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4-04-03 23:08张璐璐唐睿
新楚文化 2024年4期
关键词:非遗人工智能融合

张璐璐 唐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众多,涵盖面广,并且日益受到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可以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主要从四个方面探究智能技术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分别是在数据库的建设上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在非遗展示中构建互动性的审美场域,利用大数据算法实现非遗的个性化传播,以及开发智能化的文创产品,推动非遗的科技化与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非遗;人工智能;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4-007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4.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魔幻电影的数字技术美学研究”(項目编号:21YJC760104)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蕴含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成就,反映了华夏民族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然而,在如今数字娱乐高度繁荣的背景下,非遗面临着急速消亡的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展现出重构人文、艺术领域的潜力,“元宇宙”“数字孪生”“虚拟数字人”等概念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是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也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的重要手段。运用VR、AR、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不仅能够创新性地丰富文化内容,延长非遗的生命力,而且能够让更多的群众走进旅游景点和博物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度”。

一、提升信息的处理效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系统化

建立完整的非遗资源档案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一项基础内容,相较于传统的记录与储存方式,人工智能可以提升非遗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通过构建非遗的数字信息资源平台,促使更多创作者以新的视角对非遗资源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为后续非遗的数字化信息重构和再生提供了可能性。首先,数字储存方式的多样化。要实现非遗资源共享,必须将非遗资源转化、再现、复原成统一的数字形态,才能以“超链接”的方式对非遗信息进行实时查询、管理和利用。传统人工记录的方式效率低下、形式单一,而在数字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全方位地进行“活态”记录,而且储存内容兼具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电影等多种形式,更能真实地还原和记录非遗的原始信息。其次,实现非遗数字资源的持续更新。在web3.0时代,区块链技术可以将文件共享到全球不同种类的数字设备中,传承人、政府机构或学者将收集整理的新资料上传到公共数据库,并发布到区块链中,其他机构对资料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完成非遗数据的同步更新[1]。这一过程具有储存量大、安全度高、高速、成本低等特点,有助于解决当下非遗数字储存空间不足、审查流程繁琐以及信息滞后的问题。

目前各级政府和相关文物保护机构都开设了非遗文化知识网站和共享数据库,如江西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海市非遗网等。以国家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为例,平台上非遗数字化档案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展览、影音、图集、H5等多种方式。例如,江西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制作团队不仅将手工制瓷技艺的整个过程拍摄下来,而且结合动画、特效、三维等技术进行动态讲解演示,构建了完整的档案资料。由于中国非遗网涵盖了我国1557个国家级代表项目,共计3610个子项,数字资源量大,内容多样,该平台还以地图的形式对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进行了分类,对非遗的十大门类型也赋予了视觉化的标识,方便访问者直观地进行检索与体验。

二、构建互动性的审美场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活态化

如何设计与展示内容,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中之重。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互动性的审美场域,创造全新的展示和交流方式,能够为观众带来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文化体验。在数字媒体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以“在场”的方式体验文化内容,如果只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原封不动地将有年代感的非遗图片、影像或实物呈现在观众面前,必然会让人们因缺乏实际应用场景而产生浅尝而止的观感体验。“场域”是由不同关系网络组成的空间性概念,阿诺德·柏林特将场域理论引入美学领域,指出主体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对审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场域中,人们不再受限制于实体化场馆的“静观”体验,而以感官“介入”的方式进入虚拟空间或混合空间的多维场景中,与非遗展品建立一种互动的“亲密”关系。

这种全新的经验模式,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影像装置开展的线下互动性体验。这种体验方式在保留非遗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对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予以创新,同时利用成像技术、仿真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对非遗的人文环境和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深度模拟,使观众进入一个与非遗资源相对应的互动体验场域。2020年在腾讯主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上,首次以数字化形式结合创意互动玩法,复现了中国古代“曲水流觞”的民间传统习俗。观众坐在溪边的蒲团上,周围是随风摆动的竹叶,前方地面上是带有交感装置流淌的小溪的影像,小溪上漂浮着荷叶,当观众用手轻轻触碰飘向自己的荷叶上的酒杯,屏幕上便会浮现出诗句,人们仿佛置身于王羲之的兰亭序中,身临其境地体味古代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雅事。又如,在“高山流水”的装置前,当观众隔空拨动古琴,就能触发感应装置,亲手演奏出一首悠扬的《广陵散》,根据波动的音律,古琴上方的全息影像还有飞鸟、花瓣以及瀑布流动速度变化,让观众极具参与感和临场感。

另一种展示形式是线上的虚拟博物馆和APP程序。观众利用移动终端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与非遗展品产生交互行为,在线上体验非遗的生长环境和文化之美。“卜石”“榫卯”“斗拱”“西窗烛”“昆曲衣箱”等APP都属于这一类型,这几款应用凭借着精细的三维建模、古风典雅的动画、寓教于乐的游戏玩法,将丰富而悠久的非遗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给观众。“云游敦煌”是这些应用程序中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典范,自上线以来获得了国家权威文博机构和主流媒体的推荐,引发了年轻人的追捧和关注。其中,敦煌动画剧和智慧解说模块将非遗内容与电影叙事手法充分地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敦煌文化的故事性和感染力。“为角色配音”“为壁画涂色”“点亮莫高窟”等互动环节则利用区块链技术,让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指尖就参与到故事情境的个性化创造中,为人们提供了智能化的活态体验。可见,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科技,不仅为非遗内容创新带来了新观念,还为非遗的展示与呈现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

三、利用大数据的动态分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个性化

人工智能具有展示性功能之外,还在非遗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具有体量大、速度快、多样化、价值化等特点。基于大数据的特点,非遗在进行诸如信息推送、软件更新、跨屏传播等工作中,便可以依靠过往数据提供强力的算法支撑,使之实现更高效和智能的个性化传播。在互联网普及之前,非遗往往通过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不仅传播效率低下,而且极大地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互联网普及之后,虽然开启了超越实体化的传播模式,但人们想要了解或学习某项非遗文化,需要主动地在网络上搜索,并筛选相关信息资源,整个过程中难免会受到错误信息、无效信息、滞后信息的干扰,耗费较多的时间。而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通过大数据分析、传感器定位和跨屏识别等技术,可以实现非遗文化的智能推送与检索。

首先,非遗信息的定制化推送,让人们有更多机会获取自己感兴趣的非遗内容。智能算法通过用户反馈和评价机制,勾勒出每一位用户的用户画像,针对用户的地区、兴趣、年龄、消费习惯等信息,推送定制化的非遗信息。例如,某位用户在页面停留时间很长,这个行为被后台记录,说明此次推荐结果成功,如果用户没有点击甚至跳过页面直接键入新的搜索,则说明没有提供用户想要的结果,数以亿计的互动数据帮助算法进行持续优化,最终让该用户获得“比自己还了解自己”的高精确度信息推送。目前大型的非遗数据平台都逐渐采用推荐算法,实现非遗“千人千面”的信息传播,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非遗信息。其次,提供多样化入口,满足不同喜好的观众。以推荐算法为驱动的非遗内容平台,会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改善非遗产品,开发者更加清楚受众的需求,从而不断地优化产品,并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类型的内容,为非遗产品拓展更多的用户群。例如,“折扇”APP就为用户设置了不同的内容板块,人们不仅可以完成折扇的知识学习,还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娱乐,还能够在线购买折扇商品,进行作品分享和交流等活动。

最后,推荐算法更容易让非遗内容“破圈”。非遗活态化传承的目标,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然而非遗相关信息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频率不高,很多人不会主动地关注非遗信息。基于大数据推荐算法,一些非遗资源被打上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风、手工匠人、东方美学等标签,能够推送给相应的感兴趣的人,通过这些人的点击和关注,基于算法逻辑,又可以推送给更多拥有相同爱好标签的人,从而为非遗获取更多的流量支持[2]。抖音便是国内典型的以推荐算法为驱动的社交平台,该平台已成为向年轻人展示中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抖音会根据用户需求的内容表现,制造与非遗相关的热点话题,引导用户根据相关内容进行创作和讨论。根据《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非遗内容在该平台得到了繁荣的发展,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抖音覆盖率为99.42%,与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率149%,播放量同比增长83%。例如,“非遗合伙人”“非遗奇遇记”“我的家乡有民歌”“皮一下很开心”(皮影)等话题活动获得大量的关注,借助现象级、个性化的传播机制为非遗提供了曝光量。

四、开发智能化的文创产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科技化

智能化非遗文创产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以文创市场为导向、以智能为宗旨,把非遗文创产品的价值朝着个性化、人性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非遗文创产品相结合,把传统的文化创意产品转变为智能型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能够延续非遗的文化价值,还能帮助非遗传承人整合资源,优化和延伸产业链。

首先,开发智能型的文创能够提升非遗产品的技术性和新颖性,增强大众与非遗之间的黏合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对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愈来愈高[3]。传统的非遗产品机制成本高、利润低、创新性和科技性不足,且受众面狭窄。而借助传感器、人机交互、物联网、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开发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物质文化需要,将大众与非遗、非遗与当代语境建立联系,延长观众与非遗文化的接触时间。例如,茶密T-master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的泡茶产品。以往人们想要泡出一壶好茶,需要具备相关的茶叶文化知识以及常年的泡茶经验积累,而茶密T-master大师壶从中国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解析泡茶技艺,在产品上内置多个传感器,收集工序、器具、火候等数据,再通过AI算法预先提醒水位精准,主动进行温度补偿,确保每一种茶都能根据算法获得最佳口感,让消费者拥有媲美大师级的泡茶技艺。该产品APP还内置了300多种茶叶以及相应的茶谱,利用大数据算法进行智能推送。又如,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推出的全球首款AI人工智能打造的数字皮影藏品,借助于图像风格迁移算法,可以实现人工智能自主学习皮影的视觉造型和涂色技艺,从而进行数字皮影创作。2022年1月以济南皮影戏《西游记》剧目为蓝本创作的AI作品,已上线售卖。

其次,智能文创产品促使非遗产业进行转型与升级,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人工智能的支撑下,非遗形成了从线上知识学习、直播、售卖到线下展览、体验等在内的产业链。新的消费需求促使非遗文创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催生出新的业态,串联起上下游产业链。例如,基于人工智能、仿真生成算法、云共享等技术研发的软笔书法体验系统智能书法台,不仅是一款书法创作工具,而且涉及了书法的知识、培训、创作、展示、销售与交流的一條完整的书法产业链[4]。除了设备的销售之外,智能书法台的盈利渠道还包括付费下载、打印装裱、衍生品销售收入等,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开放的全新体验,同时也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的商业平台。

五、结语

随着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未来人工智能与非遗的融合将会更加密切。首先,建立系统化的非遗数字知识库是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人工智能可以优化数字资源整理的工作流程,提升用户的检索效率,为后续非遗“活化”提供发展空间。其次,基于非遗知识图谱的应用,将各种数字化信息拆解和重构,更新非遗内容,构建互动性的审美场域,以更加生动的智能化方式进行活态展示。其三,人工智能凭借着强大的数据算法支持,将非遗传播对象关联化,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和传播。最后,智能型的非遗文创产品凝聚着当代的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不仅能够让非遗嵌入人们日常生活,而且为传统非遗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渠道。当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技术激发了非遗的内在文化基因,赋予非遗更多的科技性和新颖性,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非遗也让智能科技展现出人性化、人文化、情感化的一面,呈现出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轮驱动”。

参考文献:

[1]牛金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传播的数字技术赋权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9(05):150-156.

[2]肖梦涯.推荐算法+短视频:非遗营销组合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21(02):141-147.

[3]程倩春.智能革命语境下的休闲哲学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21(04):91-97.

[4]余吉安,徐琳,殷凯.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J].中国科技论坛,2020(02):54-61.

[5]姜潇硕.传统与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的设计[N].中国电影报,2023-11-15.

作者简介:

张璐璐(1990-),女,江西南昌人,博士,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特效电影、数字媒体艺术。

唐睿(1984-),男,江西南昌人,博士,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三维影像、交互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非遗人工智能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