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瑶
(启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南通 226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更加严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公立医院纷纷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以便顺利打破制约公立医院高效发展的瓶颈。但目前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中仍有一定问题,所以必须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重要性,同时探索有效的完善路径,以便有效地推动公立医院的稳健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最早诞生于美国。在1992年美国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定义进行了简单阐述,认为内部控制指的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为保证运营效果、财务报告可行性以及遵守有关法令等目标达成而提供的保证过程,此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与资产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且与行政、业务等无关。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内部控制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全部控制论认为内部控制应该打破财务以及会计的范围局限,并全面的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除了需要为单位财产安全、会计记录准确性以及财务信息可靠性提供保障,更应该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和政策要求,以便实现各类风险的有效防范,真正地促进单位运营效能的稳定提升。
2012年我国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新的定义。认为内部控制体系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通过执行制度制定、措施实施以及执行程序等环节,对有关的经济活动、业务活动的运营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方法和手段。内部控制体系的新定义,创造性地将内部控制体系划分为两大重要层面,分别是单位层面以及业务层面,这种新的定义更加满足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及发展特色。
2020年12月,国家颁布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必须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全面覆盖到公立医院层面以及业务层面,必须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始终落实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下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有了更突出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更加注重医院党委,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领导性作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是党委,同时需要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实施负全部责任,其余的院领导班子成员也需要做好各自分管区域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第二,重点突出体系建设工作。公立医院的业务层面建设应该逐渐扩展到各个方面,比如基本建设业务、政府采购业务、收支业务、科研业务、信息化建设业务等,同时还应该从多个方面给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公立医院适应新时代,建立新规范。
第三,更加注重信息化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公立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落实统筹规划原则,从全局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并对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岗位进行合理设置,同时制定数据标准以及数据交互共享使用原则等,以充分地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真正效用。
总的来说贯彻落实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建设新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公立医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建设完善新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加强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公立医院治理能力,不仅能够规范内部权力运行,而且还能全面推进依法依规办事、廉政建设等,有利于全面提高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对于促进公立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建设和完善新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保证公立医院全面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及新医改政策,不仅保障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而且还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
最后,建立和完善新的内部控制体系,还能够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管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完善,有利于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及时识别政策执行上的差异,同时更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各科室对相关制度执行的规范性,能够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徇私舞弊等问题的发生,使得公立医院的运营质量以及管理效能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公立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之一,在解决基本医疗问题以及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下,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私立医院纷纷抢占市场份额,给公立医院的现有地位带来了较大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愈发紧迫,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才能真正的让公立医院成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服务平台。由此可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的市场根基,同时也能够为公立医院的后续发展积聚群众力量。
新时代下,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再加上“十四五”战略的提出,更是为现代医院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进和实施,医改目标也同时做出了及时的调整,以更好地促进新医改政策的标准化发展。财政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十分重要,而且财政管理质量对于公立医院的综合效益有直接影响。内部控制体系是公立医院改革中的重点,对于公立医院的后期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保证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制度办事,进而能够全方位提高公立医院的综合效益。
公立医院设立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就医以及诊疗等方面的问题。但新时代的到来,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保证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外,更应该全面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而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解决和规避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比如通过设置农村医疗保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不仅保障 了农民的权益,而且也没有违背公立医院设立的初衷。
自医改战略实施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先后纷纷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同时内部控制体系改革也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公立医院负责人缺乏对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正确认识,甚至认为内部控制体系属于财政管理事项,由于受到这种错误认知的影响,导致公立医院管理工作,没有与行政管理以及社会学等进行充分融合,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体系作用的发挥。一旦公立医院遇到突发性问题,就很容易出现一言堂或者独裁专断等情况,这对于公立医院的发展十分不利。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基础是具备专业人员的支持,同时专业人员也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体人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公立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仍旧存在专业素质薄弱、缺乏对内部控制体系内容的了解等问题,导致在制定内部控制体系时频繁出现问题,内部控制体系的可执行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缺乏对内部控制体系流程等内容的理解,没有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不仅造成大量资源被浪费,而且内部控制制度也无法有效执行,给公立医院管理质量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公立医院要想得到稳定运行,必须具备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没有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工作人员也必然会出现行为散漫等问题,而且因为个人失误很容易会影响到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甚至还会出现恶性循环。而从公立医院发展的现状来看,多数医院具备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缺少对医院发展实情的考究,所以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少可行性,无法在公立医院内得到有效的落实[1]。除此之外,一些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也存在缺少实操性的问题,显然也无法发挥出内部控制的真正作用。
公立医院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时,普遍存在信息化技术不高的问题[2],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术不足。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导致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比较低,一直在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财务和数据的处理,这样不仅浪费人力和物力,而且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第二,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注重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但是由于公立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导致信息传输受阻,再加上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便利,直接给有关工作的开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信息的时效性不足。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及时对有关信息进行更新、传输和接收,由于信息的及时性不足,也就很难更好的对运行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预判和防范。
具备专业的团队和高素质人员,是保证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完善的基础和保障[3]。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作人员缺乏对内部控制体系认识这一问题,公立医院有关负责人必须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座谈会或者全面实施线上线下教育等方式,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正确认知。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加强内部控制体系与社会学、心理学的内容的结合,以便充实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内容。除此之外,做好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也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的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效率。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质量和水平,公立医院必须做好人员筛选工作,同时设置科学的考核标准,保证聘用素质过硬技能过关的工作人员[4]。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薪资,来吸引更多专业的人员参与到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领域中,同时利用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物质奖励,深入挖掘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以便充分地发挥出人才优势,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良好保障。
首先,必须制定明确的目标。为了展示出内部控制体系的真正作用,必须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力,所以有关负责人需要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公立医院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5]。然后按照目标分解的方式,将目标细分到各个部门,进一步落实到各位工作人员上。
其次,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要想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必须接受监督和监管,这时就应该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加强内部控制体系执行的全程监督,保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根据公立医院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为了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必须落实分责到人的原则,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保证考核结果公开公正,这样才能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治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首先,公立医院必须及时补充和完善信息化设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构建核心数据库,保证各部门能够在信息传输平台上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降低沟通成本。
其次,注重管理思想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比如在患者住院或者报销等问题的处理上,就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对接,保证工作处理效率。
最后,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和能力,及时进行信息数据更新,保证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朝着现代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6]。
总之,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公立医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多数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上仍有很多缺陷,对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有效路径,以便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真正的发挥出内部控制体系的效用,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