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芬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种“向写而读”的过程。于读中发展写作,用写作深化阅读,实现读与写和谐共赢,语言与思维同构共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 解读 重构 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是一种“向写而读”的过程,学习语言最终是要能灵活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能力,提高习作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加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重视读与写、说与写的结合与促进。教者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文本的解读与重构,发掘教材中的丰富资源,寻觅读写联结的生成点,精心设计读写训练,巧引妙导,寻求合适方式,将读与写高效结合,让学生在读中发展写作,用写作深化阅读,让阅读真正为习作服务,实现读与写和谐共赢,语言与思维同构共生。
一、“依葫芦画瓢”巧临摹——仿
模仿是学习、创造的开端。小学三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层层递进。第一学段以写话为重点,侧重于说写完整的话;第二学段以段落为重点,侧重于把一段话写丰满具体;第三学段侧重于文章的篇章结构。对于小学生来说,从阅读到写作,从积累到运用,都是一个过程和跨越。作文练习,开始可以先不要求什么创造,教者要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揣摩、探寻文本的言语形式、表现手法、结构布局、构思立意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学段要求,依据年级特点发掘练点、仿点,巧引妙导,让学生情动辞发,放飞想象,借鉴和模仿,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设起阅读与习作的金桥,实现阅读与写作的顺利对接。
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以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赋予秋雨以灵性,行文活泼,惟妙惟肖,富有情趣,是引导三年级学生进行段落仿写的好范例。教者要就文取材,引导学生品读、欣赏语句的独特美,理解文本的情味,在此基础上模仿表达以及抒发、重构。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感受文本的灵气,于依样画葫芦中迸发思维的火花:“春天的风有一盒五彩缤纷的染料。它把紫色给了牵牛花,紫红的花瓣似一个个小喇叭,吹呀吹呀,吹响了春天的赞歌……”如此训练,立足文本内容,基于文本表达,习得文本语言能力,既实现了对言语表达方式的有效吸纳,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又调动了日常生活体验,模仿、重构出自己独特的言语。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语言表达在理解中建构,思维发展在文本重构中提升,“言意兼得”,读写交融。
二、“开枝散叶”拓想象——扩
标点符号总是与文字形影不离,不同的标点符号在作品中诠释着各自独到的意思。省略号似有一种“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意味,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并挖掘省略号蕴藏的内涵,激发学生放飞想象,重构文本,让一个个静止的省略号变成一朵朵的思维火花。
如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中出现了几处省略号。其中有一处是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这处省略号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写话,落实言语实践的落脚点。教者可创设童话情境,以童话的色彩激活学生思维,以儿童的言语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启发学生思考:当早上天刚蒙蒙亮时,当中午烈日当空时,当傍晚夕阳西下时,喜鹊阿姨都会跟小喜鹊说:“鹊,鹊,鹊……”小喜鹊总回答:“鹊,鹊,鹊……”你知道他们分别在说些什么吗?试着想一想、说一说。如此,把阅读与说话、写话紧密结合,拓展延伸,既基于文本内容,又丰富文本内容,使言语与思维同构共生,阅读与写话比翼齐飞。
三、“移花接木”当巧匠——改
古诗,语言精湛,韵律优美,意蕴深长,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内容丰富,有描景写意的田园诗,有细腻动人的抒情诗,有情感真挚的叙事诗……一首首诗是一幅幅画,是一份份情,是一支支歌,短小精练的诗绘就了一幅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美轮美奂,耐人寻味。教学中,让学生在想象诗画、理解诗意、感受诗境、品悟诗理的基础上,倾听文本的灵魂之响,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细腻生动、情感真挚、情景交融的现代文,不失为古诗教学的创新之举。这样既可以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造能力。
如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一词勾画了一幅清新淡雅、色彩怡人、祥和宁静、颇有情趣的田园生活画:暖阳、茅房、草地、溪流……一切如此恬静柔和,如诗如画,如梦似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品读诗句、品悟诗意、品味诗韵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细读重构:依托词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铺叙环境,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情景,刻画茅檐周围声色俱佳的环境;借助词眼“醉里吴音相媚好”丰厚想象,构想老年夫妻的形象,复原“把酒言欢”的情景,描摹老夫妻俩的情态、动作、言语;情景交融,真情描绘大儿、中儿、小儿分别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怎样劳作,以生动具体的拓展再现农村生活的温馨朴实,重构想象一家人其乐融融、祥和安适、悠闲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如此,在对词作进行品读、解构的过程中改写、建构、升华,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和谐共生,阅读与习作的同步共赢。
又如,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一诗描写了儿童在寒天里“弄冰”的情景。诗中有形、诗中有色、诗中有声、诗中有意。儿童以冰为钲,怡然自得的盎然意趣蘊含其间。这首诗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建构想象中的画面,理解文本诗意,在感受、品味诗境的同时,激发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以同龄人的眼光描摹诗中儿童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揣摩儿童的内心,渲染周围的环境,等等,把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化作一个个跳动的字符,让这首充满童趣的古诗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使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与滋养的同时,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奇思妙想”学创造——续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情节扣人心弦,结尾巧妙,或含蓄收敛、意犹未尽,或余音绕梁、耐人寻味,给读者提供了推理和构想的空间。教学此类课文时,除了引导学生对文本显性和隐性内容深入解读,还需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再建构。可以在课文的结尾处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运用文本的语言风格、言语形式、表现手法,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读中续写,让读写结合在文本的解读与重构处融合,让思维灵感在文本的解读与重构处延伸。
如六年级上册《桥》是一篇微型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叙述了一个给人以强烈震撼和冲击的故事: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篇微型小说设置悬念,结尾令人心头一震。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依作者的思路以及文本提供的情节、环境、人物性格,创编后面的故事,让心中的想象之泉恣意流淌,让续写在重构中延续故事的精华。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立足文本,细读文本,与文本深层对话,汲取文本养料,挖掘文本内涵,在模仿实践中内化迁移,在想象扩展中丰富内蕴,在创新改写中灵活运用,在创造续写中激活灵感。如此仿、扩、改、续,循序渐进,读与写在文本解读与重构中相互交融,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语言的建构、运用和思维的发展中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龙文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