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儿童鞘膜积液日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03-28 02:20于佳邓艺广黄洁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舒适度

于佳 邓艺广 黄洁玲

DOI:10.19435/j.1672-1721.2024.03.033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护理在儿童鞘膜积液日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儿童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与ERAS护理组(42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小儿外科常规护理模式干预,ERAS护理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时间、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ERAS护理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热、呕吐、伤口疼痛、术后感染、复发)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3.68%(P<0.05);相较于常规护理组,ERAS护理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ERAS护理组患儿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儿童鞘膜积液日间手术中可有效降低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患儿受益,家属满意度高。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儿童鞘膜积液;日间手术;舒适度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3-0104-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6

儿童鞘膜积液是临床上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指鞘状突形成的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日间手术指患儿提前做好检查以及预约手术,在入院当天进行手术,并于术后24 h内出院的手术模式。2003年国际日间手术协会指出,日间手术通常指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 d内完成,是有计划进行的操作[1]。随着小儿日间手术的发展,患儿离院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极大增加了患儿围手术期风险与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快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新型外科理念,优化整合了传统围手术期麻醉、护理、康复、心理、疼痛管理、营养管理等各项措施,旨在加快患儿术后的康复进程,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患儿手术引起的应激创伤反应,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或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改善患儿临床结局[2-3]。ERAS贯穿整个日间手术流程,涵盖了术前、术中、术后各个诊疗阶段,延伸至出院后的社区康复。ERAS的临床应用推动了日间手术的发展[4]。目前对于ERAS护理应用于小儿外科领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比较在儿童鞘膜积液日间手术中采用常规外科护理与ERAS护理后患儿术后康复情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儿童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与ERAS护理组(42例)。ERAS护理组患儿年龄1~2岁,平均(1.64±0.34)岁;病变部位,左侧16例,右侧2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级41例,Ⅱ级1例。常规护理组患儿年龄1~2岁,平均(1.56±0.31)岁;病变部位,左侧14例,右侧24例;ASA分级,Ⅰ级38例,无Ⅱ级。2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入组患儿的法定监护人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年龄在2岁以内并确诊为鞘膜积液的患儿;均为初次手术;病变部位仅存在于一侧;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评估为Ⅰ级—Ⅱ级;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复发后再手术;双侧发病;未行相关术前检查、病历资料不完整;伴有其他系统重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

1.2 方法

ERAS护理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1)入院前准备。患儿于术前1 d完成血常规、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免疫学、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等相关常规检查。在医师做完风险评估并开具日间手术之后,责任护士将患儿基本信息与临床资料录入电脑系统,确定患儿预约入院的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及治疗部位。护理人员告知患儿家属办理入院所需相关材料,并指导入院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宜。在患儿家属办理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登记住院患儿的基本資料后,对有疑惑的患儿家属进行积极耐心地沟通。(2)术前准备与心理护理。做好患儿术前皮试与用药等准备工作,嘱咐患儿术前2 h禁饮,术前4 h禁母乳,术前6 h禁食牛奶等,入院当天即可安排手术。责任护士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日间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包括手术的准备工作、手术流程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指导患儿家属对于术后不良反应或各种并发症的相应处理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责任护士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述既往该疾病治疗的日间手术成功病例,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紧张情绪。(3)术后。手术结束后,责任护士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工作,鼓励患儿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或预防患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存在的危险,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患儿苏醒后饮用温开水,留意患儿有无恶心欲呕或呛咳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症状。若患儿无不适感,30 min后,责任护士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指导流质进食,加强营养支持。责任护士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健康宣教,鼓励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了解患儿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患儿进食、排小便后若无不适感即可办理出院手续。(4)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责任护士告知离院后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健康宣教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在患儿离院后第3天、第8天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了解患儿术后康复情况。若患儿存在严重术后不良反应,可指导患儿家属及时带患儿来院复查治疗。

常规护理组采用小儿外科常规护理模式干预。(1)术前。按临床路径办理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检查项目与ERAS护理模式相同。第2天由护士向患儿家属讲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嘱咐患儿术前4 h禁饮,术前6 h禁食。第3天安排患儿手术。(2)术中。采取全身麻醉联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在B超引导下行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术毕患儿完全清醒后由责任护士送返病房。(3)术后。患儿卧床休息,术后2 h可进饮,术后6 h可进食流质食物,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若患儿未出现发热、恶心欲呕等症状,手术切口未见明显红肿热痛或渗血渗液等情况,患儿大小便正常,观察2~3 d责任护士即可为患儿办理出院。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热、呕吐、伤口疼痛、术后感染、复发)的发生情况。采用FLACC疼痛评分法[5](亦称婴幼儿行为观察法,适用于0~3岁婴幼儿)评估患儿术后2 h伤口疼痛程度,包括面部表情、腿部动作、活动、哭闹、可抚慰性5个项目,单项分值为0~2分。患儿表情自然或微笑、肢体放松自然、静卧或活动自如、不哭闹、无需安慰为0分,患儿表情淡漠或偶尔皱眉或面部扭歪、肢体不自然或表现紧张不安静、局促不安或来回走动、呻吟或呜咽、轻拍可安慰为1分,患儿经常下颌颤抖或紧咬、踢腿或腿部僵直不动、身体屈曲或僵直或扭动、持续大哭或抱怨、很难安慰为2分。总分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感越明显。总分0分表示舒适放松,1~3分表示轻微不适,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严重疼痛。

比较2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通过观察记录患儿表现,以FLACC疼痛评分法评估患儿舒适度,评价内容同上,得分<5分表示患儿较为舒适、无明显不适感,得分≥5分表示患儿存在明显不适感[6]。通过科室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患儿家属对治疗流程、医护人员服务等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得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70~89分表示基本满意,得分<7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 结果

2.1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ERAS护理组术后发热、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3.68%(P<0.05),见表1。

2.2 术后康复情况

相较于常规护理组,ERAS护理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2。

2.3 患儿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

ERAS护理组的患儿舒适度与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表4。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医疗费用上涨以及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发展,日间手术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日间手术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也能减轻因住院治疗产生的医疗经济负担,还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由于日间手术术后患者快速出院的特殊性,部分患者离院时机体功能并未完全恢复。相较于普通住院手术,日间手术对于手术、麻醉的安全性与术后康复的要求更高。ERAS护理模式介入从术前预约到术后随访的每个阶段,在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进行居家或社区康复,促进患者生理功能快速恢复。ERAS护理模式在临床上的充分贯彻实施,对促进日间手术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ERAS护理模式在儿童鞘膜积液日间手术中的应用体现在术前禁饮食、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术中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强化术后康复治疗等各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ERAS护理组发热、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士在术前做好禁饮食宣教与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患儿及其家属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减轻患儿生理应激反应,使患儿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从而减少术后相关不良并发症的发生[7]。本研究中,ERAS护理组术前禁饮、禁食的时间较常规护理组短,且术后早期进食与早期下床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长时间禁饮禁食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饥渴及烦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利于患儿术后康复。术后早期进食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胃肠黏膜功能的恢复,预防细菌移位,加速患儿的术后康复[8-9]。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速度,促进患儿角色的转变[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组,ERAS护理组麻醉苏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分析原因,ERAS护理在术前对患儿进行详细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麻醉方法与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联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既有效发挥麻醉效果,又限制麻醉药物过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麻醉药物对患儿造成的影响,从而加快患儿术后苏醒与术后康复出院。ERAS护理组患儿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分析原因,不同于常规护理模式的固守流程,ERAS护理对患儿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分析,在护理过程中高效完成治疗服务的同时,兼顾了患儿情绪照顾,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疑问,做好术前以及出院前的健康宣教,使得患儿的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均得到提升。张润等[11]将行ERAS策略治疗的656例鞘膜积液患儿与行常规治疗的98例鞘膜积液患儿进行比较,证实将ERAS策略应用到儿童鞘膜积液的日间手术中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的术后康复,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儿童鞘膜积液日间手术中可有效降低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家属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 黄陈,杨丽,赵蓉,等.加速康复外科在促进日间手术多维度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2):47-49.

[2] 郑淑琴,郑丽明,林静,等.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关节外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21,40(21):127-130.

[3] 夏加英,羊馥華,羊红儿,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日间手术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1,14(4):312-315.

[4] 曹庆,王颖,朱毅.关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日间手术应用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7):876-880.

[5] 王丽晖,卢莉莉,刘明卓.应用FLACC疼痛评估工具评价小儿四肢烧伤植皮术后疼痛治疗护理效果[J].当代护士,2019,26(3):71-72.

[6] 窦红昆,李本红,刘灵芝,等.ERAS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2):53-56.

[7] 公丕欣,付春香.快速康复外科在日间手术应用中的护理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0,41(2):157-160.

[8] 彭小梅.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194,196.

[9] 吴庭楣,郭航,马亚群,等.加速康复外科在儿童围手术期的应用发展现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9,40(7):668-672.

[10] 吴春花,徐振海,陈学玲.加速康复外科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2):177-179.

[11] 张润,刘俊宏,王语,等.ERAS在儿童鞘膜积液日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21):3664-3668.

(编辑:徐亚丽)

作者简介:于 佳,女,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基于ArcGIS的四川地区城市气候舒适度评价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促进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JCI标准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对肝包虫病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快速康复护理对肝包虫病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阑尾炎围术期50例中的应用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