力,激励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加强要素资源整合,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格局;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四个课堂”多维度联动运行机制。

[关键词]课程思政;财经商贸类专业;要领;实施路径

经济全球化叠加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得财经活动深度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应带来了一系列财务金融事务问题与风险困扰。个体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和财富观,财经信息处理、财务规划及风险规避等方面的财经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是应对这些问题、风险与困扰的关键。2020年0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指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财经商贸类专业开展思想政治与专业的融合式“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这种融合式的“课程思政”教育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与国家繁荣具有重大意义[1]。

一、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蕴含

(一)有利于塑造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同一性,美德即知识”[2]。毛泽东同志认为:体也,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意即人是知识与道德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偏废。据此可见,知识学习与道德养成是“完整的人”这一主体的两面。当今世界社会思潮多元杂糅,逆全球化、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新闻自由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的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加之大学生群体的单纯性与低独立性特征,往往很容易受到不良甚至错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鉴于此,高校及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换言之,就是要兼顾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从而塑造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二)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形成

科学思维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科学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具有正确高效、可操作性大的特征,对个体思想行为具有很大影响。学生在“课程思政”的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求实思维来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通过辩证思维来提升矛盾化解的能力,通过实践思维提升责任担当的能力,通过战略思维来提升驾驭全局的能力,通过系统思维来提升协同发展的能力,通过主体思维来提升素质养成能力,通过和谐思维来提升合作共赢能力,通过文化思维来提升文化自信,通过改革思维来提升持续创新能力。这些科学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从而满足其精神层面的追求。

(三)有利于“大财富观”的形成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步入强起来的市场驱动力。由此可见,高校要引导学生个体了解劳动的艰辛和财经规则与制度,规避攀比心态带来的非理性消费主义和不切实际的“一夜暴富”等错误想法,从而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引导学生在经济金融活动中学会处理经济金融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在财富的价值权衡中做出既理性又符合德性的判断与取舍;引导学生超越“小我”的个人利益算计,在认识劳动与经济金融活动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自身财富与社会发展、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大我”的财富观,即个体、家庭、社会及国家和谐发展的“大财富观”。

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原则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融合

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既要遵循法学门类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方法论原则,又要遵循经济学门类下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的学科教学与发展规律,还要遵循教育学门类下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三者的螺旋式互促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有机融合。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蕴含政治性的鲜明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政治引领作用和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去追求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在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鉴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原理阐释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理论的科学性,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能够让学生明白为何学习、怎样学习及怎样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财富观与金融观,因此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具有政治性。其次,社會主义意识形态在逻辑上呈现自洽、系统的鲜明特征,属于一种思想或观念体系,需要通过知识的样态与科学的体系表现出来,加之金融类课程自身蕴含的劳动观、财富观、金融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财经商贸类专业知识具有耦合自洽的特征,因此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具有学理性。最后,“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教育教学内容之一,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方法论原则,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二)价值性与知识性相融合

价值性意指“课程思政”具有形塑学生价值观的重大作用,知识性意指“课程思政”具有满足学生的知识追求。一方面,“课程思政”的价值性与知识性,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根本要义,两者有机统一、互相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3]”由此可见,虽然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研究领域不同、教学方法不同,但育人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财经商贸类专业课教师需要把课程知识与能力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科学渗透、映射与融入价值观教育,如此才能成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而非仅是知识传授的“教书匠”。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是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来实现的。即便世界风云变幻、时代飞速发展,“课程思政”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变的。知识是价值观塑造的基础,是政治信仰与理想信念树立、道德修养形成的基石。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曾经提出:“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4]”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充分发挥知识的涵养作用,价值观教育才具有有效性,才能让学生自觉接受并入脑、入心。

(三)共性与个性相融合

每个事物或个体都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5]”一方面,就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既要体现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的基本特点,又要彰显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动观、财富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與“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间具有教育目的契合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和谐、诚信”之间具有价值取向统一性。鉴于此,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需要融合课程共性和个性的德育元素,兼顾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既具有共性特征,又具有差异性特征,故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需要把握和提炼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实现共性与个性的融合。

三、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提升认知水平与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主动性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师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班出身,加之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专业课只需要教好专业知识的偏颇认知,导致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重教书、轻育人”的尴尬局面,降低了课程教育教学效能与效果。为此,一方面,学校和院系层面应该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伙伴式学习等形式和手段,帮助教师加深对课程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理解,加深对“课程思政”促进专业课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发展作用的认识,进而助力学生德性、智慧和文化资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教师应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提升学情分析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效果评价能力、学术发展能力,从而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相长和自身“教书育人之道与术”的发展[6]。

(二)加强要素资源整合,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格局

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专业课思政教育与多主体部门、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平台融合而成的协同育人体系,涵盖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网络教育和文化教育等多个维度。鉴于此,学校层面应从全局和系统视角出发,建立“课程思政”多主体协同机制,保障课程思政有序开展。一方面,“课程思政”作为一个协同育人体系,从课程类型结构来看,涵盖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类型;从教学内容来看,既包含科学教育又包含人文教育;从教学队伍来看,囊括党委学工管理干部、后勤人员、思政教师及专业课教师;从协同主体来看,链接各职能部门和校内外社会组织;从育人环境来看,贯通学风校风、社会实践活动和网络德育等多方面。由此可见,“课程思政”需要发挥党团组织、行政组织、教学组织、学生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共育作用,多主体同向同行、协同推进。另一方面,在协同实践过程中要避免陷入“都管都不管”的窠臼,应通过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建立联席会议与督导评议机制等手段,规制“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7]。

(三)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四个课堂”多维度联动运行机制

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也需要“四个课堂”有机贯通、多维度联动机制来保障教育教学体系正常运行。一方面,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是实现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基础和关键。第一,教学内容方面。注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财政思想、金融本质、货币供求等理论对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第二,教学方法方面。采用理论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来重点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金融理论与实践和西方经济学的金融理论与实践等。第三,课时安排方面。课程思政在48学时中设计课时占10学时,课时不采取集中方式,而采取分布于整个教学课时的方式,尽量选取思政题材作为每节课的课程导入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四个课堂”有机贯通、多维度联动机制是实现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平台和保障。首先,通过思政课、专业课等第一课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夯实学生的德育知识与态度基础。其次,通过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演讲比赛、科研项目等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再次,通过MOOC、“两微一端”等网络第三课堂加速学生“学以致慧”的认知提升。最后,通过校园景观、服务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等文化第四课堂潜移默化、正向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与人格品质。

结束语

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应引导并助力学生将知识与能力内化为德性之知,以此增强学生价值判断及选择能力,进而实现学校全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和塑造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庆.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J].公关世界,2023(17): 120-122.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13.

[3]沈壮海.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写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两周年之际[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3-10.

[4]白臣.道德自觉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

[6]王梅.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改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23):209-211.

[7]曾红武.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35):142-145.

作者简介:刘周(1983— ),男,汉族,四川安岳人,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2023年度校级课程思政专项课题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融入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CWL2023SZA001)。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地理教育(2016年11期)2016-12-20 16:26:24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2:55:56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18:5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