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洁,李秋实,赵 森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 郑州 475001
肺结节是一种由多系统、多器官导致肺部出现肉芽肿性的疾病,并逐渐侵犯肺、双侧支气管肺门淋巴结等器官,产生咳嗽、发热、咯血、食欲减退等症状[1]。相关数据显示[2],肺结节可分为良性和恶性结节2 种类型,在正常免疫功能机体内,95%的肺孤立性肺结节都为恶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的比例随之增加。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应用CT 和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CT 诊断是当前临床诊断中最常见的检查措施,根据机体不同组织对X 线的吸收和透过率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内,通过数据处理发现机体内的细小病变[3]。磁共振成像主要通过体外高频磁场对机体物质向周围环境辐射能量产生信号,形成图像重建,与CT 检查相似,但磁共振成像检查无需外界辐射、吸收反射,利用外磁场和物体相互作用即可形成图像[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CT 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获取肺结节患者不同图像,显示各病变情况,并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了解CT 及磁共振成像在肺结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12 月—2022 年6 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分为CT 组及磁共振成像组。纳入标准:(1)无磁共振扫描禁忌证;(2)对碘造影剂无过敏史;(3)所有入选患者皆为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4)所有患者均因X 线胸片发现肺部存在病变而需行进一步检查。排除标准:(1)体检时有胸痛、咳嗽咳痰、咯血等胸部症状;(2)孕妇、哺乳期妇女;(3)胸部有明确恶性肿瘤病史。所有患者中男49 例,女19 例;年龄45~76 岁,平均年龄(56.38±1.59)岁;经临床病理学检验良性结节10例,恶性结节58例;其中良性结节中结核球3例,炎性结节7例;恶性结节中鳞癌患者30例,腺癌患者28例。
1.2.1 CT 检查过程 检查前询问患者是否有禁忌证,使其保持空腹状态,勿饮用含糖酒水、葡萄糖,提示患者携带临床资本资料检查报告等;测量血糖、体重等生命体征;向医生说明有无糖尿病、甲亢、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情况,禁食6 h。等待检查时,若患者饥饿可饮少量糖水或吃糖块,注射剂面静脉注射18F-FDG,引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叮嘱其双臂上举,使用GE Discovery 750 HDCT 成像仪进行检查,扫描定位线位于患者胸锁关节上约5 cm 处,叮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待患者屏气后实施扫描操作,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肺部(由肺尖至肺底)。CT检查设置参数如下:螺距≤1,机架旋转时间0.5 s,扫描矩阵为512×512,管电压100 kV,管电流参考值60 mAs,层厚1.0 mm,间距0.8 mm;肺窗窗宽为-650~-600 HU,窗位为1 500~1 600 HU。对检查结节结果给予薄层重建,并对获取图像进行后处理。所拍摄的图像纵隔窗观察窗宽为350 HU,窗位为40 HU,肺窗窗宽为-1 600 HU,窗位为-700 HU。
1.2.2 磁共振成像检查过程 检查前首先确认患者是否存有禁忌证,如:假牙、支架等体内存有的金属物品。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0T 磁共振扫描仪,8 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患者仰卧位,线圈上缘对准肩胛骨上缘;呼吸门控放置患者腹部呼吸最明显的位置。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均匀规律呼吸训练。行肺部常规平扫,行T2WI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二维扫描(TR=4 000 ms,TE=104ms,FOX=180 mm×180 mm,层厚为3.0 mm,矩阵为384×384)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由医生进行检查叮嘱患者进入扫描间,进入后采取仰卧位此时,禁止移动,根据医生指示完成动作,严格禁食禁水4 h,按各部位的检查要求,选择合适的线圈并将靶器官中心与所选线圈中心对齐,摆好体位,同时训练病人呼吸方式以配合检查,使用激光条码枪扫描申请单条码输入检查号,避免手动输入,扫描结束后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1)通过CT 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患者进行扫描,测出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测方式良恶性结节及阳性检出结果情况,阳性检出率结果高则表示该方式接近最终病理结果。(2)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3)比较两种检测措施诊断效能。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8例肺结节患者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发现,肺结节阳性患者58例,阴性10例。CT检查中肺结节阳性56例,阴性12 例;肺结节阳性检出率为82.35%;磁共振成像肺结节阳性45 例,阴性23 例;肺结节阳性检出率为66.18%;CT检查阳性检测率高于磁共振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情况 例(%)
临床病理学检验良性结节10 例,恶性结节58 例;其中良性结节中结核球3 例,炎性结节7 例;恶性结节中鳞癌患者30 例,腺癌患者28 例。CT 对结核球、鳞癌检出率与磁共振成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炎性结节和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方式对肺结节检查结果情况 例(%)
CT 检查的灵敏度为83.87%,准确率为79.41%,特异性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92.90%,阴性预测值为33.33%;磁共振成像的灵敏度为72.73%,准确率为70.59%,特异性为61.54%,阳性预测值为88.90%,阴性预测值为61.50%。见表3。
表3 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情况
肺结节当前尚无确切研究证实该疾病患病主要因素,但有研究[5-6]表明,肺结节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中医将该病主要病因诊断为脏腑虚弱、正气衰惫为主,当机体正气出现异常,抵御外邪入侵能力减弱,最终引起疾病;而西医主要通过临床影像学诊断确诊疾病,当患者肺部出现不同程度大小、边缘不清晰,且出现直径≤3 cm 的阴影时,初步诊断为肺结节,但仍需影像学进一步了解疾病病变情况,如病灶大小、良恶性结节等,有助于后续治疗[7-8]。但既往针对肺结节患者主要以磁共振成像检查为主,该检查措施可明确了解肺结节组织特征,但检查费用较为昂贵,多数患者接受程度较低,且采集时间较长,检查过程中易受呼吸及心血管搏动影响[9-10]。虽然病理学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并在检查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临床需给予空间分辨率高、针对肺结节边缘特征大小、周围边缘明显、内部结果等性质判定明显的检查措施。
CT 在分辨肺结节疾病中具较高的空间分辨能力且密度分辨率和快速扫描时间与传统检查相比均高于传统检查,CT 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均为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措施,可应用于多种疾病检查诊断中,但CT 及磁共振成像存在多方面不同[11-13]。CT检查主要通过精准的X线和Y 线,在探测器作用下对机体肺部进行环绕,应用一定层厚度断面进行持续性扫描,将最终扫描结果通过软件绘制成图像。磁共振成像主要通过机体内水分子中氢原子与磁场之间的共振成像,获取机体氢原子反射出的电磁信号,反射出信号通过软件转化为数字化图像。本研究结果显示,CT 在检查肺结节患者中的阳性检测例数多于磁共振成像,且CT 对结核球及鳞癌的检出率优于磁共振成像,与杨艳艳等[9]研究结果相似。这说明CT 检查在确保肺结节诊断基础上,检测出诊断效能高于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价值高于磁共振成像,且CT检查更易让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肺结节患者应用CT 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准确诊断结节的性质,通过不同基物质浓度等多参数定量的影像学诊断措施,有效协助临床早期快速及术前及肺结节起源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减轻患者检查负担,改善其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