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
新疆克孜尔石窟是中国所有石窟当中故事画题材非常丰富的一个石窟群。佛教是一個被堪称“故事大全”的宗教,释迦牟尼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能告诉你很多道理,而且他把这些道理用故事的方法讲出来,就能够为信众所接受,信众领悟的过程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克孜尔石窟早期,就有大量的故事画出现,其主要专注于两类,一类是佛传故事,这是释迦牟尼今生的故事;第二个专注于本生故事,是释迦牟尼前生的故事。
克孜尔第114窟的《睒子本生》,这个故事的核心概念是孝道。佛教不管大乘还是小乘,最初对孝道都是有严重抵触的。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被中国传统的思想家甚至王公贵戚看成一个不孝的宗教,受到排斥。佛教认为出家后就不认父母了,见到父母可以不拜,甚至父母还要拜你,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概念有差别。部分中国学者研究龟兹历史的时候,把龟兹人等叫作“化外之民”,即这些人是不孝的,是没有什么孝道概念的。但是在克孜尔早期的洞窟第114窟,我们见到了比敦煌早的《睒子本生》。这是一个很符合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故事,讲的是迦夷国的一对盲夫妇,老年无子,一菩萨知道情况后,便转生投胎成了他们的儿子,名叫睒子。睒子10岁与盲父母前往深山修行,一日睒子身披鹿皮在河边汲水,被出门打猎的国王误射而死。睒子死前将其一家修行之事告知国王,国王悔恨自责,并到睒子家通知他的父母。父母见到睒子尸体痛哭,睒子的孝行也感动了天神,梵天从天上下来,救活了睒子,睒子的父母也重见光明。佛祖释迦牟尼说,故事中的睒子就是他的前世,他今世能够成佛并度化他人,都是因为前世孝顺父母的功德,因此佛也是注重孝道的。
龟兹和克孜尔的故事画,一开始并没有引入孝道故事,也没有引入《睒子本生》。这个故事在克孜尔第114窟的出现,告诉我们在克孜尔石窟的故事画里,也有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出现。
除了《睒子本生》,它还有一个记述人不孝的故事画,出现在克孜尔第212窟。画名为《弥兰因不孝出海遭难受报》,讲述的是弥兰要离开他的母亲出海去寻宝,但遭到母亲的反对,弥兰执意要去,这是违抗母命,是不孝的行为,果然弥兰就受到了惩罚,遇到海难。这幅画对应了孝道的主题。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发现,在克孜尔石窟画中,孝与不孝也是个大事。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