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齐风》所见齐女的政治头脑及其原因探析

2024-04-03 07:16程雪
新楚文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政治意识诗经

【摘要】《诗经·齐风》共十一篇,所述事件关乎齐国女子的就有六篇。按照其描述的内容划分,《鸡鸣》《东方未明》体现了齐国女子的关心政治,《南山》《敝笱》《载驱》体现了齐国女子的“参政”。齐女子所具有的政治才华都很令人惊奇,她们胸怀天下、深明大义、爱国知理的优良品质清晰可见。从齐国文化特点、婚姻习俗、女性地位、用人政策等方面可以窥探齐国女子政治才华之高的原因。

【关键词】《诗经·齐风》;齐女;政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5-0019-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5.006

学界对于《诗经·齐风》篇章的整体研究和探讨,重点关注诗歌产生的年代、描述事件的中心人物或是核心思想主旨。但抛开主旨思想,单就以齐国女子的政治才能为主线,将《齐风》这类诗歌进行统一探讨的研究较少。《鸡鸣》《东方未明》《南山》《敝笱》《载驱》《东方之日》均涉及齐女,几乎占据了《诗经·齐风》篇目的一半以上,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女所拥有的独特政治品质是当时人们的共识。齐女忧心国事、参与国事的形象在诗歌中清晰可见,这与齐国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密不可分。

一、齐国女子的关心政治

《鸡鸣》是《诗经·齐风》的开篇,对于《鸡鸣》所述主旨,毛序言:“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诞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伪《子贡诗传》云:“桓公好内,卫姬箴之,赋《鸡鸣》。”方玉润认为:“此正士夫之家,鸡鸣待旦,贤妇关心,常恐早朝迟误有累慎德。”姚际恒云:“谓贤妃作也可,即大夫妻作也亦无不可。”邵炳军先生认为:“就夫妻身份而论,言其为君与妃亦可,言其为大夫与妻妾更切,则诗歌确为齐大夫之妻戒夫之作。”可见众说纷纭,但“妻戒夫”,即女主人督促自己的丈夫早起上朝的事实,各家所持意见基本一致。《鸡鸣》篇从正面叙述了齐女子对于上朝一事的重视,刻画了妻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丈夫的场景,而这些反映了齐女子胸怀国事、深明大义的优良品质。《鸡鸣》原诗如下: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前两句是妻子對丈夫说的话,勤劳的妻子听到了鸡叫的声音,于是对丈夫说“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古代国君上朝接见群臣,鸡鸣后应门击柝,少师奏质明于阶下,此乃古人常礼。可见,妻子对早朝的秩序礼仪和行为规范应是比较熟悉的。对于妻子的催促,丈夫却留恋床笫回答说“苍蝇之声”“月出之光”,最后妻子以“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加以劝说,让丈夫快快起身上朝,不要让别人讨厌自己。从中也可以看出妻子深知朝堂上的人际法则、礼仪秩序,并以此来劝说丈夫,由此齐女子深明大义、爱国、知理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与《鸡鸣》从正面直言叙述不同,《东方未明》一篇则从反面体现了齐女子的关心政治。《东方未明》篇毛序和朱传都认为这是讽刺“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的诗,讽刺统治者忝居高位、兴居无节,致使官员日夜忙碌、处理朝政。细读全诗会发现《东方未明》篇以第三视角进行描写,“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辰夜”等描写时间和事件的词语,也只能是作为枕边人妻子所能够见到的。《东方未明》原诗如下: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诗中丈夫忙碌的形象刻画得很生动。东方还未亮,身为官员的丈夫就急忙起身穿衣,以至于“颠倒衣裳”,以手忙脚乱、穿错衣衫的急促动作描绘出丈夫工作的辛苦。而早起的原因则是“自公召至”“自公令之”,这些让妻子以“狂夫”一词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无奈,而妻子忧虑国事的情愫也深埋其间。

《鸡鸣》和《东方未明》的前两句同样是描写丈夫上早朝之事,前者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不要耽误国事,而后者则因为统治者的政令反复无常以至于丈夫每日如“狂夫”一般而发出担忧和无奈。看似同样的事件却反映了齐国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在不同环境下齐女子发出了不同的感慨。国运当时,齐女子心怀天下,有胆有识;在政治环境恶劣时又以诗反讽来表达内心的忧愁,可见齐女子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始终很高。

二、齐国女子的“参政”

《南山》《敝笱》《载驱》这三篇涉及的主要人物是文姜、齐襄公、鲁桓公三人。关于《南山》的主旨,朱熹认为《南山》前二章刺齐襄,后二章刺鲁桓。方玉润以为《南山》“诗直刺文姜”;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是一首讽刺齐襄公的诗;程俊英先生也认同此观点,她说“这是一首讽刺齐襄公淫乱无耻的诗”。笔者认为,《南山》应当是一首刺诗,现列原诗如下: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屡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鞫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诗歌连用四句反问,矛头直指文姜与其兄淫乱的行为:“既曰归止,曷又怀止?”既然已经出嫁了,怎么又想让人过夜?“既曰告止,曷又鞫止?”既然娶妻察告了父母,为什么还要放纵她胡来呢?一组反问句的运用将诗人的愤怒深埋其中,谴责文姜与其兄荒淫无道的行为导致桓公被杀、齐鲁的婚姻之好而破裂。

关于《敝笱》和《载驱》两篇,大多学者继续继承毛序说,认为这两首仍是刺诗,但所刺人物增加了鲁庄公和哀姜。朱熹认为:“《敝笱》刺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2]魏源认为:“《敝笱》,刺哀姜也。”[3]也有学者认为这并不是刺诗。王志民认为:“《齐风》中的《南山》《敝苟》《载驱》三篇,实际反映了齐国同姓可婚的礼俗。”[4]

笔者更倾向于《敝笱》是一首刺诗,所刺人物是鲁桓公。该诗的题目和内容均以“笱”比喻,“笱”是鱼篓,捕鱼具的意思,而敝笱的意思说这个捕鱼具是坏的。在以敝笱起头以后,“齐子归止,其从如云”“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描述了齐子归之的浩大队伍。《诗经》中所常用的归主要的意思是出嫁[5],故此处描写的应是文姜出嫁时的队伍。笔者从行文逻辑推测,齐人应当是在文姜出嫁前就已经知晓了文姜与其兄私通,所以担忧鲁桓公如“敝笱”一般,不能防闲从而使得婚姻破裂。对于《载驱》篇,笔者认为应当是描写婚嫁情景的一篇诗,诗中有大量描写婚嫁情景的句子。

三首诗所刺的原因是什么呢?王志民提出:“以《齐风》时代齐人的性道德观念,他们刺襄公、憎文姜,恐怕非为乱伦越礼,实是对他们婚外通奸,以至鲁桓丧命,两国交恶的谴责。”[4]笔者认为,兄妹的荒淫行径产生令人愤怒的恶劣结果应当是诗歌创作的原因。《敝笱》体现出了诗人对文姜出嫁能结两国之好的高兴,但又担心鲁桓公不能防闲致使婚姻之好破裂的矛盾心理。《左传》的记载中,文姜出嫁乃是齐、鲁两国通婚的开始,因此齐人和鲁人将“合二姓之好”的美好愿景寄托于两人身上,然而文姜却与襄公不伦,破坏“两姓相好”。三篇诗无论是着眼于伦理道德还是他们的行为造成的恶果,都与齐国女子有关。

《南山》《敝笱》《载驱》中所呈现的是齐国女子的负面“参政”。这里的“参政”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参与处理国家事务。周礼“妇无公事”的礼法是不允许女性执掌政权、决策政事的,但是在春秋时期,各个国家为了自身发展往往以婚姻来加强联系,那么无形之中女子就会以国君夫人或是其他身份来直接或间接地对政事进行干预,影响政治局势的发展。

文姜负面“参政”而祸国的事实是不变的。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嫁给鲁桓公为妻。但她却同其兄襄公私通,鲁桓公也因此被齐人杀死。因此历代文人学者对文姜的形象描述多是负面评价。这确是文姜不可逃避的历史责任。但通过分析文姜名字,会发现文姜的谥号似与其通常的形象有所出入。《逸周书·谥法解》载:“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6]谥号是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评价的文字。而文姜能用“文”这个字,说明文姜应当具有很高的才华和道德修养的。那么她做了哪些事情能够使后人给予她以“文”这个谥号呢?笔者认为,文姜以出色的外交能力与审时度势的政治头脑斡旋于齐、鲁两国之间,并在巩固鲁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减缓鲁国衰败的速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杰出才华,才使得她获得“文”这个谥号,这反映了齐女子的正面“参政”。笔者现将《春秋》中关于文姜的正面活动列举如下: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

六年“冬,齐人来归卫俘”。

十九年“夫人姜氏如莒”。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古时学者认为文姜的以上活动是“奸”,笔者认为不免有对文姜的刻板印象。对于文姜外交活动的目的和交谈内容因文献没有具体记载没办法明晓,但是通过推敲《春秋》和《左传》的句义可以大体推测她外交活动的原因。庄公四年时,文姜“享齐侯于祝丘”。这里所用的“享”字,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进行了解释:“享与飨同音,诸侯之相享?者多,鲁公与诸国人物亦尝享?。”[7]可见“享”适用于以国君身份出席的正式场合,那么书文姜时却用“享”,可见此次的会晤并非“奸”,笔者推测此次会晤或许超越文姜个人身份而代表国家身份进行交谈。再者,庄公六年时,“齐人来归卫俘”,《左传》直言是“文姜请之也”,可见文姜出色的外交能力。此外学者对于文姜入莒也多有阐发,认为此次的活动是寻求外援以增强鲁国实力[8]。可以说在春秋时期,文姜是优秀政治女性的代表之一。

总体而言,在《齐风》中既能从诗歌中体会到当时齐国女子的负面“参政”所造成的恶劣结果,也能从人物故事背景中明晰当时齐国女子的政治使命。她们的政治才能不断影响周围人,小到叮咛自己的枕边人,大到影响国家外交关系,这种政治意识令人惊叹。

三、齐国女子政治才华之高的原因

齐国女子的政治头脑不容小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齐国女子能够具备这样的政治才能呢?笔者认为从齐国文化特点、齐国的婚姻习俗、齐国女子的地位以及齐国的用人政策方面可以推测其中原因。

(一)齐文化的开明与开放性

齐文化的开明性与开放性是其特点之一。早在姜太公治齐时就奠定了齐文化开明性与开放性的基调,姜太公在经济上“通工商之盐,便渔民之利”,文化上“因其俗,简其礼”,用人政策上“选贤举能”。这些政策被历代國君传承,政策里蕴含的开明性与开放性也逐渐渗透蔓延。这种开明性与开放性的表现主要是言论自由,学术民主,政治上没有什么思想禁锢[9]。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齐国女子也就不断地受到活跃、奔放、先进思想的感染,她们热情、奔放、深明大义、心怀天下的品质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不断生根发芽,造就了一批批拥有优良政治品质的齐国女性。

(二)家庭婚姻习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婚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国家统治的重要工具。虽然周礼“同姓不婚”是国际通行的法则,但是在齐国仍保留有“同姓相婚”的习俗。因此在齐人眼里,文姜的行为并非大逆不道。王志民说:“周礼同姓不婚,齐人是了解的,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或者漠然置之,或以狡辩饰过,一个关乎人伦厚别的大礼大节问题就烟消云散了。在周礼,大逆不道,在齐礼,无可厚非。”[4]除此之外,齐国允许和支持妇女再嫁并且大范围的出现“赘婿”。这样看来,齐国的婚姻习俗更加开放,他们没有“尊尊亲亲”以及后来被称为“夫为妻纲”的伦理纲条。他们在婚姻上对女子的限制和约束并不多,这样的婚姻习俗和社会环境给予女子自由思想、自由行动的空间,也就更容易催发出理性、思辨、睿智的头脑。

(三)齐国女子本身的地位较高

齐国女子的地位是不卑的。在《东方之日》篇中,程俊英认为《东方之日》是诗人写一个女子追求“他”的故事[10],全诗如下: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描述了女子追求自己,并一步步向其靠近的场景。从“在我室兮”到“在我闼兮”,女子在一蹴一蹑间不断向男子靠近,从侧面说明了齐国女子性格热情奔放、大胆泼辣、天真率直,而男子也并不排斥女子这样的行为,这说明了齐国男女之间的身份等级和差距并不大。再者从《鸡鸣》篇妻子催促丈夫起床,从妻子略带责备的催促和丈夫以“苍蝇之声”俏皮口吻回复,似也看不出男尊女卑,反而有些女主人掌家的意味。因此可以发现齐国女子的身份地位并不低,而这就在齐国营造了尊重女性的良好风俗。

(四)齐国开明的用人政策

齐国的用人政策始终秉持一个方针——选贤举能,“尊贤”“尚贤”是为了“用贤”。这种开明的用人政策塑造了女性关心国家大事、敢于直言进谏的品格,国君的宽容大度也为才女提供了发挥本领的舞台,让她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管仲有一名叫做婧的小妾,她破解了宁戚对齐桓公所说的“浩浩乎白水”的隐喻,使得齐国得到了一个治国的贤能之士;伤槐女也是齐国勇敢、睿智的女性代表,她勇于提出“爱树而贱人”是不合理的,这不仅成功救了她的父亲,而且齐国也废除了伤槐之法;盐邑之女钟离春更是齐国女子敢于谏言的典型代表,她因齐国国势衰微、朝纲不振而心痛,于是直言进谏,并靠着自己的卓识远见深深打动了齐宣王。这些都是敢于直言纳谏、有勇有谋、坚毅果敢的齐国女子典型代表,类似的齐国女子还有很多,她们身上的闪光点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诗经·齐风》中所反映的齐国女性的政治光辉和优良品格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而这些是齐国独特的文化风格、文化习俗所塑造的,她们的胸怀天下、深明大义、有勇有谋、坚毅果敢等优良品质仍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229.

[2]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

[3]魏源,撰.诗古微[M].何慎怡,等点校.湖南:岳麓书社,1989:778.

[4]王志民.从《诗经·齐风》看齐文化[J].东岳论丛,1990(02):90-94.

[5]邵炳军.德音斋文集·诗经卷:下册[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414.

[6]黃怀信,张懋鎔,田绪东.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78-680.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138.

[8]高娜.文姜形象考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123-126.

[9]郭墨兰,吕世忠.齐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32.

[10]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17:209.

作者简介:

程雪(2000.10-),女,汉族,山东新泰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史。

猜你喜欢
政治意识诗经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强化政治意识,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增强政治意识面临的三大挑战
政治意识:政治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习近平缘何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问题
领导干部强化大局意识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