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学校实施耕读教育的基本策略

2024-03-31 17:07杨国顺王法宽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3期
关键词:研学育人学科

杨国顺 王法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师生人数不断减少。同时,乡村学校多为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生在校时间长,耕读资源丰富。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1年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提出“开展耕读教育”和“完善耕读教育体系”。笔者尝试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发挥乡村学校的资源优势,实施七大策略,将耕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打造富有特色的耕读教育,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水平。

将农耕融入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引领着学校的发展。乡村学校有自己的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如能对学校已有文化进行整合,融入耕读元素,提炼新的学校愿景、办学目标、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形成新的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学校发展方向会更具有时代性,育人目标更科学,管理更规范。如笔者所在的王屋镇位于济源山区,辖区内的愚公学校地处王屋山下中华愚公村,这里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发源地,愚公是伟大的劳动者。学校将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浓缩为一个“干”字,确立“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立足山区实际,坚持“坚韧不拔、敢想敢干”的办学理念,鼓励师生苦干、实干、巧干,培育既能吃苦耐劳又能开拓创新,既能脚踏实地又能追求卓越,既能面向现实又能目光长远,既敢想又敢干,既能到田地弯腰割草又能拿起书本的新时代小愚公,文化特色更鲜明,底蕴更浓厚。

将耕读融入校园建设,创设有创造力的育人场所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孕育梦想的沃土,丰富的校园生活能浸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乡村学校大部分“地多人少”“房舍富余”,如能将这些资源打造成耕读场所,育人的载体必将更加丰富。一是可以利用空闲土地建设耕读苑,根据每个班级的意愿进行种植,“手植一抹绿,绿色沁人心”。学生在这里亲自参与劳作,既可以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又可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还可以饲养小鸡、小鸭等小型动物,进行生命教育,在照料小動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专心等优秀品质。二是可以把富余校舍建设成手工工坊,如改造成“泥塑作坊”“花艺工坊”等,作为美育和劳育的场所。三是条件好的富余校舍可以建成小型博物馆。随着人口的外流,乡村一些农耕器具、生活用品等大量闲置,将这些陈列起来,就是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的最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利用千年韩旺村和附近有万亩蔬菜制种基地的有利条件,利用富余校舍建成了“种子农耕文化馆”。目前,“种子农耕文化馆”已成为市科普教育基地,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代农业学习、科普教育于一体,“浸润乡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场所。

在耕读苑、作坊、场馆,师生“同耕”“同读”,在“耕”和“读”中突出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开阔视野和眼界,强化社会责任。

将耕读融入学科教学,构建有生命力的学科课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科是育人的主渠道。现行教材中有丰富的耕读元素,把耕读教育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学科问题,体现育人成效,努力把学科资源转化成耕读教育的生动素材,有利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

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把耕读苑的地块分割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测量图形,计算周长、面积和种植密度;语文教师在教《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到耕读苑里亲手拔出花生,直观地认识花生果实的形态,进一步理解花生的高贵品质,深刻理解“花生默默无闻”的优秀品质;在科学课中,科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所需要的蒜籽粒数,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过程,形成实践报告。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美术工坊里制作石头画、做泥塑。学科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活动都可以在耕读场所中完成,耕读教育的一些活动也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找到载体。

耕读课程与学科课程融合,可以加快国家课程校本化,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科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彰显。

将耕读融入德育,打造具有生长力的主题活动

“耕以养身,读以明道。”学校将传统节日、行为习惯养成、研学活动等与耕读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丰富德育形式,增强教育实效性。如在二十四节气中融入耕读元素,这些节日也会充满生命力。“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收割小麦,经过脱粒、蒸煮、推碾,最后在学校食堂厨师指导下,做成香喷喷的“小麦碾转”。传统节日也可以开展一些富有耕读特色的活动。“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端午节,教师组织学生制作艾草香囊,让学生从艾草的采摘开始,提取艾绒、选择布料、构思形状、裁剪缝纫,既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美术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劳动品质。

同时,学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多学科融入,全方位探究,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通过举办讲座和展览,引导学生了解农史农俗、农事节气、农耕技术、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农业现代化等内容。融入耕读元素的每次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德育品质。

将耕读融入养成教育,培养有张力的生活习惯

好习惯成就好品质,将耕读教育融入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生活习惯开发成课程。如低年级开设“我会洗脸”“我会扫地”“我会叠被”“我会整理桌子”课,高年级开设“我会洗衣”“我会听课”“我会学习”“我会运动”课,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每天进步一点点,让好习惯伴随学生一生。

将耕读融入研学,打造有创新力的场馆教育

具有耕读特色的文博场所,是再现农耕历史、传承乡土文明的重要载体。学校利用耕读场馆和本地丰富的耕读资源,将耕读与研学结合起来,可以让实践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加快,农具的变迁、农作物的成长离学生越来越远。学校利用耕读苑、工坊和场馆开展校内研学,设计出融入操作体验、科学探索、观摩研讨等多个系列的场馆课程。

乡村更是研学的重要资源。春天了解作物的种植,夏天研究种子的孕育,秋天学习收获的技巧,冬天欣赏雪后的美景。这样就形成校内校外双循环研学模式,既降低了研学的成本,又达到了“热爱家乡”“适应社会”“融合知识”的研学目的。

将耕读融入学生评价,完善有驱动力的评价体系

没有评价就没有保障。科学的评价不但有助于耕读教育的深入推进,更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评价育人质量,是我们都在关注的问题。笔者所在辖区各学校从2021年开始探索实施“5+1”评价(“5”,即道德品质、体育健康、学业水平、审美情趣和生活技能;“1”,即学生自选1项特长进行展示),把生活技能纳入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

总之,耕读教育的实施改变了乡村学校的育人模式,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只有注重对耕读教育的价值内化、资源深化、实践转化,将耕读文化作为学校的文化底色,以耕读精神砥砺学生品质,以耕读教育促进“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独具乡土特色的教育新样态,乡村学校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

猜你喜欢
研学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