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后作业优化设计探究

2024-03-29 19:14广西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537200莫宇云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5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设计

广西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537200) 莫宇云

课后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也是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纽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作业设计互相融合,既保证“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又能摒弃传统作业设计形式的弊端。针对传统作业的枯燥、机械等问题,教师要大胆创新,优化作业设计,以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切实遵循减负、提质、增效的原则。作业设计还要关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以及社会资源的融入,使学生在丰富的作业资源中体验学习的价值,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目标。

一、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依据新课标设计的原则

新课标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巩固了“双减”政策的成果。在设计数学课后作业时,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理念的相关要求,确保科学性、合理性和育人性,设计的作业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结合,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经历知识的挖掘—探究—内化全过程。另外,作业的题型及题量均应契合学生学情,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活动观、跨学科等多角度探索优质作业设计的路径。

(二)一致性原则

作业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布置大量重复性、记忆性的作业,显然这与“双减”政策的要求不符。教师要本着“教—学—评”一致的原则,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在作业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现“问题不过夜”的目标,这样也能培养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习惯。除教材习题及课后辅导资料练习题外,教师还需根据一致性原则拓展相关的课外内容,促使学生融会贯通。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展现创新精神,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可以实现质的提升。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的课后作业,只是单纯让学生去做题。而“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优化数学作业时,应当从形式上进行创新,既要有一般的计算题,也要加入一定的实践性、生活性相结合的题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小创作、小研究或小阅读等实践活动作业,以新颖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大幅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完成观察性作业,探讨生活中不同形状的物体背后的设计理念,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又如,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布置类似测量客厅地板面积的作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当然,实践性作业的完成离不开家长的监督,这也为家长与教师间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二、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一)设计前置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置性作业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等,针对学习内容提出的能体现知识的脉络与线索的小问题与小研究,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自己先学的“纲”。古语有云“预则立”,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的课堂学习才会更有针对性。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教师应提供“前置学习单”,让学生以“前置学习单”为依据,按照教师的要求探究新知,并记录下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感觉到这个知识点是自己探究出来的,由此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四个任务:(1)在预习本章节内容后,总结你学到的知识。(2)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1 张,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观察两个图形的特征。(3)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尝试用铅笔和直尺画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这一系列任务难度适中,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中分享预习成果,并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学习状况,有助于提升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设计有趣的、生动的作业,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完成任务,从而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热情。当然,在设计趣味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教学目标的融入,避免过度娱乐化,确保作业的教育意义不被削弱。

1.情境化作业

情境化作业是指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迁移到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各种情境中的问题。这类作业通常能够激发学生的代入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联想。此外,情境中涉及的不同角色和任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从而提高作业完成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教材的习题中会涉及一些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为这类问题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应在知识讲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融入趣味元素(如学生喜爱的动画角色),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例1】懒羊羊起床后觉得肚子饿,想去美食庄吃饭。他先沿着a路线到达美食庄,用餐后沿着b路线回家。请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懒羊羊走哪条路更近,为什么?它一来一回总共走了多少米?

2.游戏类作业

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能聚精会神、仔细思考、认真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往往会布置一些相关习题,以巩固教学效果。这类作业可以采用游戏形式设计,这样既迎合了学生喜好玩乐的天性,同时也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记知识并灵活运用。当然,游戏类作业主要适用于中、低年级学生,同时在布置这类作业时要把握好游戏的形式和完成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课前学生对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迁移自身既有经验,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例2】准备一副扑克牌,教师抽其中4张,请生1也抽取4 张,各自按抽取顺序组成一个四位数,比一比谁的数更大。

师:我组成的四位数是3548。

生1:我组成的四位数是3429。

师:我们从高位开始比较,我的千位上是3。

生1:我的千位上也是3。

师:我们的千位都一样,分不出大小。接下来看百位。

生1:我的百位上是4。

师:我的百位上是5。因为5>4,所以3548>3429,我的四位数比你的四位数大,我赢了。

课后学生之间两两一组玩这个游戏。几局过后,学生就会知道如何分辨较大的数,并自行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简便方法,这样学来的知识会更牢固。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思维发展并不完善,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借助具体的案例或实物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此,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实践性作业的设计需契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避免难度太高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作业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还要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深刻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例3】手绘一张自己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标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说一说在平面图中某一建筑物位于另一建筑物的哪个方向?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画的?

生1:我先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分辨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画图。

生2:我先利用家里玩偶与其他物品的摆放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画图。

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并非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自主理解完成探究学习,既提升了自身能力,也积累了生活经验。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其中,带领学生走出家门,站在某一地点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讨论各自所见到的物体或建筑物。这样,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以自身经验引导学生掌握更多辨别方向的技巧。

(四)设计说理性作业,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将接触到众多公式与定理。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从深层次的原理角度设计说理性作业,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可以避免陷入机械、重复练习与刻板题目训练的误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若学生能明确描述作业完成过程,则表明他们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扎实。在说理性作业完成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路分析与思维发展,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六年级学生完成工程类应用作业时,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就可以挑选出典型错误在课堂上进一步讲解。

【例4】一条隧道长10千米,A 队挖完需要7天,B队挖完需要4天,如果两队一起挖,需要多少天?

生1:解答正确。

生2:我觉得不对。

师:这样的列式是错的,大家再仔细分析,以4人小组形式共同讨论,说一说错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

生3:我们小组认为这个解答过程中的速度算错了,正确的应为(天)。

在教学实践中,“找错、说理”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类似于参与“智力游戏”的愉悦。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锻炼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此外,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还能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设计分层作业,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鉴于学生个体差异,他们在数学作业完成中所表现的能力各不相同。在优化作业设计时,教师需充分考虑这一特性,创设层次分明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促使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取得有效进步。教师设计层次性作业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情有所了解(如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吸收能力),进而将全体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如基础、中等、拓展),并据此合理设定分层作业内容。需注意的是,分层作业并非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而是旨在协助学生定位自身学习需求,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营造全体学生敢于争先、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以“小数乘法”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列出一些简单的算式,如“4.2+4.2+4.2=( )×( )”“10.2×4.7=?”基础层次的题目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能力在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便算法类的作业,如“10×9.8+0.2×9.8如何计算更简便。”而对于拓展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加大难度,增加一些四则混合运算,如让学生尝试脱式计算“16.8-7.4×1.2”。教师应激励学生在完成当前学习层次作业后,尝试更高一级难度作业的挑战。同时,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由拓展层次的学生协助中等层次、基础层次的学生,共同完成全部作业。在课堂检查作业时,教师需平衡各层次学生的表现机会,不仅注重拓展层次学生的表现,也要让基础层次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

综上所述,教师在优化课后作业时,应当按照新课标理念以及“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从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等多个角度入手,丰富作业形式,实现提质增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真正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设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