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 琚保军 李亮平 李彬 司春婴, 王永霞
研究生教育始终承担着高质量、高水平人才供给以及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的时代发展使命感,优秀的研究生教育会对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进而促使其逐渐迈入世界科技中心位置[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与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更加关注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思维能力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深度了解与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开展探究活动,持续提升自身理性层次的修为水平,有利于丰富其精神世界。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健全以“双规合一”[即临床医学专硕教育各个流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两者的紧密链接]的课程体系。鉴于此,文章通过总结与分析在此教学背景下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科学地解决对策,旨在提高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质量以及水平,也为其他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现内容具体如下所示。
高质量生源始终是潜心开展科研活动、推动科研创新的基础条件。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一些热衷中医知识学习、刻苦研究中医学的忠实粉丝,加之在长期以来的中医学通识教育的干预下,未来希望参与临床诊疗工作的应届学生例数呈显著上升趋势,造成中医学第一志愿报告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中,最终造成考生录取通过是以跨专业以及申请调剂的学生为主。近几年来,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率明显低于百分之三十,主要关注中医基础学科中,如方剂学[2]。另外,专硕学生主要是源于报考志愿调剂生,但是此类研究生由于自身对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并且价值认同观较差,专业思想稳定性较差,为此其主动参与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的积极性较为薄弱。
现阶段对于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不是全部导师军参与其中,部分导致对于研究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不太了解,或者了解度较低。再加之,部分导致重视科研活动,对于教学活动重视度较低,此类导师始终认为课程学习阶段中应该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为此其通常会将教学工作安排给培养单位或者任课教学,自身在其中的参与度较低[3]。由此可见,此类导师着重强调研究生应该进行“做中学”,对于实验技能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工作尤为关注[4]。久而久之,研究生会逐渐演变为只是单纯对课题提供服务的简单“劳动力”;或者通过此种教学训练,尽管可以提高学生的服从性以及执行能力,然而对于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作用不太明显。此外,伴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会对其解决重要科学问题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提高还会增加问题的难度系数,从而严重阻碍硕士研究生全面化、多元化等方向的发展。
研究生本科教学是目前课程教育、人才培育工作中一项尤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同方面中:一方面,课程设置层级性不明显。因为生源背景、来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至于任课教师不能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深度性,从而导致一些课程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平面扩展的[5]。另一方面,所设置的课程项目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性,通过是将课本知识以及现阶段的中医知识作为重点学习对象,未进一步突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高水平要求。再加之,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医学课程重点以实践为主[6]。为此教师授课思路应该时刻根据中医学科发展前沿技术以及最新研究信息进行对应的调整,在对新内容进行认知与消化、深度认知以及反复消化中不断寻找教学工作的突破点。但是由于当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中对于研讨性内容以及交叉融合性课程设置等设置数量均比较少,未推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同时就课程内容而言,也未充分发挥好课程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前沿性等积极作用。
现阶段大多数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大约是1∶3,同时高阶人才培养单位、导师甚至研究生个人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方面的认知程度与了解程度均存在一定偏颇情况,普遍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尽早参与实验室教学活动,专业课程学时应该不断缩短,教学内容应该以精炼为主[7]。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适合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虽然部分专业课程由于参与人数较少,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偶尔会开展研讨式教学活动,然而在此教育过程中,研究生个人创新性思维能力、对问题的研讨能力等均未得到良好的发展。此外,受到教育经费以及师资队伍等诸多影响因素干扰下,该课程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两者之间的比重并没有存在较大比重变化。
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学习、了解新知识的直接渠道,教育改革应该重视教学质量长效评价体系的建设程度。课程评价不但能够有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指出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督促教学方案不断调整与改进,还可将其视为是否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是否加快或者减缓教学进度的重要评估依据,并且其还作为研究生教人育人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8]。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可能存在不良缺失情况,或者敷衍了事、流于表面形式;只是根据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教师考核评价不同维度展开系统化、规范化评定,造成评估主体具备单一性特点,评估指标、标准也合并一定程度的模糊不清情况。此外,还严重缺乏同行评审制度以及有关中医专业课程领域的专家评审制度的支撑,以至于评审环节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均较差,同时学科的专业性、系统性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以往中医学专硕人才培育方案构建通常是和住培开展实践相关的,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实践、可量等各个内容实施对应的修改,以此使得各个教学环节能密切联系。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高校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公共课程课时对应调整,有利于提升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对于外语课程的学习火车,应该结合研究生基础差异性,对其进行类别教学活动[9]。尽管同为研究生,但是其个人英语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开设统一课程实现共同学习,会导致研究生对相关知识了解度、掌握度均有所不同,以至于教学资源被过度浪费,为此应该结合研究生入学前后的成绩等各项指标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活动。另外,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与临床实践相接轨的技能型专业客户催那个。由于在推动本科教学、研究生人才培育两者相互结合的环节中,不应过度重复本科教学内容,需提高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以及科学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采取轮转科室的实践教学方式,定期开展中医专题讲座以及专家课堂教学等活动,不断提高中医类教学配置制度的完善程度,同时还需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教学评价进行跟踪式了解。通过合理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以及大数据管理平台,不断完善学生个人学习资料/数据的管控制度,搭建科学有效的临床轮转实践练习电子管控系统,分别设置导师、学生两者的权限,并对其入科成绩、出科成绩、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进行追踪式管理,以此来帮助研究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思维的稳定性、时效性。同时,该校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还严格结合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详细记录其入科轮转情况,实现进科与出科的跟踪了解,为导师时刻关注研究生临床轮训实际情况提供便捷。
在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导师学习实践:即导师跟随学习活动英国严格根据教师临床诊断/治疗实践,在科室轮转第1、2 阶段中同时开展,每周随诊时间为半天,一年内随诊时间不能够低于三十次。其和以往规范培训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之前导师要求研究生应该尽快参与到个人课题小组之中,自行完成一些课题研究任务,不但可以确保导师研究课题能够有序结束,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提升研究生个人临床应对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10]。导师需持续了解与掌握“双轨合一”等最新症状、内容,专硕生需在临床技能提高、技巧掌握等环节中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导师不易严格要求学生时刻在自身科室轮训,需结合具体情况,对应调整随师学习时间。通过定期安排导师参与“双轨合一”相关内容的培训活动,促使其转变以往教学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供教学指导、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对中医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合理分配研究生随师学习时间、临床实践时间等。
2.3.1 重点关注中医经典
中医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显著,可生动形象的反映古代中医诊疗思维逻辑、传统优秀中医文化的原始状况,也是推动中医现代化、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支持。中医经典著作是临床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基础,将其合理融合于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的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利于促使研究生在创新思维中对中医理论中的精华进行批判性继承于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了解学科基础理论的本质指出。中医经典是丰富、增强学生中医学逻辑思维及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开展的关键内容,还为培育高质量、高水平、专业化中医人才提供有利条件[11]。较之本科阶段中医学习方式(如诵读、熟记以及阐释)而言,研究生阶段中医经典教育截然不同,中医学涉及中华民族以往至今的健康理念、治疗实践经验以及深刻智慧等内容,还包括了中医学长久以往特殊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方式的同时,也涉及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此外,对于中医经典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不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学术能力,还能够不断构建与丰富其中医学思维方式。通过了解与掌握中医经典能辅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逻辑体系、思维体系以及认知体系等。传统中医文化、哲学观念能够不断推动中医学发展,引导研究生学习有关中医文化以及中医知识,能够促使其从多角度、多层次对问题进行深度思维与分析,从而获得更加层次的中医结论。在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中医经典学习,如“四大经典专论”等,课程时间设置为60 课时,旨在利用学习中医进店使其切实掌握中医语言表达特点、优化与丰富个人中医思维逻辑体系、调整中医价值理念,进而革故鼎新学习中医经典,增强其中医文化自信以及价值层面的认同感。同时,还增加设置专业化、特色化的教学课程(如“中医医案学”与“中医养生学”等),鼓励与支撑研究生广泛阅读中医文化相关书籍,对中医经典进行个人创新解释、使用贴近现代情况进行解读,从而实现兼收并蓄的教学目的。
2.3.2 合理融合多位名家思维
名医传承是持续推动中医专业进步、理论革新的重要措施的一种,在各个名家学者的中医学术观念、先进思想、诊疗及实践经验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在特色鲜明的临床验证经验中获得丰富的中医营养,能够传承创新中医药特殊的理论体系以及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等,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中医临床服务工作的水平与质量,是培养现代优秀中医的主要环节[12]。在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合多位名家思维,能够推动研究生主动思维,认清自我职业的应该肩负的担当与责任等,有利于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拥有良好的科研能力以及刻苦钻研能力等,具备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不耻下问,敢于坐“冷板凳”等,名医经验通常是一种隐匿性知识,在对其中医诊治思维进行传承时需要将隐匿知识逐渐显性化,从而提高自我对案例的分析能力、临证能力等。在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建设中增加设置“中医医学史”与“历代中医学说”等课程设置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专业课程,并且还开展相关中医传承等讲习活动以及跟诊笔记收集活动等,引导学术对多位中医名家思想进行整理与归纳,对经典医案进行分析,从中汲取诊治经验。同时,该校还增设“中医医案学”以及“中医误诊学”等教学课程,在引导学生对名医经典医案进行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其临证能力,并且还邀请多位名医名师参与研究生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讲解自身学习、诊治等经历时,和研究生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感以及浸染感。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且需具备自主学习、管理等综合能力,但是在自我管理过程中需依赖健全的、规范的管控制度来辅助与支持。且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创新创作能力的培育工作一直是高校立足于培育个人创新能力所科学制定的一项教育内容,为此,在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学术价值作为重要指标,为研究生搭建浓厚的创新思维培养环境、制定出具备鲜明特色的教学培养计划,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框架结构[13]。对研究型课程教育模式与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以此来提高学生个人实践操作能力等多维度优化措施。在此基础上,高校还需进一步明确合理规范的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教学质量相关评价指标、建立健全对应的激励制度。通过引导学生对不易理解/掌握的中医知识展开传承活动、研究活动,持续提升其理性层面的修为与水平,促进中医学学术革新与发展,同时还可以对培养、发展学生个人科学研究思维与提高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14]。高校通过采取多渠道方式不断完善与优化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提高工作内容,迫切希望能够全方位地提高研究生个人对业务的钻研程度、强化其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其中医学技术、诚信意识水平以及规范学术学风的建设发展。同时,该校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医先进事迹宣传力度与教育力度,并且还主动邀请国内外有关医学诊治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开展“名师讲堂”等一系列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研究生认知学习,刻苦钻研,严谨遵守学术相关规范,尽快成为有效的中医学人才。
研究生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应该涉及其在课程学习、临床轮训以及答辩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同时还应该提高对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学生临床轮训过程的监控力度,将其各个阶段(即出科、中期以及期末等)考核成绩和执业医生规范化培训考核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将研究生培养方案所开设的课程从两个不同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监督,即学科专业意见以及学生对教学反馈意见,对课程评价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且提出对应的指导性意见,不但可以督促教学问题的改建,还能够为后续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15]。对于没有及时取得相关证书(如《医师资格证书》等),则应该按照学校相关要求将其分流至本科学位中。针对未取得《住院规培证书》却顺利通过毕业考评、论文答辩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应准许其从学校毕业,并且严格规定其在学校毕业短期(≤3 年)内取得住培证书者,需诸多申请中医学专硕专业学位资格。同时,还应该定时开展研究生座谈会,了解研究生在日常学习与工作等内容中面对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有利于及时寻找出教学质量评价监督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推动评价监督体系的完善。
由于各地和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标准上存在差异,且实际情况各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轨合一”的深入实施。因此,在未来的中医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中,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深化对医学教育协同背景和“双轨合一”的理解与探索。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特点和实际情况,调整并优化中医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