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传承与发展的实践研究
——以“寿州锣鼓”为例

2024-03-30 00:51:24湛友冉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寿州锣鼓文化遗产

许 云 湛友冉

(寿县寿州幼儿园 安徽淮南 232200)

一、问题的提出

“寿州锣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老楚文化的遗存,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沃土上,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电视剧、电影等现代娱乐形式的冲击,“寿州锣鼓”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虽然地方文化部门加大了保护力度,但“寿州锣鼓”还是被很多人忽视,特别是如今的青少年和儿童,有的认为陈旧、不时髦,羞于学习,转而学电子琴和钢琴等乐器;有的因为学习时有很大的难度,缺乏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便轻易放弃……多种因素使得“寿州锣鼓”这种民间传统音乐后继乏人,因此在幼儿园进行传承和发展的实践研究十分必要。但是幼儿由于受年龄限制,无法感受“寿州锣鼓”的表现形式,也不能掌握其演奏方法。针对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寿州锣鼓”在幼儿园传承与发展的实践研究。

二、在幼儿园开展“寿州锣鼓”传承与发展实践研究的重要性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幼儿园教育属于启蒙教育,结合本园特点及本地域的特色,对我县“寿州锣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艺术、语言、社会、科学、健康五大领域的渗透与相互融合及主题教育和游戏活动进行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作为本地群众娱乐项目之一的“寿州锣鼓”,几乎每晚都会在春申广场上表演,孩子们对其非常熟悉。有选择地将“寿州锣鼓”资源有机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中,能丰富幼儿园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

其次,有助于提高幼儿综合素养。“寿州锣鼓”中蕴含着传统文化艺术、爱国主义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等丰富的教育元素,涉及语言、艺术、社会等五大领域的内容,将其融入幼儿园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多种智能,有利于提高幼儿人文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全方面发展。

三、“寿州锣鼓”在幼儿园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路径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教学进行融合,采用多种形式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能够让幼儿受到中华非遗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使非遗文化在幼儿园得到传承与发展。

(一)“静阅鼓情”——“寿州锣鼓”在语言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乐曲创编相应的小故事,幼儿不仅获得一定的知识方面的积累,还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既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促进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还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寿州锣鼓”素有“会说话的锣鼓”之称。幼儿年龄小,易受情感影响,选择寿州锣鼓演绎的音乐中蕴含的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记忆。

通过小故事了解楚人好鬼、楚人好巫这样的文化特点。好巫则必然喜欢舞蹈,而舞蹈又离不开音乐演奏,从而知道我们的“寿州锣鼓”的起源与楚文化密不可分。

“寿州锣鼓”演奏乐谱,综合了沿淮地区传统的长流水、小五番、兔子扒窝、小猴撒尿、喜鹊登枝、灵鸟对话、龙腾虎啸等锣鼓谱的精华,我们通过解读以上的鼓谱,将之创编为相应的小故事,促使幼儿易于理解和演绎。例如,“兔子趴窝——安家落户”:兔妈妈在洞里产崽喂奶,为了保护自己的宝贝不受其他动物的伤害,兔妈妈出洞时会把洞口堵上,归家时再扒开。“寿州锣鼓”犹如一首叙事诗,节奏舒缓地娓娓道出兔妈妈的细致周到。通过故事,幼儿体会到“寿州锣鼓”中所表现的情感。欣赏并会说诸如此类的小故事,使幼儿在学习和传承“寿州锣鼓”前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印象,为后期的演绎打下基础并促进其道德修养得到提升。

区域游戏历来是孩子释放天性、表现自我的游戏活动。在表演区、阅读区等区域中投放相的绘本书籍,或者服装道具供幼儿进行游戏,则能加深幼儿对“寿州锣鼓”鼓谱的多种感知,激发其对“寿州锣鼓”的兴趣,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延续和发展。

(二)“趣享鼓乐”——“寿州锣鼓”在音乐活动中的传承和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艺术感受是指幼儿被周围环境或者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或者艺术作品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能力。”作为楚文化的历史遗珍“寿州锣鼓”在沿淮地区的鼓乐音乐文化中享有盛誉,它扎根在民族民间的沃土,表演形式多样、技巧灵活。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通过选取“寿州锣鼓”中短小、节奏性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曲调进行学习和演绎,既展现了本土非遗文化的色彩,又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掌握了“寿州锣鼓”具有特色的演绎方法。

首先,选取适合幼儿的曲目进行感受与欣赏,激发幼儿对“寿州锣鼓”中音乐曲调的兴趣。《指南》中尤其强调幼儿对艺术兴趣的养成,因此我们选取活泼、韵律性强的曲调,在组织幼儿音乐活动中,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下,引导幼儿感受“寿州锣鼓”在保持本地色彩的同时,兼容南北双方的特征。例如“凤凰三点头”冬不:龙冬一冬冬|匡匡冬匡一冬匡|匡匡冬匡一冬匡|吃冬吃冬吃冬冬|匡匡冬匡一冬匡|冬冬冬|匡 匡匡|冬冬冬|匡匡匡|无限延长|冬冬冬|匡匡匡|匡冬|匡冬|匡冬|匡冬|匡冬|匡 冬|匡冬|冬匡|冬匡|冬匡|匡匡冬匡一冬匡|冬匡一冬匡|匡匡冬匡一冬匡|(完)。节奏明快的曲调,有规律性的锣鼓点,烘托出热烈的气氛,燃起了幼儿对寿州锣鼓的激情。

其次,精选适合幼儿的曲目进行表现与创造,掌握“寿州锣鼓”中的个别表演方法,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例如选取“兔子趴窝”等鼓点曲进行学习。(快) : 吃冬吃冬吃冬冬|匡匡冬匡一冬匡|匡匡冬匡一冬匡 |匡七匡七匡七匡七匡七匡七匡匡七|无限延长|匡匡冬匡一冬匡|匡匡冬匡一冬匡|匡匡冬匡匡|(完)。简单易学的节奏,使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很快地掌握了锣鼓的表演方法。而幼儿艺术的创造能力,就是在大量游戏化的表现机会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区角游戏、音乐游戏等游戏活动中,老师为幼儿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根据所学乐曲进行创造,使之既可以反映幼儿的所见、所闻、所感,又能为“寿州锣鼓”的传承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童心童绘”——“寿州锣鼓”在美工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

“艺术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在引导幼儿欣赏和了解“寿州锣鼓”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历史后,我们给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的艺术空间,使幼儿在随时可听随处可见的环境中,用自己的巧手绘画或者用黏土制作出鼓、锣、钹等乐器,创作服装或者演出场景,激发其对传承和发展“寿州锣鼓”这一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使之最终得以创新性发展。例如,组织中班幼儿绘画《乐器家族》。中班的幼儿有一定的想象力,但是绘画技巧还不成熟,为了让他们深入了解“寿州锣鼓”最重要的三种乐器,我买来了不同的实物供他们欣赏,使其在尝试演奏的过程中,熟悉其外形和用法。最终幼儿不仅绘出了三种乐器,还创作了其他的新式乐器。又如,组织大班幼儿绘画《鼓乐齐鸣》,在尊重幼儿个人意志的前提下,充分给幼儿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通过引导幼儿观看视频,使幼儿发挥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在宽松的氛围中用已掌握的技法绘制出自己所感受或者理解的“寿州锣鼓”。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不仅表现出“寿州锣鼓”的特征,还大胆想象其未来的发展创新。虽然想法稚嫩,但是这也是“寿州锣鼓”传承与发展的一种表现。

(四)童思童感——“寿州锣鼓”在社会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社会领域的活动,我们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了幼儿爱民族的情感,推动了非遗文化“寿州锣鼓”的保护和传承。“寿州锣鼓”作为楚文化的音乐表现,是地处寿州的淮民不可缺少的娱乐工具。寿州是农业较为发达的县域,农民在劳作一年后需要休息娱乐,同时为来年祈福消灾,“寿州锣鼓”具有节奏强、参与度高的特征,自然就成为最佳的选择。基于此,我们设计了相应的社会活动。例如带幼儿一起访问传承人,了解“寿州锣鼓”的历史故事,“寿州锣鼓”现场表演,让幼儿感受“寿州锣鼓”营造的喜庆欢乐的氛围,领略其艺术魅力。

(五)主题探究——“寿州锣鼓”在主题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本地“寿州锣鼓”项目和本园特色,组织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能够促使幼儿认识和了解“寿州锣鼓”的具体内涵和价值,增强幼儿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此我们在班级开展“寿州锣鼓在身边”“我眼中的非遗”等主题活动,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除了联系“寿州锣鼓”的表演者或者传承者入园讲解相关历史、曲谱、表演内容外,我们还发动家长一起查找、收集“寿州锣鼓”的相关图片、视频等,邀请家长参与园所组织的非遗文化主题活动,说一说“我眼中的非遗——寿州锣鼓”,让幼儿体会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从而提升幼儿对本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我们还创设室内外非遗文化主题环境,营造非遗宣传氛围,打造非遗文化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动手操作,与非遗文化进行直接接触,激发幼儿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自信。首先,利用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打造“寿州锣鼓”文化墙,将演出时的照片、使用的乐器图片、演员的服装图片等贴于墙面,让主题环境独具特色,让“寿州锣鼓”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其次,在演奏区、表演区等区域融入有关“寿州锣鼓”的元素,打造非遗文化活动区,让幼儿零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在耳濡目染中激发幼儿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情感。

五大领域的融通、主题活动的实施及区域游戏的开展,不但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注入活力,同时还促进幼儿园的主体——幼儿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最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锣鼓”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寿州锣鼓文化遗产
去常熟
去常熟
邵伯锣鼓小牌子
华人时刊(2022年17期)2022-02-15 03:07:26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九江丝弦锣鼓
心声歌刊(2020年2期)2020-06-16 03:37:28
回乡偶书
扬子江诗刊(2018年4期)2018-11-13 02:18:15
回乡偶书
扬子江(2018年4期)2018-09-26 11:38:08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