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科学教学整合思路

2024-04-02 08:03杨玉莲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教学整合学科融合

杨玉莲

〔摘    要〕  在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思路,并从学科融合教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为此,本文将结合学科融合背景,探讨小学科学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路与举措,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实现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  学科融合;语文与科学;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127-129

一、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与科学教学整合思路

(一)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学科融合背景下,教師要想实现小学科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就需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入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促进科学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以小学语文《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属于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回,讲述了诸葛亮利用计谋借箭的故事。在课程教学准备阶段,教师一般需从学生的角度着手,结合学科融合的背景分析课文,找出其中与科学相关的知识点,并以此设计教学方案,增强学生探究课文知识的兴趣。在预习课文环节,教师可让学生想象文中描述的场景是否可行,并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在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场景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之后再开展“草船借箭中的科学”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挖掘其中有哪些科学原理。由于有了之前的预习铺垫,学生对主题活动的探究学习有了准备,无疑能够增强探究积极性,减轻主题活动的探究难度。教学中,教师还需积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指引路径,从而提升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科学实践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课堂上探讨的科学原理进行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科学原理的理解。这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模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有助于推进小学科学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二)注重教学的生动性

在小学科学与语文整合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探究科学原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成效。

以小学语文《观潮》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从课文本身出发,挖掘其中的科学知识与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生动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实现学科融合的目标。在课程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同时,了解为什么会有钱塘大潮的现象,以此为后续的小学科学与语文融合教学打下基础。在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潮汐”科学主题的情境活动,并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将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与道理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其中的知识要点。之后再设计一些问题,驱动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进行探究,增强其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现学科融合的目标。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原理写一篇作文,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实现学科融合的目标。

(三)引入生活化元素

生活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内容时,可以结合生活案例与素材进行讲解与引导。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探究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小学科学与语文的融合效果,有助于实现学科融合的目标。

以小学语文《为人民服务》一课的教学为例,本文是一篇演讲稿,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提升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从现代化的角度,搜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案例资料,比如智能化服务、数字化服务等,让学生在感受党为人民服务的同时,也能提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有助于实现小学科学与语文整合教学的目标。在课程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文章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案例,并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技术与科学原理。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现代化”交流主题,结合多媒体、微课等方式展示党运用现代技术为人民服务的案例,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有关我党利用现代化手段为人民服务的阅读资料,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素养,并实现语文与科学整合教学的目标。

二、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与科学教学整合方法

(一)做好课程分析,确定学科整合要点

在学科融合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从课程分析的角度着手,分析语文课程中与科学有关的元素,并以此设计学科整合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与科学知识。

以小学语文《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主要围绕开国大典时的盛况,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当时民众欢欣鼓舞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做好本课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中可以用来进行学科融合教学的衔接点,并以此制定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探究课文。在课程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文章,并利用互联网搜集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与军事发展的资料,从而为后续的科学与语文整合教学打下基础。在课程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与图片史料,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章,感受开国盛典的宏大场面,再利用微课播放有关我国军事科技发展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变化,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作文写作任务,比如以“科技兴国”为题,让学生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军事科技发展的认识,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有助于实现小学科学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再以小学语文《圓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促使学生形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课程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做好课程分析工作,积极挖掘本课程中可以与科学融合的因素,之后再设计教学方案,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与探究文章,从而实现学科融合的目标。在课程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素材,了解圆明园的资料,并思考当时为什么会受到外来侵略、为什么会无法保卫祖国等。在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圆明园毁灭的原因,让学生对“落后就要挨打”有全新的认识。之后再以“科技兴国”为话题引导学生探究,结合当下的科技兴国战略、现代化技术发展、科技战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与交流,帮助学生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认识,并树立努力学习回馈祖国与社会的豪情壮志,以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并满足学科融合的要求。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阅读任务,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科学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从而实现小学科学与语文整合教学的目标。

(二)树立科学主题,增强学科整合效果

在小学科学与语文整合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主题设计的角度出发,采用情境活动、项目式学习任务、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科整合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科学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以小学语文《曹冲称象》的教学为例,本课主要讲述曹冲利用创意想法实现给大象称重的故事。在课程准备环节,教师可从主题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称象、创新等要素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不仅可以深度理解文章,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实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在课程预习阶段,教师可从曹冲称象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相关方法是否可行,并想象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给大象称重的目标。在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趣味称象”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如何有效称象进行交流探讨,并分析文章中曹冲称象的方法是否可行。之后,还可以提供简单的材料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验证曹冲称象的可行性。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实现学科整合的目标。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创意的角度设计称象的方法,并将整个过程以写作的方式加以表现。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也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实现学科整合教学的目标。

再以小学语文《太空生活趣味多》的教学为例,本文主要以太空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太空生活的具体情况,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有关太空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探究,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小学科学和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的目标。在课程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布置项目式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及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进行预习与探究,以提升预习效果。在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太空中的科学”主题情境活动,先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播放有关场景,让学生真切感受太空生活的实际情况,再引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在太空生活中有哪些科学技术,以提升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实现小学科学与语文整合教学的目标。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写一篇有关太空生活的作文,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到的知识点,并激发其对太空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兴趣,有助于实现小学语文与科学整合教学的目标,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结语

在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多从学科融合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课程知识,也能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本文从小学科学与语文整合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在整合思路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教学的生动性以及引入生活化元素;在整合举措方面,教师必须做好课程分析,挖掘课程中的科学元素,并学会设立科学主题,提升科学与语文整合教学的效果。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议能够为当前的学科融合工作提供参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燕.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J].考试周刊,2023(15):41-44.

[2]龙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大众科学,2023(2):57-59.

[3]于涵玉,孙晓凤.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科学的整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0):188-190.

[4]石白玲.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贯彻策略[J].品位·经典,2022(13):166-168.

[5]蒋晓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科学教育的审思[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1(1):67-72

猜你喜欢
教学整合学科融合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初探
走进学生心灵,整合英语教学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