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元元,颜 丽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具有操作简单、护理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肿瘤患者化疗及手术过程中的液体支持通路中[1]。 传统的操作方法是按照血管解剖位置体表定位进行盲穿,在穿刺过程中,会出现皮下血肿、误入动脉、气胸及淋巴管损伤等并发症。若穿刺失败,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治疗时间。从2019 年1 月起,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采用血管超声配合塞丁格技术进行CVC穿刺,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患者痛苦小。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超声与传统穿刺置入CVC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设备包括血管超声仪(巴德,视锐5)、超声套件(巴德超声血管导引穿刺套件)、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舒贝康,7Fr,双腔)。巴德视锐5超声仪为血管穿刺定位专用,屏幕中绿色虚线即为探头中点,虚线的每一个点表示皮下深度0.5 cm,测得的血管直径可与屏幕最右侧竖向实心绿圆圈大小对比,知晓血管直径。操作前,使用手术室无菌器械保护套包裹,再置于CVC操作无菌区。
选取2018 年4 月—2019 年5 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按照传统操作方法置入CVC 的54 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 年8 月—2021 年7 月收治的采用超声引导配合塞丁格技术置入CVC 的63 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卵巢癌35例,宫颈癌24例,其他肿瘤4例,平均年龄(54.5±14.2)岁。对照组:卵巢癌29 例,宫颈癌22 例,其他肿瘤3 例,平均年龄(56.1±12.8)岁。(1)纳入标准:①血常规、出血、凝血在正常范围内。②年龄>18 周岁,顺应性良好,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超声初步评估患者血管情况无异常。(2)排除标准:中途转院或死亡。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操作方法置入CVC,具体穿刺步骤如下。(1)准备所需物品,穿刺人员洗手,佩戴一次性圆帽、口罩。(2)患者取仰卧位,佩戴一次性圆帽、口罩。(3)根据血管解剖位置的体表定位,确定穿刺点。(4)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下移到第三肋间距离(均为颈内静脉),消毒皮肤。(5)穿刺者戴无菌手套,穿刺部位覆盖洞巾(巾80 cm×80 cm,洞15 cm×15 cm),暴露穿刺点,用1%盐酸利多卡因3~5 mL 在已选择的穿刺点处进行局部麻醉。(6)穿刺者根据体表解剖位置应用穿刺针穿刺预定穿刺点。(7)见回血后,沿穿刺针外鞘置入导丝约15 cm,保留导丝,退出穿刺针,用扩皮器扩张皮下组织后,将CVC 导管置入体内,将CVC 导管送入预测长度,最后进行导管固定。
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配合塞丁格技术置入CVC,具体穿刺步骤如下。(1)采用超声仪观察患者锁骨下静脉(均为颈内静脉)位置、走行、宽度及血流情况,准备用物。(2)皮肤消毒,保证医务人员及患者最大化无菌区。(3)先将探头套上无菌套置于无菌区(见图1),再将探头中点对准穿刺点处,一手固定探头,垂直于皮肤,一手持穿刺针,使穿刺针紧贴导针架中线外缘刺入预定穿刺点(见图2),在超声仪监视下刺入静脉,见回血后,由助手送入导丝,纱布按压穿刺点,撤出穿刺针。其余步骤同对照组。
图1
图2
(1)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2)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下血肿、损伤神经等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带管期间感染,感染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2]规定,包括导管出口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导管出口部位感染包括导管部位发红、触痛、皮肤温度升高、出现硬结。CRBSI 是指留置血管内导管导致患者出现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至少有1 次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具备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症状,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液感染源。CRBSI 诊断成立至少还需要具备以下内容: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每段导管>15 CFU)或定量培养阳性(每导管段>103 CFU),从导管培养出的细菌与外周血培养结果一致(种属和药敏结果);从中心静脉、外周静脉同时抽血,送细菌定量培养,二者细菌浓度比例超过5∶1,且中心静脉所取血样培养出现阳性时间比外周血早2 h以上。具备其一即可判断。记录置管后第1 d至拔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4)穿刺操作时间:为穿刺开始至结束的时间。
(1)对置入CVC操作的麻醉师及助手护士培训超声定位穿刺操作能力,并进行达标考核。由省级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及超声室定位穿刺的技师负责对CVC操作的麻醉师及助手护士进行培训1 周,规定在无菌情况下超声探头包裹、血管定位、穿刺、动静脉解剖关系、判断进入血管的指征。培训后由超声科主任医师对操麻醉师及助手护士进行操作能力考核。(2)操作人员分工。操作由1 名麻醉师负责,包括CVC 置管操作、术后敷料固定。记录由1 名助手护士负责,除录入数据,还包括辅助穿刺送入塞丁格导丝、冲洗导管、回抽回血、准备无菌敷料、操作时间及时等工作。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时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情况
CVC 插管是妇产科手术中补液、治疗、麻醉的常用通路,多次穿刺导管导致穿刺更加困难,增加CVC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国内外已经有研究[3-4]证明,使用血管超声定位进行血管内CVC穿刺相对于根据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具有更大优势,在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传统的CVC穿刺需要根据血管解剖知识估计靶向血管的位置,并且需要联合触诊动脉位置才能进行穿刺,临床需行妇科手术的部分患者由于肥胖、水肿、慢性病、低血容量、静脉注射降压药物等因素,盲穿成功率低,这类患者经常需要多次进行穿刺,延长操作时间,增加不必要的疼痛,降低患者满意度,耽误手术时间。因此,样本医院针对穿刺困难的妇科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定位穿刺CVC。
本研究为麻醉师与手术室护士共同进行的血管通路保护计划,采用超声技术定位血管通路走向及深度,双方配合可取得较好效果。在开展CVC穿刺前,临床麻醉师及手术室护士应用超声提前评估颈内静脉的皮下深度、血管直径、走向[5]。评估血管一般分为评估靶向血管横截面和靶向血管纵切面两种方法,超声探头垂直血管走向分辨横截面容易被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加压超声探头可轻易分辨动静脉,将穿刺针紧贴超声探头中点进行穿刺,可在屏幕下获得针头进入血管的清晰影像。将超声探头平行血管,可获得靶向血管的纵切面,针头沿着超声探头侧面进针,可在屏幕中捕捉到清晰的针头进入血管影像,不同的是,横截面进针角度需要相对较大,一般>45°,而纵切面进针角度可稍微降低,一般为30°即可[6-7]。对于CVC穿刺的新手来说,横截面入路可以更快、更准确的穿刺成功[8]。虽然在纵切平面内和横切平面内进行穿刺是最常用的两种进针方法,但对于哪种在妇科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操作中更具优势尚有争议[9]。
锁骨下静脉为CVC穿刺首选穿刺静脉,然而妇科手术铺设的无菌区不便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锁骨下静脉操作。本研究中颈内静脉成为妇科手术患者选择的CVC穿刺静脉,也避免了锁骨下穿刺包括误穿锁骨下动脉、气胸、血胸、锁骨下神经损伤、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10]。
样本医院采用超声定位穿刺,穿刺前可应用超声清晰定位血管,观察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直接穿刺进入靶向血管,从而使穿刺成功率达到100.0%。穿刺时针头不损伤周围组织,穿刺成功率高,局部血肿几率较低,传统盲穿成功率为87.0%,如果需要多次穿刺的患者,穿刺针可能损伤血管周围组织,或者损伤血管,形成局部血肿,多次穿刺暴露在空气的时间增加,使得留置期间并发症也较多,该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11]证实的超声引导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致。研究[12]证实,穿刺患者的穿刺部位不便穿刺、无法确认解剖标志、血凝常规异常、患者配合、颈部血管解剖变异、既往有CVC穿刺历史等情况可能是造成颈内静脉穿刺时间延长的原因,但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于妇科手术CVC置入困难的群体仍具有较高的一次置入成功率、较短的穿刺时间。值得临床借鉴的是,对于躁动、不配合的妇科手术患者,针尖穿刺进入血管后,防止患者因扭动造成针头从血管内滑出导致置管失败,建议临床人员尝试采用间接定位法,即用血管超声仪预先评估靶向血管,按照血管的走向做好体表标记,不应用超声探头定位穿刺的直视法,仿照盲穿方法,使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沿着体外标记由浅入深进行穿刺置入CVC。临床应用中发现直视法和间接法有互相弥补的效果。对于那些没有独立的置管专用的血管B超的科室,可预先使用超声科室超声评估血管条件及走向,再进行穿刺CVC。本研究发现,采用间接法置管,局部血肿、误入动脉、留置期间并发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
对于禁食水的手术患者,超声评估颈内静脉时,静脉极其容易被超声探头压瘪,表明在穿刺时,血管不容易进入,此时,可嘱咐患者用力屏气,待颈内静脉充盈再进行穿刺,大大提高成功率。
超声可实时定位针尖位置,准确地将穿刺针送入靶向血管,临床发现使用超声配合塞丁格技术置入CVC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血管状况,需要不断提升手眼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13]。鉴于应用超声和塞丁格技术进行CVC 穿刺操作的成功率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应用血管纵切面和横切面进行定位穿刺技术,需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手眼协调的练习[14],才可以达到提高穿刺精准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呼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手术室继续专注于超声设备的手眼协调培训,以便发展出一批团队推广该操作。本研究以整合过去的穿刺经验为基础,鼓励团队成员不断进行临床提升,为了保持定位穿刺能力,要求临床麻醉师、助手护士每月使用超声设备成功地进行3 次以上静脉插管。
综上所述,血管超声配合塞丁格技术进行CVC 穿刺,能够提高妇科手术患者穿刺成功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升其满意度,保证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