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度过绘画敏感期

2024-03-27 02:14马尚红甘肃省广河县买家巷镇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敏感期天赋绘画

文/马尚红 甘肃省广河县买家巷镇幼儿园

孩子在3 至4 岁时,逐渐进入绘画敏感期,这一阶段,孩子的绘画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从最开始的乱画逐步过渡到绘画。如果说一个孩子在6 岁之前从来没有握过画笔,那么他的绘画天赋很有可能会泯灭,虽然许多父母对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但是这句话也提醒了我们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绘画敏感期。

处于绘画敏感期的孩子一方面有着较强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在创作时能够随心所欲、不知疲倦。在绘画敏感期,孩子的绘画天赋能否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与家长的态度、家长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以及家长的引导密切相关。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一定能使孩子顺利度过绘画敏感期。反之,如果家长一味地打击、苛责,那么很可能会使孩子对绘画丧失兴趣,浪费掉孩子原有的绘画天赋。

孩子绘画敏感期会经历的阶段

涂鸦尝试期。涂鸦阶段,孩子往往会毫无目的地乱画,这一时期,孩子其实对画作本身没有多少兴趣,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握笔上。在此阶段,孩子绘画的作品大多是一些看不懂的符号,但通过握笔以及在黑板或墙面上绘画,孩子能感受到很大的快乐。

基本形状期。当孩子进入3 至4 岁阶段,开始能够灵活地运用笔。这一阶段孩子的作品已经能够与形状相联系,如方形的房子、圆形的太阳或三角形的鸟,也明白自己的绘画动作与所画内容之间是彼此联系的。

关注细节期。孩子在4 岁以后,逐渐进入关注细节的绘画阶段,这一时期孩子的创作不再局限于特定事物的轮廓表达,而是更强调对事物的细节描摹。并且,孩子会利用自己的画笔来展现和表达这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孩子在绘制人物时,除了画出头和身子外,还会将人的五官画在脸上,甚至能加上一些微微上翘的眼睫毛。

彰显个性期。当孩子5 至6 岁时,他们进行绘画创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对事物的描摹或者对习作的模仿,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绘画作为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途径。例如,孩子在画面表现上,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会更加投入心力为其配上喜欢的颜色;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会在绘画时将他们刻意画得奇形怪状或将人物丑化。作为家长,需要耐心地走进涂鸦的世界,关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

孩子绘画敏感期,家长该怎么做?

当孩子处于绘画敏感期时,父母并不需要对其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身处不同阶段的孩子会主动拿起画笔,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对绘画的理解绘画。曾经有个朋友向我抱怨道:“我家宝宝已经4 岁了,但他画出来的作品简直一团糟,就是个四不像。你说,我家孩子是不是一点绘画天赋都没有?”其实,并不是孩子没有绘画天赋,而是成人评判孩子的标准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画出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像的内容,一方面这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扼杀。

事实上,孩子的绘画敏感期是循序渐进发展的,他的绘画天赋和才能也需要花时间去挖掘、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要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绘画敏感期,并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与帮助。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绘画的态度。那么,父母应当如何引导孩子,让他在绘画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呢?作为家长,需要做到几“不”,即不干涉、不攀比、不功利、不炫耀。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为孩子创造表达的空间。在面对孩子的绘画作品时,家长要保持正确的心态,要以自然放松的状态看待孩子的绘画。当孩子绘画时,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起对绘画本身的积极性。家长要用理解尊重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不要贸然下定论,直接粗暴的干预方式会扼杀孩子的绘画想象力。家长可以先倾听孩子创作这幅画时的所思所想,用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智慧,如让孩子讲一讲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画。当家长带着童心进入孩子的绘画世界时,往往会听到极富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也能感受到孩子绘画的情趣。

不要嘲笑或纠正孩子的创作。处于绘画敏感期的孩子,能够从绘画中感受到快乐,但往往并不在意绘画的结果,这时会有一些家长抱怨道:“画了这么半天,什么也没画出来。”“刚才还画得好好的,怎么现在又改得乱七八糟的?”这种评价本质上说明了家长过度重视绘画结果,而忽视了孩子的绘画过程。事实上,处于绘画敏感期的孩子开展绘画实践的过程是其开发智力、发挥潜能的过程。他们的绘画过程远比绘画结果重要得多,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家长不要过度干涉,也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更不能嘲笑孩子的动作,或者粗暴地干预和纠正孩子。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进入绘画敏感期时,对于绘画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年龄小、认知不成熟、身心素质不健全,导致部分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缺乏耐性,画了一会儿就跑了,或者玩别的东西去了。这种时候,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绘画空间。在孩子认真绘画的过程中,家长还要注意不要在旁边看电视、玩游戏,或者不时给孩子送水果、送零食,这些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度,也会挫伤孩子绘画的积极性。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绘画作品。例如,可以将孩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画的作品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在家里为孩子举办个人小型画展或者将孩子画的作品拍照上传到微信朋友圈,让其他的亲朋好友欣赏孩子的画作。在朋友、亲人的认可和夸奖下,孩子的自信心会更加高涨,对于绘画的热情也会更高。

一言以蔽之,当孩子处于绘画敏感期时,家长要与孩子做好沟通与交流,认识到孩子画作的魅力,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急于给孩子报绘画班或对其进行指导。在绘画敏感期,重点是要让孩子真正对绘画产生兴趣,如果家长以自己的标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可能会使孩子的绘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却无法使孩子从绘画中感受到乐趣,这会影响到孩子后续对艺术世界的探索。

猜你喜欢
敏感期天赋绘画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完美捕捉孩子数学敏感期,这些绘本少不了
用努力换天赋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下)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上)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