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静
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每当关上灯准备睡觉时,总会缠着爸爸给我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无限循环的“从前有座山……”和无限循环的“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的场景总使我困顿又好奇。困顿的是乏味的循环实在是催眠,好奇的是这山上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爸爸的故事,似乎是讲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讲。
长大后我才知道,这个故事流传了很多很多年,它是一则非常有名的民间童谣,其中蕴藏着中国人民大大的育儿智慧。如今,我也有了孩子,仍然用亲身的实践感受和传承着这种智慧——在每一个十分困倦的夜晚,当孩子还精神抖擞地缠着我讲故事时,《从前有座山》就会第一个蹦出来。每当我讲起《从前有座山》时,孩子也依然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期待。
本期《幼儿画报》的绘本故事《呼——啪——香!》同样开始于那个经典的故事开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故事娓娓展开,而在新的故事里,小和尚们都有了名字,也就是他们的法号——大空、二空和三空。在阅读到这里时,请用不同的语调提醒小读者们注意他们的法号,因为整个故事都和他们的法号息息相关。
《呼——啪——香!》里的小和尚们并不是一直在听老和尚讲故事,他们过着普普通通、真真切切的僧人生活,把平凡的日子活成了有趣的故事。打扫卫生、挑水、做饭、做功课……偶尔也跟着师傅下山,接受好心村民的施舍。村民们做的烙饼是小和尚们最喜欢的了,故事也因这烙饼而起。
“要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呀!”在师傅的教导下,三个小和尚都非常乖巧地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就连一块烙饼也是四个人一起平分了吃。吃完烙饼,三个小和尚就回到大殿里做功课去了。“呼——啪——香!”从师傅的禅房里传来的怪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三个小和尚悄悄来到师傅禅房门外,原来是师傅偷吃烙饼发出的声音呀。呼——是师傅吹去饼面灰尘的声音。啪——是师傅给饼子翻个面掸灰的声音。香!——是师傅闻了闻饼忍不住夸赞饼。
如果你是小和尚,发现了师傅在偷吃饼,你会怎么做呢?三个小和尚的处理方式凝聚了人民的大智慧,作者用童趣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他们充分利用师傅偷吃烙饼时的这三个声音给师傅设了个局。
第二天,三个小和尚纷纷找师傅改法号,搞得师傅一头雾水,殊不知这些法号跟自己的小秘密有关。待到晚上的功课时间,师傅再次做烤饼“功课”的时候,“呼”的一声,改法号为“呼”的大空迅速来到师傅的房中。“师傅,您唤徒儿前来有何吩咐?”师傅被吓了一跳,有些慌张,猛然想起了什么,又故作镇定地假装烙饼是为徒弟们烤的,不得已把烤饼给了大空。同样的“套路”在“啪”和“香”的身上也上演了一番,搞得老和尚羞红了脸,这才反应过来三个小和尚改法号的用意。
故事结尾呼应了开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还有三个小和尚,他们在做什么呢?分饼吃呢!”画面中,老和尚和小和尚一人一饼吃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故事似乎为多年的期待解开了一个答案,又似乎让我萌生了新的期待——在那个遥远的山上,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生生不息地演绎着,下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又会是怎样的呢?不妨发挥你和孩子的智慧,一起为“从前有座山”再编一个山上的故事吧!
亲爱的家长们,看完以上解读,你们是不是也有很多故事要跟我们分享呢?那就请将你们的故事发给栏目组吧。我们将会在下期栏目里分享给所有的家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栏目热线:
0551-62608785
QQ:87689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